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璐雨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河南·鄭州)
[提要]河南省地處平原,是我國重要的農牧業大省。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肉類食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市場的需求直接決定畜禽養殖規模的擴大,也給環境的污染防治和治理帶來很大的壓力。本文分析河南省由于不合理的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模式直接導致的相關環境問題,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肉類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國的畜禽養殖產業也在迅速發展,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時,畜禽養殖廢棄物導致的環境污染壓力也越來越顯著,并且在畜禽喂養過程中飼料添劑和預混劑被廣泛使用,導致畜禽糞便中重金屬、獸藥殘留、鹽分和有害菌等有害污染物增加,引起農田土壤的健康功能降低,生態環境一定程度被破壞,并且直接對食品的安全構成了威脅。河南省是我國的養殖業大省,畜牧業也是河南省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是河南省對于養殖廢棄物的治理率和利用率非常低,畜禽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也造成大量的養殖污染,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危害。
此外,畜禽養殖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相關政策依然落實不到位,防治污染推廣力度遠遠不夠,規模化的養殖戶的主體責任制度執行也不夠徹底,病死動物處理力度不夠,這些治理模式所存在的問題都使得河南省畜禽養殖產業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也嚴重影響了河南省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切實解決好河南省畜禽養殖環境污染問題,全面打好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根據河南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總體安排部署和要求,河南省畜牧局針對畜禽養殖污染研究制定了《河南省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河南省的養殖業規模非常大,但對畜禽養殖污染現狀、治理模式和防治對策的研究較少,本文試圖從河南省近幾年的畜牧業產業現狀和現有治理模式以及防治對策等角度進行系統綜述,進而提出針對河南省地域特點的養殖污染防治對策,為實現養殖業更好的發展提供參考。
河南省是農業大省,同時也是畜牧大省,畜牧業產值及主要畜禽品種飼養量均位居全國前列。畜禽養殖業可以極大地豐富市場消費的同時并滿足人民生活需求,但是也帶來了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畜禽養殖業污染最近幾年已成為主要的污染源,大量的養殖污染物排放及產生的污水給周圍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也對水資源和環境空氣質量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直接造成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進而不同程度地制約了河南省各地畜牧業持續穩定發展。據統計,2018年河南省豬、牛、羊、禽類養殖存欄量分別為4,325.75萬頭、324萬頭、1,481.48萬只、48,329.6萬只。主要產區集中在河南省南部的駐馬店市、周口市、南陽市、信陽市,其次是位于河南省東部的商丘市和濮陽市。這么大的畜禽養殖存欄量,所以河南省在畜禽養殖污染方面也面臨著更加艱巨的挑戰,也更加說明了合理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治理模式的重要性。
(一)堆積發酵還田模式。這種養殖污染物處理模式由于投入少,設施簡單,所以在多數中等規模養殖場普遍使用,這種處理模式使用的原理是將養殖污染物進行干濕分離,將污染物運至堆肥倉,經發酵腐蝕后直接進行還田,液體排泄物可以用來肥水養魚。這種養殖污染物處理模式從原理來說是一種很好的處理模式,但是結合河南省的實際情況來說,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依然遇到了很多的困難。首先,將污染物干濕分離再運送至堆肥倉本身就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其次,河南省是畜牧業大省,同時還是農業大省,相比傳統的動物糞便來說,速效有機肥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糧食產量的同時還省時省力,所以農戶沒有使用堆肥的積極性,只有極少部分發酵好的糞便會用到農業生產中。最后,河南省地處平原,水資源十分有限,漁場更是少之又少,這就直接導致液體排泄物無處可去。所以,這種堆積發酵還田的養殖污染處理模式在河南的適用性并不高。
(二)有機肥生產模式。有機肥生產模式需要把畜禽糞尿進行干濕分離,清干糞水分在一定的百分比之內,并且需要加入有效微生物菌群,然后根據合適的配比經過一定時間的作業勞動,從而形成顆粒或者粉質有機肥。這種生產模式需要較大的場地,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和技術,還要購買成套的有機肥生產流水線,有機肥生產模式可以直接增加養殖附加值,從而帶來十分可觀的收益,但是由于對于生產技術要求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所以這種生產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情況下適用于大型畜禽養殖廠。大型養殖廠一般具有購買成套流水線的能力,每天會產生大量的畜禽排泄物,可以保障有機肥生產線流水正常進行。
(三)沼氣生產模式。沼氣生產模式是養殖廢棄物治理模式中比較理想的治理模式,有利于實現種養結合,能降本節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沼氣發電,沼氣沼渣可以幫助生產優質的農產品。更關鍵的作用是克服冬季產氣不足的現象,養殖污染處理者在實踐中利用玻璃鋼做厭氧發酵罐及儲氣柜材料,這樣不僅成本低,而且保溫好,利用發電機余熱通過循環水方式送至發酵罐增溫,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同時,必須考慮周邊環境和農作物消納沼渣沼液問題。沼液中主要污染物指標能達標排放。各養殖廠場可以根據養殖量,靈活建設不同體積的厭氧發酵罐、儲氣柜,配套相應功率的發電機。一個沼氣池所帶來的能量和熱量是完全可以供給整個養殖廠的電力,并且這種沼氣生產模式沒有地域、環境等限制,對技術的要求也并不高,適用于大中小各種養殖規模的養殖廠。沼氣生產模式中,把養殖廢棄物當作生產原料,最大限度地變廢為寶,發揮養殖廢棄物的最大作用,所以沼氣生產模式是當下最為理想的治理模式。就河南省來說,中大型養殖廠運用的較多,一些小型、分散養殖的農戶還沒有完全利用沼氣生產模式,應該加大推廣力度。
(四)病死畜禽無害化治理。畜禽因為病瘟死亡是畜禽飼養過程中要經常要面對的問題,病死的畜禽沒有任何食用價值,如果不正當的處理,病死畜禽所產生的細菌、病毒等可能還會對人類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目前,河南省對病死畜禽無害化的處理方式主要有焚燒、深埋、好氧發酵和工業油脂提煉。深埋法是目前使用較多的一種病死畜禽處理方式,這種方式最易操作,但是掩埋的對象是無機物含量高的畜禽尸體,不經過處理直接掩埋會造成有機物浪費,并且會占用好的耕地面積,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焚燒法可以通過高溫焚燒有效的控制病原微生物傳播,焚燒產生的熱量可以直接利用,但是焚燒產生的氣體會造成大氣污染。對病死畜禽工業油脂提煉的方法可以實現資源化利用,但是油脂運輸需要成本,并且病死畜禽的生物安全性低。好氧法成本低廉,可以對病死畜禽實現無害化處理,但是發酵周期長,占地面積較大。不同的畜禽養殖廠可以根據自身養殖廠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
(一)養殖廠養殖者環保意識弱。現在畜禽養殖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養殖污染對土壤、河流帶來的危害也日益嚴重,我們必須加強對養殖污染所帶來的環境問題的重視,只有對養殖污染這一問題得到了足夠的重視,我們才可以針對養殖污染問題更好地開展各項治理工作。但是,養殖廠的工作者大多都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意識不到養殖污染對環境帶來的危害,也意識不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這就使得后續的很多治理措施得不到支持,這無疑直接增加了污染物治理措施實行的難度。
(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首先,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政策落實不到位主要體現在畜禽養殖污染檢測、監管制度不夠完善,在“十二五”期間,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建立完善檢測體系,并且農村環保監管能力本來就是監管的薄弱環節,養殖廠規模化及養殖廢物運送、堆肥、處置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污染治理效率低、治理難度大等問題一直存在。其次,治理政策不到位體現在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績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國家針對畜禽養殖污染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和相關制度,但是由于政府部門之間的協同機制尚未形成,沒有制定具體的績效考核方法,沒有考核作為監督,就會導致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
(三)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推廣力度不夠。沒有完善的治理技術評估體系,成果轉化率極低,技術集成和推廣力度不足,治理技術被擱置,使用不充分的現場十分普遍。首先,規模化畜禽污染治理體系推行不暢,現在有規模化養殖場畜禽污染防治技術中針對畜禽養殖污染物的處理技術,雖然污染物處理后可以達到正常排放的標準,但是治理設施運行成本較高,一般的養殖場都達不到使用此種治理手段的資金和條件。其次,分散畜禽養殖在河南省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針對分散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并未建立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所以治理政策落實效果不理想。
(四)規模化養殖場主體責任制度落實不到位。對于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場,沒有實行具體的責任制度,畜禽養殖場沒有明確具體的責任主體,沒有切實承擔治理責任的主體,就會直接導致治理力度的不足,養殖場沒有污染治理的積極性。落實責任主體對于養殖場來說是一種強制性的治理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對養殖廠的治理行為進行約束,也有利于養殖廠擔起養殖污染物治理的主體責任,所以落實規模化養殖場主體責任制度是目前來說比較重要的一項任務。
(五)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力度不夠。我國現在對于病死畜禽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焚燒、深埋、好氧發酵和工業油脂提煉,目前在河南省內對病死畜禽的處理方法主要還是焚燒和深埋,甚至一些地方還會出現直接露天處理的方式。這些處理方式之所以常用是因為投入成本低、方便操作,但是這種焚燒和深埋的方式并不適用于所有的病死動物。如果常見的畜禽熱死和凍死可以使用這種處理方式,但是對于病死,尤其是大批病死的畜禽來說,簡單的掩埋和焚燒是不可行的,掩埋和焚燒并不能使病死畜禽的病毒消失,甚至很有可能會造成二次污染。
(一)提高畜禽飼養者的環保意識。畜禽飼養者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是后續各種環境治理政策和措施實施的保障和基礎。可以對畜禽飼養者進行定期培訓,從根本上增強畜禽飼養者的環保意識,從而改變畜禽飼養者環保意識薄弱這一普遍現狀,飼養者在貫徹后續的各措施的時候才會有更大的積極性和執行力。畜禽飼養者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也是后續各種環境治理政策和措施實施的保障和基礎。
(二)制定完整的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政策。完整的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政策是養殖場進行養殖污染治理的標準,只有具有完善的養殖污染治理規則,養殖場才可以根據政策規定做出合理的治理工作。比如,畜禽糞便需要進行什么程度的處理,不同的固體污染和液體污染要進行怎樣的排放,不同的動物尸體要進行怎樣的處理,這些細節性的治理規定都要在政策中有所體現,只有有了嚴格的執行標準,養殖場在進行養殖污染處理的時候才可以有正確的處理措施,空洞而不夠完善的政策只會讓養殖者對于養殖污染治理無從下手。
(三)政府加大對養殖場養殖污染處理的推廣力度。政府的重視程度和養殖廠對于污染治理的積極性成正比,要想提高養殖場響應各項政策的積極性,就要加大對養殖場養殖污染處理的推廣力度。加大推廣力度的前提是嚴格落實畜禽養殖污染處理的管理制度,爭取落實到每一個執行的細節。同時,可以開展綠色畜牧業示范創建活動,對于綠色畜牧業示范地區可以進行適當的嘉獎。也可以開展地區內的模范畜牧業管理的評級活動,這種活動方式可以讓每個畜禽養殖場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對于提高養殖場積極參與畜禽養殖污染的積極性有很大的作用,也可以使養殖污染的治理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
(四)落實規模化養殖場主體責任制度。我們要堅持誰污染誰治理、誰治理和屬地管理原則,養殖場是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的責任主體,理所應當承擔起治理的責任,所以要強化整改治理投入,各地區的辦事處對于本轄區的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要具體責任到具體的養殖場。可以定期對養殖場進行巡查、評測等工作,對于屢教不改和屢次不能達到污染治理的養殖場可以進行適當的懲罰,對治理效果好的養殖場進行適當的獎勵。
(五)對病死動物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對病死動物的處理一定要重視起來,盡可能地減少因為病死動物的不合理處理進行的二次污染。但是,對于病死動物的處理,很多養殖場沒有進行好氧發酵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養殖場只有使用傳統的深埋或者焚燒,這就需要發揮政府的管控作用。政府可以在幾個養殖場區域間建立公共的病死動物處理站,對病死動物進行免費的集中處理,這樣不僅可以實現病死動物的無菌處理,還可以減少養殖場的處理成本,養殖場會有很高的參與積極性,可以直接減少因為病死動物引起的二次污染。
早在2016年12月,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第十四次會議上就已經強調了畜禽養殖污染處理的重要性,我們要深刻意識到畜禽養殖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努力解決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問題。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必須堅決打贏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