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源,查孝柱,孫加燕
(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安徽 安慶 246052)
藥品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建立在醫藥學、管理學和行為學等課程基礎上,研究藥品市場營銷原理、特點、規律,為醫藥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基礎的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藥品市場營銷學是我校藥學、藥品經營與管理、中藥學、生物制藥技術等專業的專業課程,承擔著培養良好藥品市場營銷理論素養和銷售技能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任務[1]。因此,在此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滿足社會對高素質藥品營銷人才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以往藥品市場營銷教學中,教師更多關注專業知識的傳授,卻疏于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2],教師思政教育意識淡薄,缺乏思政素養,無法滿足“課程思政”建設的需要,阻礙了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
開展“課程思政”的基礎是挖掘思政教育元素,然而,目前任課教師對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挖掘不夠,且如何根據教學需求選取合適的思政教育元素也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各司其職,專業課教學與思政課教學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3],由此形成專業教師“重教學、輕育人”的現象[4],存在重視專業知識和技能傳授,忽視品德修養培養的問題。
開展“課程思政”的關鍵是教師,要求專業課教師提高“課程思政”意識[5]。教師要加強思政理論知識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思政水平和文化素養,提升“課程思政”育人能力,確保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思政”建設順利開展。
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是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載體。因此,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加大挖掘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的力度,并積極融入課程教學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進行價值引領隱性教育,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統一。
轉變教學理念,樹立“課程思政”育人理念。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職業素養等的培養,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發揮專業課程和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效應,從而真正實現“教書”與“育人”相統一。
藥品市場營銷學重點研究藥品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藥學類學生畢業后從事藥品營銷,解決藥品營銷問題提供必要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目標時,以“課程思政”理念為導向,將思政教育融入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中,明確教學目標。藥品市場營銷學除了培養學生藥品營銷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應培養學生品德修養、職業素養,使其成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德技并重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根據教學需要,對藥品市場營銷學各項目內容進行重新設計,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以體現“課程思政”教學目標(見表1)。

表1 “課程思政”理念下藥品市場營銷學教學內容設計
本課程采用產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根據教學需要合理選擇教學模式。理論課教學采取典型案例分析、視頻直播、小組討論等方法,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學中。實踐課教學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師示范引領、小組研討、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方法,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實施一體化教學,促進學生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另外,鼓勵學生走出課堂,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大賽,將學到的思政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自覺踐行與“以顧客為中心”的社會營銷價值觀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課程考核評價采用過程性考核和期末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模式,并將思政考核納入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且思政考核所占比例不低于20%[3]。由專業課教師、思政教師、企業人員和學生共同制訂考核內容和方式,從課堂互動、在線討論、實訓報告撰寫等方面綜合考核學生。在評價“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成效時,采用問卷星在線問卷調查的方式,全面了解學生對“課程思政”理念下藥品市場營銷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收獲和建議,以期在后續教學中不斷推進教學改革,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