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基于地理學科這一特性,在新課程標準下,提出了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高中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培養的要求。地理實踐能力是高中生應必備的能力之一,培養高中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有利于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在地理知識講授的基礎上,探究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培養的路徑。文章將針對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培養的路徑與啟示做具體的探討,以期對高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培養路徑;啟示分析
一、 引言
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以及地理實踐能力。由此可見,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高中生的地理實踐能力關系著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地理實踐能力指的是在地理活動中所表現出的行動能力以及意志品質。因此,關于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還需要從實踐入手,以高中生的興趣為著力點,創新教學模式,注重對高中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讓高中生能夠具備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行為的能力和品質,以促進高中生的發展。
二、 簡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的意義
很多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導致高中生雖掌握了知識,卻不會運用知識。培養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則能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教師需以實踐為基礎,組織豐富的地理實踐活動,使高中生能夠有機會走出校園,走出課堂,進入到社會生活之中,對所學的地理知識進行實踐和驗證,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高中生在實踐活動之中,需要認真地觀察、需要動手實踐、也需要與他人進行合作探究。因此,高中生在實踐之中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不斷強化,也能培養其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地理實踐能力是地理核心素養的一部分,組織高中生進行實踐活動,能夠鍛煉高中生的意志品質,讓高中生意識到地理學科的學習的作用和意義,讓高中生以更積極的態度投身于地理學科的學習以及地理實踐活動中,更好地培養其地理核心素養。
三、 培養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具體路徑探討
(一)從圖出發,注重高中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地理的學習始終與地圖密不可分。因此,高中生對于地圖很熟悉。地圖相較于文字而言更加直觀,與高中生的認知規律相符。因此,教師可以從圖出發,以圖來提升高中生的積極性,培養高中生的動手能力。但是,教師需考慮到高中各年級學生的學情和思維特點,以此為依據,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
例如,高一學生正處于學科興趣培養的關鍵階段且高一新生的各項能力均處于培養中。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地圖繪制的比賽活動,將其比賽的主題定為“我眼中的地理”“圖說中國”等。讓高一新生手繪地圖,不對其繪制的形式和內容做限制,高中生可自由發揮。組織手繪地圖,第一,比較簡單,第二,在繪制的過程中能夠幫助高中生了解地理事項的空間分布,為其后期的學習做好鋪墊。高中生需每人上交一份手繪原圖,師生共同品鑒,選出最佳的創作,張貼在班級以及學校的文化墻上。高二的學生已經經過了一年的地理知識的積累和學習,在知識以及技能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礎。因此,教師可以組織高二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區域地理知識較為繁多和瑣碎,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組織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則能將繁雜瑣碎的地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為高中生的高效復習提供支持,有利于增進高中生對區域特征的了解,提升高中生對區域地理知識的認知。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高二學生中有條件的同學進行攝影,將生活中的地理景象進行拍攝與展示。這樣既能夠豐富高中生的課余生活,又能鍛煉其動手能力。高三階段,則是高中三年中最為關鍵的階段,也是提升高中生學科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地理實踐能力培養上,教師應提升難度,注重圖文結合,組織高中生對某一主題的知識進行思維導圖,對地理照片進行命題。如高三學生的思維導圖應更有深度,以某一主題為核心向外逐級擴展,將與主題相關的知識進行層層呈現,
形成更有深度和廣度的知識網絡圖。高中生在構建網絡圖的過程中,思維也得到了發散,各項能力均能得到提升。照片命題指的是學生根據照片中蘊含的地理信息,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對照片進行自主命題。也許高中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并不如預期,但是,長期的鍛煉,定會讓高中生有所進步,也讓高中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有所增強。因此,教師應從高中生的階段特征和學情入手,讓高中生參與實踐活動的興趣大大提升,以更加積極的狀態參與到實踐活動與地理學習之中。
(二)因地制宜,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策略
每座城市都有其地理特征,處在每座城市中的高中學校可以利用學校周邊的資源,進行第二課堂教學。很多高中學校周邊不僅環境優美,而且還有很多之大型的企事業單位,有著豐富的社會資源。高中地理教師應善于運用學校周邊的地理環境和條件,讓高中生走出課堂,深入社會實踐,也可以邀請周邊知名的人士到校演講,讓學生開闊視野,學習經驗。
例如,以“植被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帶領高中生調查學校附近以及學校內的樹木,了解樹木與環境的關系,了解每一種樹木生長所需要的氣溫、土壤、濕度以及光照,分析某些樹木生長狀況不好的原因,并對校園的綠化提出合理的建議。在“工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高中生走出校園,走出教室,到學校附近的印刷廠、飲料制造廠以及煙草加工廠等中去實地考察和參觀,讓高中生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影響工業區位置選擇主要因素以及工業區位置變化的因素。通過實際考察和參觀,深化高中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讓高中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對知識靈活運用。再如以“氣象與水文災害”為例,教師可以帶領高中生參觀當地的氣象臺和博物館等。通過相關的實踐活動,開拓高中生的視野,點燃高中生內心的小火苗,讓高中生在實踐中出真知。同時,教師可以向學校建議,舉辦有關于地理的講座活動,邀請學校周邊或者城市中較為知名的人物到校進行與地理內容相關的講座。通過講座能夠拓寬高中生的思維,也能讓高中生從優秀的前輩身上汲取經驗,為之后的地理學習奠定基礎,努力向優秀前輩們靠攏,爭取通過努力,有一天能夠站在優秀前輩們的身邊。
(三)利用實驗和資源,注重高中生的個性發展
新課改下強調了學科知識與生活間的關系,注重知識的活學活用。因此,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創新,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借用地理實驗或者生活中的資源,為高中生做好榜樣,帶領高中生一起進行實驗的探究,在具體的實踐中鍛煉高中生的意志品質,促進高中生的個性發展。
例如,高中階段的地理知識較為抽象和復雜,需要高中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概念。但是,很多高中生恰恰是空間概念不足。為此,教師可以帶領高中生一起進行學校所在區域地理坐標的測定實驗以及熱力環流實驗、太陽高度測量實驗等。師生共同通過實驗探索地理知識,有利于師生之間情感的升溫。同時,高中生在實驗之中需要耐心和細心,當實驗出現問題時,也需要冷靜、客觀地分析實驗的問題,再次實驗。因此,實驗對于高中生的意志力以及觀察力、分析能力的培養均有幫助。另外,很多有條件的學校中有地理功能室,功能室中有豐富的資源和工具。教師應鼓勵高中生利用資源和工具大膽實踐,讓高中生依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制作喜歡模型等。以促進高中生的個性發展,讓高中生在動手實踐之余,也能鍛煉其獨立思考以及創新能力。
(四)開展多樣實踐活動
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依賴于多樣的實踐活動的開展。實踐活動顧名思義是以實踐為主題,為讓高中生能夠積極地參與活動,教師應將實踐活動設計得豐富和有趣,將地理知識融入于地理活動之中,實現知識與實踐的結合。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和鼓勵高中生利用假期的時期進行研學旅行,一邊旅行,一邊研學知識,將旅行中的所見和所感制作成報告;也可以組織高中生進行社會調查,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實踐調查的結果。同時,教師也應多多鼓勵高中生參加相關的地理活動,像學校內的地理社團以及相關的研習性活動等。與社團中的伙伴們一起探究地理知識,一起完成相關的實踐探究活動,不僅是對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的鍛煉,也能讓高中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由衷地感受到地理學科的神奇與奇妙,喜歡地理學科,熱愛地理知識的學習與探究,將地理學習與實踐變為一種熱愛。
四、 高中生地理實踐力培養的啟示分析
(一)教師做好示范,注重對高中生的鼓勵
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首先需要教師具備培養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的意識和能力。因此,教師應先從意識上轉變,再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為高中生做好榜樣和示范。對于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高校應鼓勵教師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進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另一方面,學校為教師提供系統的培訓,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研究和實踐鍛煉,讓教師的實踐能力得以不斷強化。同時,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較長的周期,逐漸培養。因此,為提升效率,教師應從高中生的階段特征和需求出發,將實踐活動融入日常教學之中,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的融合,讓知識為高中生的實踐提供指引,讓實踐為高中生知識的深化提供幫助。教師也應加強對高中生的引導,讓高中生在實踐之中,能夠認真地觀察,積極地動手,客觀地分析,以強化高中生的實踐能力。
(二)積極開發與利用資源
地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本就密切相關。因此,教師應注重周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尤其是鄉土資源。教師可以以鄉土資源為基礎,帶領高中生一起進行學習和探究。像學校周邊的一些工業廠區,農業產區以及博物館、氣象臺、科技館、科研機構等,教師都應加以利用,帶領高中生參觀與考察。以開拓高中生的視野,讓高中生能夠感受到地理知識于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大自然中有豐富的地理知識,教師也應鼓勵高中生進行研學旅行,這是一種別樣的體驗,既能夠開闊眼界,也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科學品質。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高中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是新課標下的具體要求,實踐能力也是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應在意識到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培養重要性的基礎上,將地理實踐能力積極地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以圖激趣,培養高中生的動手能力,善于利用周邊的資源,組織多樣豐富的實踐活動,并注重地理實驗的運用,鍛煉高中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高中生的意志品質,為高中生的全面發展做好鋪墊,讓其成為新時期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葉良煊.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研究,2017(12):96.
[2]陳奕彤.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培養實證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8:52-55.
[3]侯敬娟,李林,徐義,金磊.地理實踐力視角下的“綜合實踐活動作業”案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0(24):42-43.
[4]郭彥峰,李建斌.高中地理核心素養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研究[J].新時代周刊,2021(6):101-102.
[5]孫競航,劉恭祥.高中生地理實踐力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8):113-115.
作者簡介:黃彩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南寧市第四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