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睿祺 許沛雯 張旭冬

摘 要:近年來,高等教育資源分配現狀一直是人們爭議不休的話題,高等教育資源的配置優化是影響地方高等教育發展,縮小地方教育差距的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實現高等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勢在必行。本文主要分析高等教育資源在東西地域之間、公辦高等院校與民辦高等院校之間、不同的專業之間,在這三方面的分配現狀及發生不均衡的原因,并以創新的角度通過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兩種手段互相搭配,對優化配置高等教育資源給出建議。
關鍵詞:市場;高等教育資源;優化配置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2.031
0 引言
最近20年里,我國的高等教育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的歷史性飛躍。但隨著受到高等教育的學生越來越多,每個學生是否能享受到相近的高等教育資源也是成了人們越加關注的問題。20年來,我國對于高等教育資源管理上一直使用計劃和行政管理兩種手段,但對于現今的高等教育資源分配階段來說繼續使用這兩種手段已經難有成效。基于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市場調節進入到了人們的眼中。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部文件的出臺改變了以往市場調節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的觀念,可以看出政府加大了對于市場調節的重視。基于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我們利用市場調節結合宏觀調控對高等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地優化配置。
1 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分配現狀
1.1 地域之間的分配現狀
1.1.1 學校分布
根據教育部2019年新春第四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等11個省市共有1130所高等級教育學校,其中591所本科院校,名校達到67所,而西部地區包括新疆,內蒙古等12個省市共有695所高等教育院校,其中307所本科院校,名校僅僅24所。無論是從高等教育院校數量還是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分布上看,明顯的呈現出東強西弱的態勢。
1.1.2 優質教師資源分布
由表1得知,我國從2014年到2018年東西部普通高等學校正高級專任教師人數對比來看,優質教師人力資源的分布不平衡是明確可見的,2014年平均每所高校正高級專任教師人數東部地區高校比西部地區高校多0.028萬人,且隨著年數的增加二者的差距在不斷的變大,截至2018年底東部地區平均每所高校正高級專任教師人數比西部地區高校已經擴大到了0.04萬人。如果不加以重視,由此趨勢下去的話,預計到2030年東西部地區優質教師總人數差距將擴大到10萬。
1.1.3 聲望資源
根據2019年山東本科學校錄取分數線及位次排名匯總的數據來看,東西部高校在高考的學生當中存在較大的聲望差距。以西部著名“雙一流院校”的蘭州大學為例,理科最低錄取分為605分,文科最低分595分;而位于中國上海的華東師范大學是理科最低分為639分,文科最低錄取分也要619分。兩所院校同為雙一流著名高校院校,無論師資力量還是教學條件都相差無幾,但兩所高校居然有著30分左右的分數差距。不僅僅是在山東省,其他的大部分省份,華東師范大學比起蘭州大學也是高出30分到50分的差距。
1.2 公辦高等教育與民辦高等教育之間分配現狀
自1982年由聶真、張友漁,劉達等著名教育家創辦的第一所民辦高等教育中華社會大學開始到2018年底,民辦高等教育已經達到了750所,時至今日,民辦高等教育院校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發展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但民辦高等教育在教育資源配置上依然與公立高等教育具有較大的差距。接下來在辦學經費,教學質量,聲望資源三方面論述雙方高等教育資源之間的差異。
1.2.1 辦學經費資源
公立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經費有國家財政支持,但民辦高等教育院校教育經費稀缺,教育經費大多來源于民眾捐款、學費、政府補貼,而學費無疑是占了大頭,所以民辦高等院校不得已采用以學養學的方式,長此下去,無疑會影響教學質量,科研成果。
1.2.2 教學人力資源
大多數教師比起民辦學校更加相信公立學校,所以通常他們將民辦高等教育院校作為暫時鍛煉自己教學技能的場所,這也就導致了民辦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師流動性通常較高,教學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比起公立院校,民辦院校的教學質量還是要有待提高,而從結果上看,對于全國任何一所民辦高等教育院校來講,無論是“211”還是“985”都沒有入選,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但不同的是世界名校無論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還是麻省理工大學都是私立學校。
1.2.3 聲望資源
比起公立學校來講,私立學校的學費更貴,加上大多人通常認為私立學校的目的在于盈利,所以他們更愿意相信國家所創辦的公立學校,在具有可選擇的情況下,他們也都會選擇公立學校。但其實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不是所有的私立學校目的都在于盈利,我國也有非營利性民辦高等教育學校聯盟,也正是由于這種刻板印象導致了民辦高等教育院校在社會上所占有的聲望資源,生源質量也通常比不上公辦學校。
1.3 高等教育資源在專業之間的分配現狀
高等教育資源在專業之間分配不均主要體現在生源資源上。根據麥可斯研究院在2019年6月發布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的統計數據得出歷史學、音樂表演、法學連續三屆被稱為紅牌專業。以法學為例,在市場職位需求量供小于求的情況下,其依然是熱門專業之一,每年依然有大量的學生進行報名,擁有著良好的生源資源,但這與其在市場上所占有的有限職位需求量資源是非常矛盾的。而類似于法學這樣矛盾鮮明的專業不在少數。
2 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原因分析
2.1 地域之間分配不均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