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東進
(廣西糧發種業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530031)
一直以來,各科研機構對長粒型水稻品種都有研究。近年來,長粒香型品種受到市場的青睞,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加。香稻(Oryza sativa L.)也通常稱作香米,是一種植株器官除根部外的莖、葉、花、稻米均能散發香味的特殊稻種,香米蒸煮后溢出芳香撲鼻的香氣,且營養品質優良,富含各種氨基酸、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備受各國食稻區人們的青睞[1]。今后,我國對香稻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目前,我國高端長粒型香米一直被泰國香米占據,是因為本土長粒型香米品牌規模小,影響力低,且米質口感參差不齊,優良品種缺乏,特別是小長粒、香型水稻品種的缺乏。2018年10月31日,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制定的廣東絲苗米品種標準、產品標準、廣東絲苗米整體標識發布,其中品種標準規定:谷粒千粒重≤21g、糙米粒長≥6.5mm、糙米長寬比值≥3.5,感官指標則要求色澤晶瑩透明,有香味,食味品質≥88分。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多年來有種植小粒型常規秈稻的習慣,同時,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區一直是廣東的糧源基地,廣東絲苗米品種標準的發布,更快改變了這些省區的水稻品種類型,加大了小長粒、香型水稻品種的需求。廣西糧發種業有限公司結合廣西20多家米廠的調研(見表1),提出做高端品牌大米的水稻品種要求是:谷粒千粒重≤21g,糙米粒長>6.5mm,糙米長寬比值在3.8~4.5之間,感官指標要求色澤晶瑩透明,有香味,香味分≥75分以上,食味口感好,蒸煮品質佳,伸長性好,飯粒不爆腰,口感軟滑,飯香味濃,冷不回生等。“糧發香絲”正是基于這個選育目標選育出來的高端優質小長粒香型常規秈稻新品種,于2019年6月通過廣西農作物品種委員會審定,編號為桂審稻2019151號,為我國高端優質香米提供優良種源。

表1 廣西各大型米廠對高端優質香米品種的要求
以“黃殼香占”為母本,“野絲占”為父本,經過5年9代選育成的早晚兼用、高端優質小長粒香型常規秈稻新品種“糧發香絲”。母本“黃殼香占”是廣西柳州本地香稻,產量穩,抗性強,米質優,香味濃,谷粒細長,千粒重20g左右。父本“野絲占”是佛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用“溪野占10”為母本與“中二軟占”通過有性雜交育成的早晚造兼用型優質高產感溫品種,于2005年3月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審定委員會審定[2]。“野絲占”植株矮壯,分蘗力強,葉色青綠,葉片窄直,容納穗數多,穗大粒密,結實率高,后期熟色好。
2011年早造配組雜交,收獲種子21粒,2011年晚造種植F1代18株,F1代表現有明顯的雜種優勢,成熟后混收。2012年早造種植F2代大群體2000株,表現為株葉形態、株高、穎殼顏色、谷粒長短等多種指標分離,從F2代分離圃中優選株葉形態好,分蘗力強,植株較矮,抗倒力強,谷粒細長的單株43株。2013年早造種植F3代,形成43個株系,株系群體300株,成熟后期擇優在8個株系內選留株葉形態好,分蘗力強,植株較矮,谷粒細長,有香味,千粒重小的單株35株。2013年早造種植F4代35個株系,株系群體150株,擇優在5個株系內選留植株較矮,谷粒細長,有香味,抗性好的10個單株,同時,收割這10個株系圃谷子打米進行品嘗,記錄食味品種好的株系。2013年晚造種植F5代10個株系,株系群體100株,成熟后根據上一造米飯食味品質,株葉形態、抗病性、耐寒力、米質外觀、結實率、香味等在10個株系內擇優選留5個單株。2014年早造至2014年晚造加代系選至F7代,優選5個株系于2015年早造進行產量、米質、抗性等簡比試驗,綜評優選1個有香味、谷粒細長、千粒重19g左右的優良株系暫定名為“中絲占”(試驗名為:中絲占,審定名為:糧發香絲),參加2015年晚造自行安排的中熟組產比試驗,表現較好,并推薦參加2016年廣西常規稻組聯合品比試驗,于2019年6月通過廣西農作物品種委員會審定,編號為桂審稻2019151號。具體選育系譜圖如表2所示。

表2 “糧發香絲”選育系譜圖表
“糧發香絲”是感溫秈型常規水稻品種。全生育期桂南早稻115.0d、晚稻104.5d,桂中、桂北早稻124.0d、晚稻107.5d,比對照“柳沙油占202”長2~3d,與“五優308”的生育期相當。“糧發香絲”葉鞘綠色,柱頭白色,莖稈較細,穗上部1/2有極短芒,谷粒長為10.1mm,長寬比值為4.8,株高為105.7cm,穗長為25.3cm,有效穗數為283.5萬/公頃,每穗總粒數為170.7粒,結實率為83.1%,千粒重為18g左右。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兩年分別為4.0和6.5,穗瘟損失率最高級7級;白葉枯病(兩年)致病Ⅳ型5級、5級,致病Ⅴ型7級、7級;感稻瘟病,中感Ⅳ型、感Ⅴ型白葉枯病。米質主要指標(早稻):糙米率為79.5%,整精米率為53.2%,堊白度為0.3%,透明度為1級,堿消值為6.0級,膠稠度為79mm,直鏈淀粉含量13.4%,粒長為6.8mm,長寬比值為3.8,達到農業行業《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二等。米質主要指標(晚稻):糙米率為80.9%,整精米率為58.5%,堊白度為0.8%,透明度為1級,堿消值為6.6級,膠稠度為70mm,直鏈粉含量為14.0%,粒長為7.1mm,長寬比值為4.2,符合NY/T593-2013《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優質二等。依據農業行業標準NY/T 596-2002《香稻米》檢測,香味84分。
2016年參加廣西晚稻常規優質稻組初試,平均6784.2kg/hm2,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11.32%;2017年晚稻續試,平均6523.8kg/hm2,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4.07%;在區域試驗中兩年平均6654.0kg/hm2,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7.70%,2018年早稻生產試驗平均6219.3kg/hm2,比對照“柳沙油占202”減產3.50%。
2.3.1 適時播種合適的時間播種有利于培育多蘗秧苗,可以達到壯秧效果。早稻播種時間為:桂南地區為3月上旬、桂中地區為3月中旬、桂北地區為3月下旬;晚稻播種時間為:桂南地區為7月上旬、桂中地區為7月上旬初、桂北地區為6月20日前;用種量:手插(拋)秧2.0~2.5 kg/667m2,機插秧3.0kg/667m2左右。
2.3.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插秧秧齡4.5~5.5葉,拋栽秧齡2.5~3.5葉,插秧規格為20cm×13cm或23cm×10cm,每蔸插3~4苗(含分蘗),中等肥力田拋秧每畝拋2.1萬~2.2萬蔸/667m2。
2.3.3 施足基肥,科學追肥早施分蘗肥,增施磷鉀肥,適施穗粒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氮、磷、鉀配合施用,不偏施氮肥。
2.3.4 科學用水淺水插(拋)秧,薄水分蘗,夠苗露曬田,活根壯稈,中期干濕交替,后期切忌斷水過早。
2.3.5 綜合防治病蟲害根據秧苗長勢合理水肥管理,注意觀察苗情,結合當地病蟲測報及時用藥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稻飛虱及螟蟲類等主要病蟲害。
目前長粒型的品種較多,但千粒重小于21g的長粒型品種較少。同時,千粒重小于21g的長粒、香型品種就更少。千粒重小于21g的長粒、香型品種普遍存在產量低,抗倒伏能力差,整精米率低等缺點。同類型品種(見表3、表4),如:“象牙香占”是廣東省臺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的秈型常規稻品種,2006年經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3]。“象牙香占”莖稈細軟,葉片細長,特別是在廣東每年5-10月的臺風季節易發生倒伏[4]。桂審稻2007040號“力源占2號”千粒重18.9g,粒長7.5 mm,長寬比4.6,堊白米率和堊白度等指標達到或優于國際名牌優質米品種的平均值,但該品種在廣西區試中產量為5790.0kg/hm2,整精米率為49.7%,二者均較低,且存在易落粒現象[5]。本研究育成的“糧發香絲”產量和整精米率均高于“象牙香占”“力源占2號”。同時,“糧發香絲”的香味分為84分(對照泰國香米的香味分為85分),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表3 “糧發香絲”與同類型品種的產量比較

表4 “糧發香絲”與同類型品種千粒重及幾個米質指標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