劉偉馨

法國影片《最好的還未到來》是一部喜劇片,它探討了關于生病和死亡的話題,但導演似乎無意渲染感傷,而是讓一種輕松和活潑的氛圍貫穿始終。
亞瑟和凱薩是從小認識的老朋友。亞瑟在一家醫學研究所任研究員,凱薩是一個失敗的商人,電影開頭,我們看到他家所有的家具被人搬走、清理,他身無分文,更可嘆的是,搬家時,他從高處墜落,摔傷了后背。亞瑟陪凱薩去醫院看病,凱薩意外地被診斷出患了肺癌,只有六個月存活期。因為凱薩用了亞瑟的醫保卡,亞瑟被當成病人。凱薩并不知道自己患病,他想要幫助他以為生病的亞瑟渡過難關;而亞瑟一直在尋找機會告訴凱薩真相,但總是沒有成功。事情變得有點棘手。
導演用建立在死亡上的陰差陽錯,塑造了兩個個性迥異的人物,鑄就了一段非凡、感人的友誼。
亞瑟算不上一個爽快的人,他原本可以直截了當地告知凱薩全部事實,但他害怕后果,害怕此刻生龍活虎的凱薩就此失去快樂。他對前妻說過這么一段話:“告訴凱薩實情,對他有什么好處?他已經病入膏肓,等著他的是住院醫治,他會認為一切都完了,而現在,他快樂、隨和,覺得人生有目標。”
亞瑟并非故意隱瞞凱薩的病情,導演用細膩的層次,把陰差陽錯進行到底。拿到檢查報告時,亞瑟看著凱薩興高采烈地說自己很快要當爸爸了,只能欲言又止;趁著喝酒,亞瑟告訴了凱薩實情,凱薩卻認為這是醉酒人的傷心之語。亞瑟幾次和凱薩談到這個話題,不是被打斷,就是被岔開。優柔寡斷顯然是亞瑟的性格缺陷,他自己也不斷自責:“我拖得太久了,搞到難以收拾;我想找個恰當的說法,卻弄得一團糟。”不能怪亞瑟,后來在凱薩生命垂危之際,癌癥康復病人虹妲對凱薩說:“亞瑟騙了你,是因為害怕你出事,關心一個人時,會想著替他分擔痛苦,承受一切,盡管方法愚蠢又無用。”

電影《最好的還未到來》劇照
很顯然,電影中命運最悲慘的莫過于凱薩,但他也是最樂觀、最具活力的人。他誤以為亞瑟患病,竭盡全力關心、照顧和挽救亞瑟:他搬到亞瑟家,為亞瑟做飯;找來虹妲與亞瑟聊天,化解亞瑟心中的苦痛;故意發錯郵件給亞瑟的上司,讓亞瑟得以停職,以便兩個人可以在一起游玩;讓亞瑟寫下遺愿清單,陪他一起完成……尤其感人的是,他在印度找了最好的醫生,當亞瑟因怕坐飛機拒絕時,他帶著幾近絕望的語氣懇求道:“求求你,抓住最后的希望。”
沒有哪部探討生病和死亡的電影,讓我們如此開懷大笑。這歸功于兩個人插科打諢的互動,使死亡讓位于友情:兩個人一起開車去法國西南部小城比亞里茨,那里有他們的母校;一起喝酒跳舞,騎車追逐,去海邊看海……雖然他們也會爭吵,但很快便盡釋前嫌。在印度,亞瑟也被診斷患了皮膚癌,他在手術前,終于把凱薩患病的實情告訴了他。之后,二人幾乎中斷了聯系。誰都理解凱薩的不滿,最終,凱薩原諒了亞瑟。在凱薩的病床旁,他們一邊大呼小叫“你這個混蛋”,一邊又把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我們不會忘記亞瑟在凱薩葬禮上的悼詞:“他什么都不會,卻勇往直前;我什么都會,卻畏縮不前。他有的我都沒有,他有的都令我自慚形穢。讓友情歷久彌新的是愛情里沒有的確定性,我真切感受到了這種確定性。”電影用超乎死亡的友情,來呼喚生命、慶祝生命,并延續生命。
(長夜深藍摘自《新民晚報》2020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