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語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突飛猛進,社會建設日益完善。在現代化和城市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道路工程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重大挑戰。為了提高道路工程的功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有必要加強道路設計的綜合性和科學性。雖然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給中國的綜合實力帶來了巨大的增長,但與此同時,暴露出來的生態和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為了緩解和改善這種狀況,我們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道路設計中的生態理念和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道路設計;生態理念;技術分析
一、在道路設計中生態理念的重要意義
道路建設的本質是為人民服務,通過道路的應用,不僅使人民的出行更加便捷,而且也能夠促進各個城市地域之間的貿易往來,而在道路設計過程中結合生態理念,則能夠在以上目標實現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減少道路對于自然生態環境和城市生態平衡的負面影響,進而確保道路行車舒適安全、運輸高效便利、景觀完整和諧、生態環境可持續、經濟合理并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實現社會與環境的有機統一。以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在我國工業與工程事業的大力發展當中,大氣污染與環境破壞的情況日益嚴重,粉塵、噪音和霧霾等災害已經逐漸威脅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所以在道路設計當中加入生態理念,更加能夠完善城市的功能,減少傳統工程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危害,促成城市可持續發展。而從長遠角度來看,在當下加強道路設計當中的生態理念,更加有助于及時遏制災害,避免由于污染堆積而造成更加惡劣的影響,為我國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二、道路設計中的生態理念
2.1生態環保理念
(1)道路設計融入生態系統。嚴格意義上來說,道路本身并不屬于當地的生態系統,但它也不是和周圍的環境沒有一點關系。在對道路進行設計時,不能只單純的將道路單獨拿出來進行設計,而是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將道路放入現有的生態系統當中進行設計。(2)道路設計充分考慮生態恢復。施工中,不可避免的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為了不給生態環境造成太大的負擔,要求在工程設計當中就考慮到在施工完畢之后,對生態環境進行恢復的問題。使用現有的技術,對已經遭到破環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3)道路設計兼顧生態與既有資源保護。道路設計中,不僅要考慮對自然環境的保護。由于歷史的沉淀,有獨特的人文環境和自然景觀,在對這些地方進行道路設計時,也要考慮到對這些特有的文化進行保護。道路設計要利用現有的技術水平,科學設計,盡量避免對這些獨有的景觀造成破壞。
2.2 安全保障理念
在道路設計中,除了各種方法和措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這個安全指的不僅是設計出的道路的安全,還有在施工過程當中施工人員的安全。這兩項安全,有一個沒有做好,工程就不能順利的實施以在道路的生態設計當中,安全性設計是整個設計的核心,安全性理念要貫穿于整個工程設計當中。只有施工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施工建設出來的道路質量才能有保障。道路的安全性設計并不容易,不是只要在工程設計當中多寫上有關于安全的文字就可以了,而是要求設計者在對道路進行設計時有嚴謹,科學的設計,同時避免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當中發生偏差。這對設計者的要求非常嚴格,設計者既要考慮整體的設計效果和過程,還要考慮在施工中,根據當地的現實情況來對道路進行設計,保證施工人員可以準確找出參照物,避免實際工程與設計當中有所偏差。同時考慮工程對周圍人員的影響。盡量做到對環境和居民的影響最小化。
2.3 可持續發展理念
在城市道路的設計中需要對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堅持,讓環境保護與資源兩者相協調,將污染物進行控制,將污染物的排放量減少,有效的利用可再生資源,將環境質量改善。在此同時將城市道路與社會的進步要求相適應,將人們的生活質量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2.4 道路綠化理念
道路設計中的綠化設計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合理的對綠地進行設計,創作人們人性化道德環境,有效的對灌木、花草、喬木等綠色植物進行搭配,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對自然環境中的綠化設計的應用,將道路建設與運營中的水土流失地貌破壞、廢棄物等污染情況有效的環節。在道路周圍設置綠地空間,為人們帶來較為良好的視覺環境。
2.5整體理念
城市道路并非是一個穩定的完全生態系統,而是自然的一部分,城市道路與其周圍的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也是息息相關的,其存在也要依托于自然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所以城市道路與自然環境之間存在著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我們在生態化城市道路設計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整體理念的樹立。
三、道路設計中的生態技術
3.1 路面再生技術
路面再生技術主要通過對資源的回收和利用,將原有道路進行改善和加強,進而在減少資源浪費的同時,為公路建設提供保障。在路面再生技術當中,通過挖掘、加溫、粉碎和篩選等步驟,能夠將原有路面與新的水泥和瀝青按照一定比例進行組合,從現代應用情況來看,路面再生技術包括瀝青路面再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兩種技術形式,其中在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當中,主要針對于原有瀝青路面在長期應用當中所出現的磨損情況,通過對廢料和舊材料的搜集,以熱再生技術進行處理后,則能夠對路面進行維修處理,進而節約大量材料的同時,完善原有路面的承載能力,而一旦原有瀝青路面出現老化的問題,則需要采用冷技術進行維修,將所有原有材料進行收集和處理后,全部用以維修路面,極大程度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術當中,同樣是依靠舊的材料對原有路面進行維修和強化,通過對原有材料的破碎重組再生,即可完成維修,比如當路面出現損壞時,可以將原有材料進行打碎,將碎石作為墊層而進行維修。
3.2環保型路面技術
路面施工是道路工程施工的主要內容之一,對道路的整體質量和使用安全有著直接影響,而路面材料與施工技術工藝的選擇又是路面施工的重要內容,所以在道路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重視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藝的選擇。隨著我國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環保型路面技術和相關路面材料方面都獲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常用的環保路面材料是一種由高黏度瀝青與配礦料混合制作而成的,這種材料有著空隙率較大、吸附作用較好等特點,同時在道路施工過程中輔以路面上、中層面的鋪設工藝,不僅可以使路面具備更加優秀的透水性能和排水能力,減少降雨等因素對道路使用壽命和使用安全的影響,還可以提高路面的吸聲、降噪能力,從而減少道路使用過程中的噪聲污染。
3.3光觸媒技術
光觸媒技術主要是通過光催化的方式來進行空氣有害物質的降解,在這個應用中不需要使用其他的化學主機,也不會產生污染。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書中引用的比較廣泛的光催化劑是二氧化鈦,以它作為基礎的光觸媒技術材料。因為陽光直射二氧化鈦的時候,就會生成活性養分,將其和空氣中的氮氧化物發生反應,遇到水就會生成稀硝酸溶液,然后再進行吸收,就能夠有效地進行汽車尾氣治理,同時能夠重復的進行使用。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因為二氧化鈦的成本非常高,因此一般情況下不會在道路路面上進行應用,一般會將其輻射在護欄和聲屏障上。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交通工程也取得了迅猛地進步,交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城市道路設計,值得引起人們的關注。環保是當前發展的首要要務,將城市道路設計與生態理念相結合,有助于城市道路的發展,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啟學 . 淺析城市道路設計中的生態理念與技術措施 [J].城市建筑,2019,(1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