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
名家引路
一
慎明道:“關于Bertie結婚離婚的事,我也和他談過。他引一句英國古話,說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蘇小姐道:“法國也有這么一句話。不過,不說是鳥籠,說是被圍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égée,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鴻漸,是不是?”
——錢鍾書《圍城》
●閱讀心得
小說描述了方鴻漸回國后的“坎坷”:事業“漂泊無定”,情場“波瀾起伏”,好不容易與孫小姐結婚,卻又“飛鳥各投林”……感傷、幻滅的灰色人生,把方鴻漸塑造成“圍城人”。而貫串全書的“彩線”是一句“玄妙”之語:“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這既是對方鴻漸生活際遇的精要概括,又是他心態變化的真實寫照,顯示了作者的睿智與深刻。
二
好一個安塞腰鼓!
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它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
黃土高原啊,你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除了黃土高原,哪里再有這么厚這么厚的土層啊!
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
——劉成章《安塞腰鼓》
●閱讀心得
“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復出現,作用是很豐富的。首先,用一句話“好一個安塞腰鼓”貫串全文,使文章結構緊湊。其次,結構上起到了分層的作用。文中用這一句話對安塞腰鼓恢宏的氣勢、雄壯的聲響、健壯的舞者等,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區分,表現了安塞腰鼓多側面的美。再次,在反復的吟唱中,作者的情感也呈現出波浪式的變化,我們朗讀時語調由沉穩有力,到高昂激越,最后又語調輕柔。
三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禪師,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潔的月光下,他突然開悟了自性的般若。
他喜悅地走回住處,眼見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顧。找不到任何財物的小偷,要離開的時候才在門口遇見了禪師。原來,禪師怕驚動小偷,一直站在門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錢的東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脫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見禪師,正感到愕然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夜涼了,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著,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走過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他。”
……
第二天,禪師在溫暖陽光的撫觸下,從極深的禪定里睜開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齊地疊好,放在門口。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我終于送了他一輪明月!”
——林清玄《送一輪明月給他》
●閱讀心得
文章敘述禪師送給小偷一件衣服,卻以送一輪明月立意。“但愿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他”,這里的明月除了是月亮的實景,還指自我清凈的本體。在禪師眼中,小偷是被欲望蒙蔽的人,如同被烏云遮住的明月,一個人不能自見光明是多么遺憾的事。“送一輪明月給他”貫串全文,終使小偷悔悟,立意深刻,讓人茅塞頓開。
寫作借鑒
一句立骨,是以一句耐人咀嚼的話作為文章的“主宰”。即劉熙載說的“為千萬語所托命”的“一語”。“骨”是文章的主線脈絡,也可以是主旨情感,還可以是中心觀點。運用“一句立骨法”時要注意:
1.明主線,理層次。
文中的這“一句”要適時呈現,力求自然、恰當而有意義。可以獨句呈現,或在開頭,或在結尾,或在行文中。但整篇文章必須以這“一句”為主線。也可以反復出現,把一些相對分散、獨立的材料串聯起來,使之相輔相成、彼此烘托。如每一段均以這“一句”開頭,在結構上呈并列關系,而在中心表達上則呈遞進關系,分別從這“一句”的各方面來突出中心,由虛到實,由物及人。
2.抓關鍵,細描摹。
這“一句”要傾情打造,力求生動、凝練而富有意味,然后用描述性文字細致地描繪。如果是寫人的,就先概括人物主要精神,再敘述典型的事件;如果是狀物的,就先總寫事物的整體特征,再描繪其形狀、姿態、色彩以及動靜變化等;如果是說理的,就要提出總結性的觀點,再用恰當而準確的事例或名言來印證。
3.重反復,多排比。
為了彰顯這“一句”的重要性,引起讀者閱讀時的關注,在修辭手法的運用上可多用反復和排比:通過重復這“一句”,或對這“一句”進行細微調整,反復呈現,可以增強語氣或語勢,使表達的情感更強烈;以這“一句”為中心句,構成排比,讀起來朗朗上口,有極強的說服力,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深化中心。
學生習作
荷花贊
◎程 錦
荷花真是不平凡的,我要贊美荷花。
老屋旁邊不起眼的小池塘里,春天的時候除了有些許浮動的水草和水底淤積的污泥外,真沒有什么可觀賞的,走近了還能聞到一股惡臭。無趣,這個詞劃過了我的腦海。
當夏日溫熱的南風刮起,再來看時,池塘煥然一新。我忍不住尖叫起來:“好美!”一片片荷葉密密匝匝,真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韻味。如果再細細聞,還能嗅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這時,有一樣東西映入了我的眼簾。在那荷葉的縫隙中,探出了嫩綠的丫枝,上面盛開著一朵朵淡雅的荷花。它們亭亭玉立,伸直了脖子,不卑不亢,神氣中看不出一絲高傲的味兒。它們恬靜得像普通人家的姑娘,渾身散發著清秀的氣息。有風時,它們翩翩起舞,飄動搖擺;沒風時,它們也呈現出輕盈柔美的風姿。你可曾想到在荷花靚麗的身姿下,在那一塵不染的花瓣下,藏著污濁的泥土?難怪周敦頤稱贊其“出淤泥而不染”,荷花真是不平凡啊!
未開放的花苞像還沒有舒展開的裙子,盛開的花朵像嬌柔的少女,凋謝后的花蒂下結的蓮蓬像衛士般巍然屹立在水面上。從夏到秋,我們都可以欣賞到荷花不同的情態,享受它特異的清香。荷花實在是不平凡!
看著荷花挺直的身軀、美麗的花瓣,是這樣的雅致、高潔,你難道沒有聯想到古代君子“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難道沒有聯想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悲嘆?難道沒有聯想到一生清廉、兩袖清風的人民公仆?難道沒有更近一點想到,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不忘初心的醫護人員、教師、工人和志愿者?難道沒有更遠一點想到,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個不受外界的不良風氣影響,堅持自己的品格的高尚人,才構成了中國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嗎?從這個角度說,荷花太不平凡了!
讓人們去贊美那雍容華貴的牡丹,去喜歡那嬌滴滴的溫室花朵吧。我只喜歡經歷世俗洗禮、外界污染仍能保持高雅的荷花,我要為荷花高唱贊歌!
(湖北武漢市旭光學校801班)
點評
作文以“荷花真是不平凡的,我要贊美荷花”為全文立骨,并對這個句子進行了細微調節,在不同的地方適時地反復呈現,起到了很好的點睛作用。全文仿照《白楊禮贊》行文,先寫荷花生長的池塘環境之惡劣,讓小作者產生了“無趣”之感,這是典型的欲揚先抑;然后再從外形、顏色、氣味等角度細細描摹荷花的美麗;進而由物聯想到人,以及民族精神,實現了由實物到虛體的升華與進階;最后抒發自己對荷花的贊美之情。
專項訓練
音樂以其特有的表現形式影響了人們的情感世界。有的音樂啟人深思,有的音樂使人愉悅,有的音樂令人振奮,有的音樂讓人傷感……學習運用“一句立骨法”,以“觸動我的那首歌”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