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學政
(煙臺港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0)
港口電氣設備是整體運行的基礎,只有通過不斷強化港口電氣設備的管理工作,并定期進行設備維護,才能將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降到最低,因此可以說新時代港口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具體如以下幾點。
(1)電氣設備是港口生產工作的工具,強化港口電氣設備的管理工作對于提升港口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與生產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
(2)港口生產經營是在安全生產的前提進行下進行的,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可以為安全生產提供堅實基礎,對保證港口的安全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為了能夠將安全隱患、事故等扼殺在萌芽狀態,需要將維護與升級落實到位,以此在避免出現經濟損失的基礎上,間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4)強化電氣設備管理能夠提高港口的運行性能,使其能夠符合安全生產的標準,從而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益與增加產量,降低維修與養護成本。
以某港口所用設備為例,該港口所應用的電氣設備較多,其中包括1臺40固定吊,7臺25噸固定吊,叉機共5臺,載機3臺,港內拖車共計2輛,除此之外包括PLC總控制系統,翻車機2臺,堆取料機2臺,裝船機2臺等,設備經常處于高負荷狀態,一旦出現非計劃停機,將會降低港口的運行效率,因此需要在管理及維護過程中需要下足功夫。
港口發展的自動化程度比較好,但集裝箱設備的結構龐大、結構復雜,需要檢修工作人員結合設備特點進行管理。不同港口的結構存在一定的差異,如部分港口需要設備交叉接力吊裝,各類設備具有間歇性、周期性的工作方式,使得檢修和維護人員面臨高空作業、協議外動車等情況,港口生產便會陷入時間緊、任務重、生產壓力大的境地,因此要求在遇到交叉作業情況時能夠妥善處理。
現代港口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傳統的繼電器控制設備逐漸被淘汰,因此必須結合邏輯控制器PLC、整流回饋單元AFE、工業網絡協議等,保證實際建設中以信息技術、電力技術為基礎,將電氣自動化設備不斷改進,但由于系統的整體性較強,如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出現生產故障,在此基礎上應對檢修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
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港口在實際的工作中沒能及時的將制度落實到實際中去,導致管理制度無法結合實際需求,出現該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沒有對實際的操作形成引導,未提供設備維護應有的規定。同時當前部分港口的管理制度缺乏統一領導,維護時各部門的管理工作相對獨立,維修人員只看到自己的維修工作,有認識到執行制度,整體管理較為混亂,對制度的制定和執行形成了阻礙。
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了新時代港口電氣設備的維護與管理的效果,當前部分港口在存在培訓不到位的情況,如操作未能按照標準進行,實際工作中無法結合現代化技術進行維護,降低了整體管理的效率。同時部分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存在違規問題,導致電氣設備出現問題無法有效解決,部分設備管理工作開展不到位,最終導致維護工作實際費用遠超預算。
從目前港口運營的過程看,現代化管理技術與管理理念未能被有效應用,導致管理與維護與時代脫節。當前港口的電氣設備正朝著一體化的方向發展,技術管理人員只有較高的水平才能保證電氣設備的正常使用,但由于現代化技術缺乏有效應用,且港口電氣維護與管理忽視統一規劃,設備出現異常行為只能依靠零件更換來完成維修,阻礙了設備管理工作更好的開展。
大多數設施供應商只能提供疑問解答,實際管理中無法結合當前情況制定針對性方案,不僅縮短了設備使用壽命,且降低了港口的經濟效益,導致港口電氣設備的使用效率降低。同時由于港口日常裝卸工作能力受到限制,事后處理機制失效,各類“隱患問題”無法排除,不僅降低了港口電氣設備管理水平且相關部門維護管理效率無法提升[2]。
4.1.1 落實日常監督制度
為提高港口電氣設備管理水平,需推行“看、聽、摸、聞”的全面檢查方法,嚴格落實設備檢查維護原則,持續優化管理工作的監督機制,及時排查超負荷運轉情況,確保電氣設備檢查工作啟動時管理體系的完善性。同時為保障設備質量與使用壽命,需制定具備完善管理流程和監督機制的管理方案,掌握檢查標準,并在此基礎上做好數據采集、分析工作,從而使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4.1.2 制定設備維護程序
港口電氣設備管理與維護必須制定維護程序,進行相關流程需要進行嚴格的落實,制定設備維護程序相關的責任制度,避免影響后續的工作狀態。同時為了保證各類電氣設備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必須減少因為設備問題引起的經濟損失,從而提高港口電氣設備的檢修效率。
4.1.3 零庫存管理整合
港口電氣設備中涉及多種設備,如存在庫存整合的問題,各類設備的維護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因此需要對零庫存整體進行整合,對于常壞的部件需要共享,從技術、合作等多方面進行處理和考核的工作,服務于常規部件的應用工作,并在此基礎上根據消耗品、常壞件等進行統計和分析,不斷提升各種維護工作成本的工作效率。同時需要從供應商制度上進行提升,針對經常消耗的設備情況進行高效的庫房管理和自動備貨的工作,將技術資源的優勢不斷擴大化建立起優秀的供應商的制度,進一步提升各項工作的應用效率,從而保證部件和及時維修檢查的方式進行高效的維護。
港口電氣設備的維護工作十分重要,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對所有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分析,開展針對性的有效的處理工作,如關鍵設備的維護、保養、檢查需要明確管理及維護責任,落實工作記錄備案制度。實施技術人員輪崗制度促進技術人員培養,要求管理工作人員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以及組織協調的能力,以此應對突發狀況,處理好工作中的細小的問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4.3.1 強化檢修維護制度以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為基礎制定明確的規范,根據檢修實情、維修經驗等不斷完善檢修管理方案,在保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技術進行適度的規范,降低人為因素對設備的影響。為后續維護減少工作量,需要通過明確管理制度、確定管理職責,保障電氣設備安全運行,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操作技術水平,以制度規范其施工的標準。
4.3.2 實行分級檢修制度
從統計學的角度進行整體故障分析,針對不同故障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要求設計工作能夠實行分級檢修,并在此基礎上開展量化標準對比,從而使檢修更加符合實際需求。同時為保證電氣達到相應的標準,必須整理好各種數據的來源,在此基礎上及時檢查、維修、排除相關故障問題,從而進一步提升檢修的效率。
有計劃地對港口電氣設備進行預防性維護,按照維護程序來開展維護工作,如完善PLC程序備份、變頻器參數備份等工作,從而改變當前的“事后處理機制”,避免在設備損壞后進行維護增加整體費用支出。港口電氣設備系統的設計工作可以在計算機網絡內部借助相關的軟件來完成,還能夠及時處理相對復雜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需要制定出港口電氣設備維護工作相對應的規章制度,避免管理程序無序,確保維護工作的有效性。
港口的電氣設備整體具有較為復雜的技術和系統的應用,為了確保港口電氣設備的管理工作能夠更加順利的開展,需要借助現代化設備及技術手段適應好各種港口工程工作的需求,從而提升整體工作效率,以此為行業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