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琴菊
(甘肅省臨夏州教師培訓中心,甘肅 臨夏 731100)
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不斷加深,國家開放大學學習者的數量開始不斷的提升,硬件設施的匱乏導致國家開放大學實踐教學陷入被動的局面。并且學習者差異性較大,有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有的水平偏高,這樣就給開放大學計算機學生帶來了較大的難度。此時,虛擬現實技術,就可以降低知識的難度,提高學習者的能關主動性。鑒于此,虛擬技術在國家開放大學計算機教學中將如何有效的應用?就成為了目前形勢下,需要探究的重點和難點。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為各個領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高速發展的當前社會中,虛擬技術呈現到了大家的視野當中,并且與計算機產品生成應用場景。主要是使用電腦模擬的方式,將一個虛擬的三維世界展現出來,讓學習者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元化的視角,體驗到身臨其境的綜合感受。VR屬于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形成一種更高層次的滲透技術,給學習者提供更為逼真的體驗。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運動中找到規律,并且分析問題,感知學習的方式。提升學習者與社會的接觸力度,完成現實社會的經驗重現,保持科學的發展動力,達到“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的人機交互境界,讓學習者沉浸其中,提高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從現代化的視角看,國家開放大學屬于國家教育部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學歷和非學歷教育同時進行的遠程教育方式,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種方式。國家開放大學主要是面向社會中需要繼續進修的成員,主要是為優勢的教育資源使用進行建立的,更加傾向的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需要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將信息技術和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加大基礎建設,為以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從目前的形勢上看,國家開放大學傳統理念下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發展需要。國家開放大學也需要真實的感覺到專業的重要性,根據計算機的主要優勢特征,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習者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增強學習者的社會適應能力。一般的情況下,計算機課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的三個特征,首先,計算機屬于一門新型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時性特征。在實施國家開放大學計算機教學的時候,也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的延伸和優化。其次,計算機課程更加傾向的是實用性價值,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習者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保障學習者在日常的生活與工作中也可以靈活的使用。最后,計算機體現了很強的應用性特點,在不少領域都會看到,不管是軍事領域,還是經濟領域,醫學領域……都可以看到計算機的影子[1]。此時,只有將計算機和這些學科結合之后,才可以將計算機的主要應用價值呈現出來。
雖然國家開放大學計算機教學的應用性較為廣泛,但是在定制教學目標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困難性。學習者大部分都是來自于社會,不管是基礎知識還是儲備的層次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從另外一個視角看,計算機的學習與其他的科目相比較,內容比較的抽象復雜,理論知識較多,需要對理論知識理解之后,才可以提升實踐應用能力。基本上都是使用模擬的方式展示計算機知識,讓學習者加深直觀印象。但是,此種方式,知識點比較零散,整體性不足。教師只有掌握了學習者的學習特征,才可以結合現實,定制科學的教學內容。
從現實的角度看,國家開放大學計算機教學主要是使用遠程的方式,給學生傳達更多的理論知識與技術。計算機專業的學習不僅內容復雜程度偏高,并且技術性偏強。此時,國家開放大學就可以對計算機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使用虛擬技術,完成教學資源網格化與形式化,并且對相關的內容進行收集、整合與分類、管理,表達出最為直觀的獲取感受。在教學內容上屬于業務工作的重點,虛擬現實技術可以使用科學化技術,對網絡資源實施友好的分布式存儲與管理,加大技術的友好性和交互式服務。在不斷的統籌規劃中,將三維的立體信息資源呈現出來,滿足現代化的發展路徑,為國家開放大學計算機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從傳統的視角看,國家開放大學一般的情況下都是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此種方式主要是以文字方式傳達的,主要將計算機的理論方式傳輸給大家。計算機學科的教學資源雖然直觀性較強,但是內容的抽象性很難解決。虛擬技術就可以使用真實的三維方式,將原有的內容呈現出來,加大內容的交互像,讓學習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虛擬技術不僅解決內容抽象的問題,并且還可以以三維的方式,增強互動,提高實踐,完成信息資源再現,實現了教學方式的創新。
國家開放大學計算機課程當中,硬件的組裝與維護也屬于其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此時,教師就可以使用虛擬技術,加大計算機硬件課程的應用價值,提升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保持很好的進步意義。例如:在學習硬盤分區和參數設置的相關內容的時候,不少學習者就算是出現了錯誤性的操作,導致電腦崩潰,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只要學習者重新啟動電腦,就可以立即回復原來的狀態。學習者就可以恢復原點,重新進行操作。虛擬技術就可以在資源整合的基礎上,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增強實踐性,讓學生積極性被調動。
在實踐的過程中,國家開放大學的課程一般的情況下都是使用遠程的方式來實現的。此種方式雖然存在自己的優勢性,但是缺少很大的互動化,在訓練的過程中,不能根據學習者的實際操作進行引導。計算機課程本身就比較的抽象,僅僅使用遠程的方式,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使用虛擬技術就可以幫助學習者理解難點,保持獨立性,增加互動性,提高技能性。
國家開放大學的學習者還會學習到一些關于網絡病毒方面的相關知識,這些知識單純的依靠教師的講解還是不夠的,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還是比較的抽象,甚至他們不清楚病毒到底知識從哪里來的,將怎么樣才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使用虛擬技術進行教學,學習者就可以在三維的視野中,看到虛擬的病毒植入文件,并且體驗到整個的傳播過程[2]。與此同時,還可以看到病毒的防御體系是如何消除這些病毒的。使用這些方式就可以保證計算機的安全性,提升學習者的實踐能力,讓學習者以后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候,不會變的束手無策。
從本質上,人類對事物進行感覺的時候,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于視覺的感受。信息可視化的教學方式,是一個整體的認知,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習者與主體之間的互動性,加大靈活性。計算機的圖形處理技術就是使用可視化和虛擬化的方式,將圖像、多媒體、網絡等有機的結合起來,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給學習者帶來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簡化計算機學習的難度,增強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接下來使用虛擬技術,還可以引導學習者主動的加大練習,提高實踐性,增強計算機可視化的專業能力,為以后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VR 技術應用還可以與其他的課程相互交互,提供視頻講解,參與交互訓練與評估測試。最大限度的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教學的質量,保持可持續的發展力度,增加知識學習的趣味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開放大學計算機教學,需要結合當前的發展需求,使用虛擬技術,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VR技術的應用性價值。加大學習者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多重感知,滿足在“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的環境發展需求。轉變傳統枯燥的學習狀態,合理的引導學習者,向著主動的學習方向實施發展。不僅可以促進知識內容的及時更新,還可以激發學習者的興趣,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質量與效率,增強對應的實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