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偉,紀 沙
(1.哈爾濱華德學院,哈爾濱 150025; 2.哈爾濱師范大學,哈爾濱 150025)
“三全育人”是教育教學結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起源于高校思政教學的創新發展,其理念后來延伸融入到高校教育其他相關課程中。“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教育課程、教學模式、教學格局都重新整合立項。基于新目標,要從辦學模式和發展戰略的角度出發,旨在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1]。
“三全育人”理念是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結合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從思維層面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學生日常接觸和喜愛的科目中,在有效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水平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2]。“三全育人”的內涵在于將教育的根本任務放在學生上,以精神情感、道德價值觀、思維意識、經歷眼界作為學生明辨是非的標準,以思政教育為核心滲透融入教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通過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個方向進行督促引導,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體育融合化教學強調了傳統體育教學的局限性和信息化教學的必要性。傳統體育教學中,總有學生不愿參與,即使小學、初中、高中都在經歷體育課程的學習,但學生缺乏系統規劃和運動意識,很少參加體育鍛煉、體育活動[3]。高校體育教學必須客觀認識到問題根源所在,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形式,打破傳統體育課程訓練的單一教學模式,開展多元化、多樣化教學,優化學習體驗,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益處。例如,選擇較為經典的賽事,觀看的同時對學生進行講解并發問,強化學生的主觀記憶和思考能力,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運動技能和項目特點,豐富體育知識儲備。還應該加強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可以通過微課視頻播放運動項目的起源歷史和發展過程,并結合動態PPT講解運動技巧和項目規則[4]。
高校大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認知不清晰,忽視了體育本身的意義與概念?!叭恕北尘跋拢瑢Ⅲw育融合化教學應用到思政教學體系中,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意識,讓學生不再單純從知識技能的角度看待體育運動鍛煉,轉教為育,轉學為悟,讓學生體驗體育教學的內涵,而不是盲目追求成績,執著于勝利。要督促學生正向發展,積極努力奮斗,不驕不躁,自立自強[5]。
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指導,不能采取傳統教學的講解模式,要糾正學生的一些常見錯誤動作。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有限,不會過多注重這方面的學習,導致教學成效差,學生體育水平偏低。而“三全育人”理念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價值,還能啟發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讓學生真正意識到體育運動鍛煉的積極意義。通過“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引,教師通過實例開展啟示性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角度、全方位進行反思,讓學生更加清晰自己參與體育鍛煉的需求,增強對體育學習的興趣[6]。
體育教學更專注于學生的技能掌握和運動基礎,沒有重視思政教育的融入,僅僅是提供資料讓學生自主學習,也沒有相應的考核指標和評價體系[7],學生參與思政教育的積極性嚴重不足,沒有意識到其中的關聯。體育思政實踐教育缺失,沒有良好的現實范例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懂得體育知識內容,知行合一的理念無法開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與學生構建良好的信賴關系,教學反饋較差。
“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引有助于創新和完善體育課程中的德育教育形式,能夠根據學生的運動鍛煉情況開展教育,能夠針對學生心理需求和自身發展情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德育模式的運作管理效果大大提升。用“三全育人”理念指導體育課程的日常教學能夠提升高校育人職能的實踐效果[8]。
“三全育人”背景下,體育融合化教學發展面臨著一些新挑戰、新問題。在認識層面,理念共識尚未完全形成,體育專業教育、管理服務與學生思政工作相分割,體育教學較為獨立。在方法層面,重點工作領域難度增大?;ヂ摼W時代,思想多元化、信息碎片化,教師需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強工作有效性,以終身體育意識為目標深化新時期體育教學改革,讓學生保持規律作息,強身健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漸體會自律、毅力、堅韌、頑強等拼搏奮斗的精神內涵[9]?!叭恕本C合改革涉及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管理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為適應時代發展,教師要把握學生思想活動的新特點,針對熱點、疑點、難點問題開展教育引導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到體育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