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通過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可以拓寬歷史視野,發展歷史思維,提高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歷史圖片在歷史教材和課堂教學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和情感等意義重大,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價值;第二部分是歷史圖片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的應用;第三部分是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流程。
關鍵詞:歷史圖片;高中歷史教學;價值;應用
一、 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價值
(一)增強直觀感受,激發和保持學生興趣
原始性的歷史圖片可以真實地反映歷史的面貌,例如歷史照片、書畫、拓片、手跡等。在高中歷史教材中不僅僅有文字的敘述,很多時候都會配有相應的歷史圖片,如此可以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輔助學生對書中描述的歷史知識更好地了解,從而激發和保持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而且一幅歷史圖片可以鎖定某一個歷史畫面,相比文字記載,圖片定格的方式更加生動和形象。教師通過給學生展示歷史圖片,不僅可以豐富歷史教學課堂,還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獲得知識,并激發出學生對探究歷史圖片蘊含的歷史知識的興趣。
(二)簡化文字信息,促進知識的有效掌握
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一些歷史地圖。圖片和文字的表現形式相比較,圖片的表現方式更加直觀,可以將抽象的文字信息簡單化,使學生在圖片中迅速獲得相關信息。另外,高中生的歷史思維水平還有待提高,面對大量的文字,通常很難構建出完整的歷史發展脈絡。這個時候,教師結合歷史教學內容,為學生展示相關的歷史圖片,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更加完整的歷史發展大脈絡,有效掌握各種歷史知識。
(三)由感性到理性,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
首先,教師應用歷史圖片開展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中華民族有著約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各種歷史知識浩如煙海,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很難深層次地掌握。教師應用歷史圖片,則可以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相關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任務;其次,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和歸納能力;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方便學生圍繞歷史圖片,運用學到的歷史知識解決問題。
(四)調動學生情緒,豐富學生的歷史情感
歷史圖片可以看作是凝固的歷史,是對過去發生的事件的高度濃縮和反映。歷史圖片和文字相比較,更加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歷史的本來面目。因此,教師利用歷史圖片開展教學,可以實現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利用歷史圖片表現出來的豐富的情感因素,調動學生的情緒,推動學生去感知、去想象、去思考,最終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同時,豐富學生的歷史情感。另外,歷史圖片對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圍繞著歷史圖片進行分析闡述,可以實現客觀歷史情況的再現,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觸動,形成正確的情感價值理念,從而有助于完善學生的人格。
二、 歷史圖片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的應用
(一)導入環節,啟發思維
教師在實際的歷史教學中,要應用歷史圖片進行新課導入,啟發學生的思維。例如,在高二人教版歷史選擇性必修2《古代的生產工具與勞作》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采取了歷史圖片導入法。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先分析了這一課的教學重點。該課內容的重要線索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也逐步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最明顯的標志就是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為此,教師為學生展示了古代的各種生產工具以及勞作方式,從刀耕火種到石器鋤耕再到鐵犁牛耕,教師通過適當的圖片展示,有效地進行了新課導入,學生也產生了巨大的探究興趣,從猜測這些生產工具是在什么歷史階段使用,到思考這些生產工具的使用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影響,很大程度上也啟發了學生的思維,為之后的歷史教學奠定了基礎,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二)講解環節,充實內容
在歷史講解環節,教師要運用歷史圖片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直觀地展示各種歷史知識,方便學生進行理解和學習。例如,在高一人教版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文明的產生和早期發展》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應用了歷史圖片。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先分析了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即:使學生知曉早期人類文明的產生,掌握文明古國發展的特點以及不同特點出現的時間與條件,從而深入把握古代文明的多元化特點?;诖?,教師在文明古國發展特點的講解上就為學生展示了各種歷史圖片,首先展示了采集狩獵和農耕畜牧兩幅圖片,以及農耕畜牧后人們居住環境的變化。教師結合圖片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人類文明是如何產生的以及文明產生的標志。之后教師又以圖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了文明古國的政治與文化,引導學生通過圖片了解各個文明古國之間的異同點以及思考產生差異的原因。在學生思考過程中利用地圖向學生講解四大文明古國的地理位置。整個教學過程都較為充實,教師結合圖片進行講解,也更加生動和有趣,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得到提升。同樣,有利于學生在特定時空框架中對史事的準確理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時空核心素養。
(三)內容過渡,自然有趣
教師在具體的歷史教學中,還可以運用歷史圖片,實現教學內容的過渡,保證整個過渡過程生動有趣。例如,在高二人教版歷史選擇性必修1《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形成與發展》這一課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清晰地了解與掌握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教師就進行了歷史圖片過渡。在講解夏朝的政治制度之前,教師先為學生展示了已經學過的禪讓制相關的圖片,以禪讓制的知識復習進行內容過渡,讓學生明白在氏族公社后期,隨著階級的出現,原始社會逐漸走到了盡頭,階級社會出現了。在此背景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禪讓制也被“天下為家”的王位世襲制度代替,出現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教師在講解完了夏商的政治形式——(王位)世襲制以后,為學生展示西周的分封制關系示意圖,使學生直觀地看到了分封制和世襲制的不同,在分析的過程中引入宗法制、禮樂制等西周的政治制度,并用家譜等圖片舉例并分析其影響,實現了有趣的學習過渡。
(四)情感升華,促進理解
歷史思維和情感主要指的是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指導下,學生的形式思維和辯證思維、具體思維和抽象思維相結合,在實際的歷史學習中,可以通過時間和地點為主線的史料,逐步認識客體發展規律的整體表現。教師在具體的歷史教學中,可以運用歷史圖片,幫助學生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過渡,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歷史情感。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可以做到以圖育情,真正發揮圖片的作用。第一,教師自己要做到教者有情,用自己的情感感動學生;第二,教師在講解歷史圖片時,要有針對性地育情,讓學生明白歷史圖片背后代表的情感;第三,教師要利用歷史圖片實現以情引思,促進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高二人教版歷史選擇性必修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特點》這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特點以及價值,教師就運用歷史圖片為學生展示從遠古到近代以來中華文化形成、繁榮與傳承,引領學生對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具有重要影響的歷史人物的學習,讓學生在欣賞歷史圖片的過程中獲得美的感受,同時也激發學生對民族、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另外,借助歷史圖片,讓學生進一步有效地學習歷代以來中華優秀文化代表的思想,并且緬懷他們的光輝事跡,促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深刻理解歷史知識的同時,更好地去學習這些優秀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質,從而在這些人物思想中進一步了解不同時代中華優秀文化的特點以及得以傳承的原因,促成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的提升。
(五)課堂總結,明晰思路
教師在實際的歷史教學中,還可以運用歷史圖片進行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歷史脈絡,明確學習思路。例如,在高一人教版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諸侯的紛爭與變法運動》這一課的教學中,首先,教師為學生展示了春秋列國形勢圖和戰國形勢圖,通過形勢圖讓學生清晰地了解東周時期各國的分布,同時講解春秋到戰國時期民族關系的變化;其次,展示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貨幣圖片,分析當時的經濟情況。同時,向學生闡述戰國時期的政治背景以及商鞅變法的由來、主要內容以及對當時政治經濟的影響;最后向學生展示老子和孔子的圖片,帶領學生了解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革、經濟的發展以及階級的變化,文化知識也開始向民間普及,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景象,同時組織學生合作探究當時的主要學派以及代表人物與思想。教師通過歷史圖片,配合學生主動探索和教師的課堂設疑與解惑,提高了學生歷史知識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歷史學習興趣,對于提升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三、 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流程
(一)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具體圖片
在歷史圖片的運用流程上,教師首先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具體圖片,即所展示的圖片內容要有充分的知識內涵。如在高一人教版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三國至隋唐的文化》這一課的教學上,教師就需要選擇三國到隋唐時代相關的歷史文化圖片,比如“敦煌莫高窟”“趙州橋”等,旨在通過歷史圖片表現一個時代的特征。而在《歐洲文化的形成》這一課的教學上,就需要選擇和歐洲人文精神的起源相關的圖片和西方各宗教相關的圖片,做到有的放矢。
(二)找準教學實際展示歷史圖片
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學過程為學生展示歷史圖片。例如在高二人教版歷史選擇性必修2《古代的商業貿易》這一課的教學中,涉及古代商業發展等內容,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古代商業的發展流程以及在發展過程中保存下來的記錄等,目的是方便學生學習和理解,切不可過多使用。
(三)引導學生分析觀察歷史圖片
教師在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選擇了歷史圖片以后,要帶領學生進行圖片分析。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目的觀察圖片;其次,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通過分析歷史圖片發現重要的信息;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圖片觀察和分析的技巧。例如,在高二人教版歷史選擇性必修2《古代的生產工具與勞作》的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展示了各種生產工具,并帶領學生進行了分析和比較,從而總結出不同的生產工具的用途和特點,這樣更能幫助學生掌握圖片分析和比較的能力。
(四)引領學生實踐挖掘歷史圖片
教師在運用歷史圖片開展教學時,要引領學生挖掘圖片的內容,尋找圖片展示的歷史現象背后的動因。例如,在高一人教版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西漢與東漢——大一統國家的鞏固》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挖掘與兩漢相關的圖片史料。課堂中通過小組展示等形式分別展示并講解政治、經濟、文化等相關的圖片、兩漢地圖等史料,使學生充分挖掘圖片背后的歷史知識與內在聯系。教師把課堂放手給學生,真正起到一個引導者的作用,不僅使學生掌握歷史學科知識,而且增強了學生的歷史感悟和歷史學習的主動性。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需要合理地利用歷史圖片,引領學生探究圖片背后的歷史知識,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歷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提升歷史課堂效率。同時,也要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的、適當的圖片應用,進一步促進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娟娟.探究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8):27-28.
[2]胡向東.巧用歷史圖片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2021(23):185.
[3]柳永強.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發掘與應用研究[J].讀寫算,2021(16):119-120.
作者簡介:
沈海波,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