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竇桂平 潘 敏
(哈爾濱商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提要]本文以海爾集團為例,對海爾集團財務共享平臺建設歷程進行概述,基于財務共享背景對海爾集團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以期對提升集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優化資金與資源的合理配置,促使財務人員的順利轉型有所裨益。
美國福特公司是全球范圍內最早開始實行財務共享的公司,隨后財務共享這一管理理念在國內外廣泛流行,根據2017年《財富》這一雜志對世界500強企業的調查,顯示將近九成的企業已經開始實施財務共享服務。海爾集團于1984年成立,旗下產品深入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10億+用戶家庭。海爾集團作為世界領先的優質生活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已經從傳統的制造業向物聯網社區生態系統轉型,在全球范圍內領先創建了物聯網生態品牌的公司。海爾通過互聯網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零庫存,致力于為客戶的需求服務,不斷地實現創新,目前已經成為了互聯網時代的全球領先品牌,并創造了中國自己的世界知名品牌。海爾一直堅持通過創新和改革來打破傳統,正是由于海爾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海爾才能有今天的成績。海爾于2007年開始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算是我國較早成立財務共享中心的企業,海爾財務共享平臺的建立為它走向全球提供了有利支持。與也建立了財務共享平臺的其他公司相比,海爾財務共享在提高財務效率的效果上更為顯著。
(一)海爾集團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的背景。海爾集團作為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經營范圍日益多元化并且占據了國內外市場,集團內下設的子公司分公司遍布在全國、世界各地,需要的財務機構、人員越來越多,財務管理成本不斷增加,成本增加效率并沒有顯著提升,集團不能很好地了解到各個子部門的財務狀況,此時傳統的財務處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戰略布局,財務共享服務在這一背景下悄然而生。首先,海爾集團的財務管理成本較高。隨著海爾集團的發展與壯大,公司的下屬機構也越來越多,要想確保各個部門的有序運營和業務配合,公司必須重視其財務部門的建立,這使得財務部門不斷壯大,相應的財務人員也越來越多,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公司的財務管理成本,降低了與同行業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競爭優勢。其次,海爾集團的財務管理效率低下。目前海爾集團的子公司已經遍布到了全球,由于地域不同,各個公司對于會計準則的理解和應用都存在偏差。例如,有的子公司的財務工作中心仍局限在財務處理上,而沒有站在公司管理層的角度考慮。除此之外,下屬機構的財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各個子公司核算的財務工作也不盡相同,這些問題致使企業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的難度加大,降低了財務管理的效率。
此外,海爾集團的資金管理比較困難。母公司對其下屬子公司的財務情況掌握的不夠透徹,子公司的財務工作由其單獨核算,這使得子公司對其營運資本具有較大的控制權,加上各個子公司的財務信息不夠公開和透明,存在資本使用費用高和資本閑置的狀況。企業內部重要財務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出現失真的現象,同時也降低了信息的傳遞效率,母公司的財務控制能力較弱,財務管理的風險比較高。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爾總資產為20,345,950萬元,當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為20,972,582萬元,營業利潤為1,359,795萬元,職工總數為9,929,943人,其中財務人員為1,647人,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1.66%。
(二)海爾集團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的過程。2007年2月份海爾集團開始著手建設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歷經三年至2010年完成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財務共享平臺設立在海爾集團的總部青島。將重復性強、業務量大、標準性強的業務通過財務共享平臺統一完成,海爾集團在遵從國際會計準則的基礎上,內部設置了獨立的會計科目和準則,并不斷完善業務流程與規范。2011~2012年,海爾集團財務共享平臺進入了發展期,總部從其子公司分公司抽調財務部門的員工成立財務共享平臺項目組,逐步實現了企業供應鏈等業務系統與財務共享平臺的融合,提高了集團的工作效率,解放了財務人員,促使財務人員向管理會計方向轉型,從完成重復的財務會計工作向財務管理、財務分析、企業戰略決策、財務預算等方向轉型。2013~2015年,海爾集團的財務共享平臺建設進入了后期完善階段,在大智移云這一背景下,實現了“云財務”,在財務共享平臺上完成與銀行、供應商等的對賬工作,提升了財務工作的透明度,通過集團內集中對賬促進了對賬效率,降低了企業對賬成本。海爾集團財務共享平臺的建設是比較成功的,財務核算工作進行標準化與信息化管理,依托人單合一模式的成功、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對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具有深遠影響。
海爾集團在實現了財務共享后,同時也統一了會計流程、標準及會計語言三者的標準,使得海爾的財務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化解了公司的財務問題。海爾的財務共享中心把公司的財務人員分成了三種,分別是共享財務、業務財務和專業財務。正是有了共享財務,其將原來的標準核算流程歸集到了共享中心,形成了目前更集中的財務模式。財務共享中心作為企業獨立的部門,為海爾旗下的各個分支機構提供專業的財務服務,利用大數據與信息系統,使集團業務得到集中處理,業務流程更加標準化,減少了企業內舞弊現象的發生,同時還實現了降本增效、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海爾集團自從2007年開始實施財務共享后,其財務管理模式也相應的發生了改變,海爾集團應重點了解其財務風險有何變化。本文選取海爾集團2005~2020年的財務報表數據進行財務分析,海爾集團的財務數據來自于國泰安數據庫和每年財報。下面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三個角度分別分析海爾的財務風險狀況:
(一)海爾償債能力分析。通過對一個企業進行財務分析可以使這個企業適度負債,從而可以促使企業加強對現有資金的使用效果。從2005年到2011年,海爾的資產負債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資產負債率為企業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值,該值越高,說明企業有較多的現金流入,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企業戰略發展中,有助于企業擴大規模,但是該值也不是越高越好,若大于100%,說明企業資不抵債,償債能力很弱。2011年后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較為穩定,此時財務共享平臺也處于成熟期,企業的財務部門作為企業的核心部門,為海爾集團償債能力的調整起到了積極作用。流動比率是一個企業的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以后的結果。我們通常認為一個企業的流動比率大于2,說明這個企業的流動資產額相比于流動負債來說是很多的,而且達到了負債的兩倍以上,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加以保證所有的流動負債都能夠用流動資產來償還,并且流動資產還有些剩余。海爾成立財務共享中心前流動比率均大于2,企業資金較多,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成本,因此在實施財務共享中心后的四五年內,流動比率有所下降,近幾年趨于穩定。
(二)海爾營運能力分析。企業營運能力分析,可以分析一個企業的存貨、應收賬款、流動資產等的周轉情況如何,通常情況下,一個企業的各種資產周轉速度越快的話,企業各種資產的變現能力就會強一些,相應地一個企業的營運能力也會強一些,但是如果企業的各項資產周轉都很慢的話,這個企業的營運能力相對來說就很弱。
應收賬款周轉率這個指標能夠表明一個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的次數。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如果越快的話,表明賒賬越少,資金的收回速度越快,企業資產的流動性是很強的,短期償債能力也相應地越強了;否則,這個企業的償債能力是很弱的。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一個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控制在3左右是比較合適的。海爾集團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在2008年達到了44.28,其后幾年數值仍然較大,在近幾年才維持在15%左右,說明海爾集團自從實施財務共享后,其資金并未得到有效利用,財務風險較高,但是財務人員從傳統的財務工作轉型后,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業主營業務以及輔助業務的發展,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
存貨周轉率是衡量企業銷售能力強弱和存貨是否過量的指標,是分析企業流動資產效率的又一指標。如果存貨周轉速度越快的話,說明存貨的占用水平就較低,存貨轉換為現金或者應收賬款的速度快,說明存貨的生產銷售是比較正常的。海爾自實施財務共享以后,存貨周轉率較未實施財務共享之前有所下降,根據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得知,海爾集團的存貨周轉水平高于家電行業的,但是仍然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說明企業的財務風險在逐漸增加,海爾集團的銷售能力逐漸減弱,資金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支配。
(三)海爾盈利能力分析。對企業獲利能力來進行分析與研究,獲利能力的強弱對企業信譽也會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盈利能力越強說明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越高。海爾的營業毛利率近些年穩定在25%左右,高于企業剛開始實施財務共享的那幾年,受大環境的影響海爾的盈利能力逐年增強。企業的成本費用率越高,說明企業的成本耗用越少,企業有效地控制了成本的發生。海爾的成本管理水平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從2014年到2018年,成本費用率有所下降,近3年海爾的成本控制水平忽上忽下,企業的盈利能力也隨之發生改變。總資產凈利率如果越高,則說明企業的資產得到了合理配置,利用率較高,從2005年到2010年總資產凈利率逐年上升,在2010年達到了12.08%,說明企業資產在這幾年利用率非常高,自2010年至今海爾的總資產凈利率大體上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盈利能力略微有所下降。
通過上述財務分析,可以看出海爾集團發展較好,財務風險變動較小,其卓越的財務成績離不開集團財務共享平臺的支持。實施財務共享的目的是更好地為企業戰略服務,因此企業有必要構建一個更為高效的信息系統,不斷更新企業的組織架構,信息系統將上傳的財務數據自動進行分析,降低了犯錯誤的概率,也降低了企業的財務風險,組織架構的調整有助于員工各司其職,提升工作效率,方便財務共享的實施。海爾也應利用現有的技術水平不斷更新優化財務共享中心,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不斷突破企業的發展瓶頸,擴大企業規模。另外,在競爭不斷加劇的大環境下,海爾應不斷招攬高素質的員工來應對企業可能面臨的突發狀況,完善薪酬激勵制度,財務人員也應不斷提升自身水平,與海爾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一同進步,共同為海爾集團創造更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