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英

一幅幅圖畫如日記般排列開來
呈現著一個個定格的瞬間
我比較喜歡畫那些
陽光、溫暖、美好的情景
還有身邊熟悉的人與物
用帶有情感和溫度的筆觸去傳達自己的感受
一隅小景、一片秋林、一叢小花……

兩把橙色的搖椅,三五個或坐或行的人,像平常途經某處不經意的一瞥,這也許就是生活的本色吧,不修飾、不刻意、不做作。

不知從哪天開始,人們逐漸習慣了從手機中看虛擬的世界,而忽視了身邊真實的世界,因此錯過了許多稍縱即逝的美妙風景和萬千種花草之香,也少了詩意的生活。

出發,是一段旅程的開端。每一位旅行者,出發前的狀態各異,各自旅行的目的地不同,各懷不同的心情,在同一個空間聚合,登機、上船、乘車,先朝著同一個方向前行,到達目的地后便各奔東西。萍水相逢,揮手相別。人生如旅途,匆匆走過一程又一程,當珍惜相逢之緣,也能瀟灑揮別過往。

“一家人”,這是有親情、有溫度的三個字,由此想起民國時期結婚證書上的一段美好的話:“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畫中一對夫妻各抱一個孩子,兩輛童車并置一旁,這就是一家人的常態——淡然、樸實、靜好。

清華園初秋的白樺林。《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代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清華園里有一小片白樺林,每逢入秋之時,葉由綠漸黃,與斑白的樹干相映襯,色彩很美,尤其當微風拂過時,綠、黃、紫、褐等多彩的葉子在秋陽下舞動。

紫藤架下有兩個畫畫的女孩。此時,在藤蔓交纏間垂下一串串的紫藤花。人花相映,頗具中國寫意畫的韻致。

西西里火山島下的海面。湛藍的大海,就像無比寬廣包容的懷抱,馴服那炙熱的熔巖。眼前的火山,安靜地臥在大海之中。

冬天,高大的橡樹脫去綠衣,裸露出有力的枝干,在寒冬下展現著泰然的身姿。當春天來臨,密密的樹枝又會掛上新綠,重現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