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君良

格魯貝洛娃(E.Gruberova),一個響亮的名字,一位歌劇女神,她是20世紀成就非凡的花腔女高音。出人意料的是,2021年10月18日,她因頭部意外受傷在瑞士蘇黎世去世,享年74歲。噩訊傳來,世界震撼,巨星隕落,令人痛惜。
1946年12月23日,格魯貝洛娃生于斯洛伐克首府布拉迪斯拉發,父親是德國人,母親是匈牙利人。父親酗酒,曾因政治問題被判5年徒刑,格魯貝洛娃與母親較為親密。最初她想當護士,但教區牧師認為她有音樂天賦,嗓音很好,勸說她去學唱歌。于是格魯貝洛娃在學校參加了合唱團和電臺兒童合唱團,并經常在教堂擔任獨唱。
最初格魯貝洛娃就讀于布拉迪斯拉發音樂學院,師從瑪莉亞·梅德維卡(Maria Medvecka),開始了系統的聲樂訓練,其后她轉到布拉迪斯拉發演藝學院繼續深造,并經常參加斯洛伐克國家歌劇院的演出,這種歌劇實習演出對她日后的事業發展極為重要。后來格魯貝洛娃在維也納師從魯西爾德·博施(Ruthilde Boesch)。
1967年格魯貝洛娃以優秀成績畢業后,次年進入布拉迪斯拉發歌劇院,以羅西尼《塞維利亞理發師》中的羅西娜首秀。在法國圖盧茲歌唱比賽獲獎后,格魯貝洛娃1968年到1970年在斯洛伐克塔約夫斯基歌劇團擔任獨唱演員,曾飾演過弗雷德里克·洛伊的音樂劇《窈窕淑女》中的女主角伊麗莎。之后,格魯貝洛娃想去維也納演出,但當時邊界關閉,讓人無可奈何。幸好老師梅德維卡暗地里協助她赴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面試,院方立即決定聘用格魯貝洛娃。1970年2月7日,格魯貝洛娃迎來了事業的一大突破,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首次亮相,飾唱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一鳴驚人,大受歡迎,震撼樂壇,被譽為“斯洛伐克夜后”。
1971年,格魯貝洛娃決定移居西方。1972年,她成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成員,從此她應邀在世界許多著名的歌劇院演出,特別是花腔角色,引起轟動,名揚海外。1973年,格魯貝洛娃以夜后一角首演于格林德伯爾尼歌劇院,翌年,她成為奧地利公民。

1976手,在伯姆(K.Bohm)指揮下,格魯貝洛娃首演了施特勞斯《阿里阿德涅在拿克索斯》中的澤賓娜塔,美輪美奐,令人著迷,得到了伯姆大師的贊賞,贏得了國際認可。1977年,格魯貝洛娃首次登上美國大都會歌劇院,在詹姆斯·康倫(James Conlon)指揮下,飾唱夜后。兩年后,在詹姆斯·萊文(James Levin)指揮下,飾唱澤賓娜塔。1977年,格魯貝洛娃首次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亮相,在卡拉揚指揮下,飾唱威爾第《唐卡洛斯》中的蒂博。1980年,格魯貝洛娃曾赴日本演出,引起轟動,極受歡迎。1982年,格魯貝洛娃聯同帕瓦羅蒂、男中音英格瓦·威克塞爾(Ingvar Wixell)等人拍攝了歌劇電影威爾第《弄臣》。1988年,她又與女高音斯特拉塔斯(T. Stratas)、次女高音齊格勒(D. Ziegier)、男高音利馬(L.Linma)、男中音富爾拉內托(F. Furlanetto)合作拍攝歌劇電影莫扎特《女人心》等。1984年,格魯貝洛娃以朱麗葉一角(貝利尼《卡普萊蒂與蒙泰基》)首演于英國皇家歌劇院,隨后又飾唱了薇奧萊塔(威爾第《茶花女》)、露契亞(多尼采蒂《拉美莫爾的露契亞》)、曼儂(馬斯內《曼儂》)、康斯坦察(莫扎特《后宮誘逃》)、奧斯卡(威爾第《假面舞會》)等。同年她在蘇黎世歌劇院參與多尼采蒂《軍中女郎》的演出,飾演主角瑪麗。1987年,格魯貝洛娃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飾唱唐娜·安娜(莫扎特《唐喬瓦尼》)。1990年出演多尼采蒂《盧克雷契亞·博爾賈》,1992年主演羅西尼《塞密拉米德》,1995年主演多尼釆蒂《夏莫尼的琳達》,1999年在貝利尼《清教徒》中飾唱埃爾薇拉,2000年,在多尼采蒂《安娜·博萊娜》中飾演劇名主角,2001年,在貝利尼《滕達的貝亞特里切》中飾演主角。是年,因演出事故,她退出蘇黎世歌劇院;翌年,她回到歌劇院,聯同德國男高音喬納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舉行獨唱會,隨后再與歌劇院合作,參演多尼采蒂《惡魔羅勃》(飾伊麗莎白)。
2019年3月27日,格魯貝洛娃在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進行了最后一場歌劇表演,飾唱伊麗莎白(多尼采蒂《惡魔羅勃》),獲得了58分鐘的掌聲,結束了她51年的舞臺生涯。之后,她專注于音樂會與舉辦大師班。2019年10月,格魯貝洛娃曾來中國演出(6日于上海,11日于北京),她用中文演唱了鄭秋楓《我愛你中國》,加了些小哭腔,熱情明朗,富有時代感,聲入人心,大受歡迎。2020年9月,格魯貝洛娃正式退出舞臺。
格魯貝洛娃1983年與作曲家斯特蘭·克林莫(Stefan Klimo)離婚之后,與鋼琴家、指揮家弗里德里希·海德爾(Friedrich Haider)二婚,2007年分居。她有兩個女兒(皆為舞者),事業有成。
格魯貝洛娃獲獎無數,如1980年奧地利室內歌唱家獎、1999年巴伐利亞馬克西米利安科學與藝術勛章、2013年卡拉揚音樂獎、2021年國際古典音樂獎終身成就獎等。



格魯貝洛娃錄制了許多CD,手頭這款《格魯貝洛娃演唱歌劇詠嘆調集》(CBS MK45733),正是在海德爾指揮捷克愛樂樂團、斯美塔納歌劇院合唱團伴奏下,包含了埃萊娜詠嘆調“謝謝,朋友們”(威爾第《西西里晚禱》、薇奧萊塔詠嘆調“在我狂歡的日子里”(《茶花女》)、埃爾薇拉詠嘆調“我是一個愉快的少女”(《清教徒》)等10首。這些傳統花腔女高音的富于技巧性的曲目,不論是連續的跳躍頓音、琶音級進的華彩性旋律進行等,她唱來既輕盈靈巧而又舒展寬厚,感情色調豐富,聲音表現力強,唱做俱佳。
她還拍攝了10多部歌劇電影,現已以DVD形式發行,包括莫扎特的《魔笛》《女人心》《后宮誘逃》、貝利尼的《清教徒》《諾爾瑪》《滕達的貝亞特里切》、馬斯內的《曼儂》、多尼釆蒂的《盧克雷契亞·博爾賈》《夏莫尼的琳達》、R.施特勞斯的《阿里阿德涅在納克索斯》等。

格魯貝洛娃的花腔兼有抒情性與戲劇性的特點,可塑性強,音色明亮華麗,發聲純凈輕巧,運轉靈便自然,音粒玲瓏剔透,色調對鮮明,穿透力更是一絕。如《魔笛》(DG DVD 0734106)中的夜后詠嘆調“復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燒”,她采用戲劇性的沖擊力唱出夜后內心的復仇之情,激昂慷慨,擲地有聲,充滿正氣。那種“水汪汪”“冷冰冰”的花腔,美輪美奐,足以一醉。在《弄臣》(DG DVD 0734166)中,格魯貝洛娃所塑造的吉爾達,抒情為主,第一幕中的“親切的名字”、第二幕中的“每逢那節期來到”等詠嘆調,用聲輕巧靈活,運腔暢順豪爽,花腔味道十足,帶有浪漫的抒情氣息。在《女人心》(DG DCD 073 4237)中,格魯貝洛娃飾唱的斐爾迪利吉(姐姐),嗓音清麗,唱做皆佳。所唱出的詠嘆調“我們忠實于愛情”(第一幕),輕巧靈活,明朗華麗,花腔了得。那首回旋曲“親愛的,請原諒我這愛你的心”(第二幕),她唱得很精彩,有著抒情女高音的優質,顯示出她的美聲(Bel Canto)唱法功力。
格魯貝洛娃留下的CD、DVD是珍貴的聲樂遺產,值得藏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