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體育教師教育者;未來體育教師;專業標準;專業發展;政策
中圖分類號:G80-0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840(2021)05-0052-06
Review and prosp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or policies in the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ZHANG Bo
(School of P.E.,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ning 437100, Hubei,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literature data,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policies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or. It is found that the policy development have gone through five stages: new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restoration and adjustment, regulation and legalized development, consolidation and innovation, systematic development and complement.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foreign policy theories, insisting o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first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elite groups. There are also policy deficiencies in specific policy clauses for PE teacher educators,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system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und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temporary world higher education, the policy clauses for PE teacher educators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detail.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ptimiz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E teacher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 teachers' education, and revitalize the cause of PE teachers'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E teacher educator; PE teachers in the futur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我國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研究”(BLA180221)。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隨著未來體育教師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體育教師教育者的隊伍建設取得了卓越的歷史性成就,我國高校有數萬名的體育教師教育者,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素養、專業技能和專業品質,不論對未來體育教師教育的質量還是整個體育教師教育體系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更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未來。但是,鑒于歷史局限性的原因,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并未得到重視。直到1993年,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這才標志著我國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體系得到建構,而其發展也不足30年。另外,21世紀我國進入后學歷時代,需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體育教師教育者隊伍,這將對于我國未來體育教師教育事業的發展相當重要;而提升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更離不開相關政策的落實、落細、落地。因此,嘗試性地回顧與梳理這一時期的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政策,并在文獻解讀的基礎上結合政策實施的效果進行總結,為我國教育部制定后續的新政策提供啟示。
1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演進
縱觀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國的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演進,經歷了新建與探索、恢復與調整、規范與法制、鞏固與創新、系統與完善等五段歷程。
1.1 新建與探索階段(1949—1977)
新中國成立后,百廢俱興,包含體育教師教育者在內的高等教育,相繼表現出以繼承老解放區高等教育經驗、轉而模仿蘇聯高等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再度回歸老解放區高等教育模式等特征。如1951年的《政務院關于改革學制的規定》,規定了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方法和修業年限,畢業生由政府分配工作;以學科分類為依據,進行專業調整。1955年、1958年、1962年,分別設定體育為2種、6種、9種專業,體育逐漸成為教育學的一門二級學科。1961年的《高教六十條》,明確提出高校要對教師進行定期考核,要根據高校教師所擔任的教學任務、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進行教學職別的確定。之后在“文革”期間,高等教育陷入混亂狀態。
1.2 恢復與調整階段(1978—1984)
文革結束后,我國教育部、衛生部、國家體委等政府部門,相繼頒布了一系列的指導性文件政策,這些政策提出恢復教師隊伍建設的各項工作和修繕各項管理制度。如1978年的《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恢復和提升教師職務問題的請示報告》,逐步恢復和建立了高校教師的職稱晉升制度,明確了高校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好學生,完成教學和科學研究任務;同年的《關于加強和發展師范教育的意見》,將辦好教師教育視為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基礎教育水平的戰略措施和根本大計,我國的師范教育重回正常軌道。1979年的《關于高等學校教師職責及考核的暫行規定》,要求學校應該定期地對教師進行考核。認真做好教師的考核工作,有利于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各級教師的職能作用,努力完成教學、科學研究等各項任務。這些政策恢復包括體育教師教育者在內的教師隊伍建設的各項工作,修繕各項管理制度,例如:重建體育教師教育者的職務制度;改變“文革”期間的“政治至上”評價方式和標準;轉變從“定性”向“定量”的考核方式等手段。這對于激活當時高校辦學體制和活力具有積極的意義,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教學工作走向正?;?。
1.3 規范和法制階段(1985—1999)
為推動高等教育的規范管理和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首先,中共中央在1985年頒布《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直接規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行業服務之間的對應關系,我國教育進入了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探索與建構時期。其次,1986年的《高師體育專業教學計劃研討會會議紀要》、1991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教學計劃》和1997年的《全國普通高校學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方案(試行)》等政策,清晰地要求轉變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素養,體育教師教育者從培養單一的中小學體育教師目標,轉變成培養從事體育科學研究基本訓練的體育教育專門人才,培養的要求除了強調思想道德素質全面,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之外,還要掌握體育科學基礎理論和體育教學實踐和科研能力。再次,1993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1995年的《教師資格條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1999年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從宏觀層面對教師群體提出基本規定。例如:在法律上確認教師的專業地位,實行教師資格制度,提高教師待遇,規范教師管理。這些宏觀要求與規定共同組成了對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素養的整體要求。
1.4 鞏固與創新階段(2000—2012)
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高校教師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未來體育教師教育的規模增長趨勢顯著,學歷水平快速提升,包含體育教師教育者在內的教師政策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在現有的政策框架體系基礎上,定位體育教師教育者在整個體育教師教育體系中的角色與功能,開拓創新,構建新體系,爭取引領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
首先,2001年的《國務院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教師教育”的概念,代替“師范教育”的說法,強調體育教師教育的一體化、綜合化和標準化。2001年的《全日制義務教育 普通高中體育(1~6年級)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正式啟動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也標志著體育教師教育者的目標不再是培養單一的教書匠,而是轉向培養研究型的未來體育教師。
其次,國家教育部在2003年和2004年之間,連續頒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方案》《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各類主干課程指導綱要》,強調體育教師教育者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關注體育教師教育者對基層體育課程改革的適應性,要求體育教師教育者具備培養未來體育教師教育的專業素養,掌握全面的體育科學基礎理論知識與教“教學”的技能。
再次,2010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就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出完善培養培訓體系,做好培養培訓規劃,優化隊伍結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干、“雙師型”教師、學術帶頭人和校長,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
還有,2012年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這是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的切實之舉,對我國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的改革與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在這一階段,我國包含體育教師教育者在內的教師政策開拓創新,形成規范、標準而又不失衡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教師教育體系。隨著2001年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4年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07年的《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等有關高校教師教育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體育教師教育者的頂層設計科學合理,促進專業發展的政策演進。
由此可見,國家對未來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任務,以提高未來體育教師的素養為目標,并且通過多元化的方法達到這一目標。高素養的體育教師教育者隊伍是完善體育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做好未來體育教師培養培訓規劃,優化未來體育教師隊伍結構,提高未來體育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應該提高體育教師教育者的關注度,從而更好地提升未來體育教師教育質量。
1.5 系統與完善階段(2013—2018)
近幾年,我國不斷提高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素養,鞏固其在體育教師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滿足未來體育教師教育專業發展的需要。如2016年的《關于強化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建議通過加強師資隊伍、通過完善考試評價制度和加強教學質量監測構建評價體系。2017年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體育融進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的重要內容,構建“大健康”和“大體育”的概念。《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該規劃提出以體育運動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構建了由學校體育課程、課外體育活動、社區體育等各類體育社會組織的青年參與平臺。2018年的《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在國家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事業的宏觀背景下,以及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這些政策快速發展,取得顯著的成效,進而推動了受益的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
2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特征
我國政府關注高等教師教育的整體發展,不僅迎合了當前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潮流,也符合我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的需要。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是人為選擇和制定的結果,具有客觀性和發展性,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因此,縱觀新中國成立70年我國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提取政策文本文件中涉及的題名、頒發日期、執行日期和政策文件基本信息,分析隨著政治、經濟以及體育教師教育者領域的專業發展變化而體現出的總體性特征,對于在體育教師教育實踐中落實、落細、落地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1 借鑒域外政策理論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國家主導的框架下,政府部門相繼頒布多項高等教師教育政策,為我國體育教師教育的政策研究了解、借鑒歐美國家的域外理論提供了契機,翻譯、研究歐美國家教師及其理論的成果不斷涌現,對我國體育教師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的影響巨大。政策研究空間上,大至學校體育理論、體育教師教育一體化體系,小至名稱的定義、概念的辨析,均有涉及;政策研究的深度上,其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如學校體育政策、體育教師教育政策研究、體育教師教育標準研究、體育教師教育課程模式研究、體育教師教育評價研究、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等,影響極大。客觀地說,對歐美國家域外政策理論的借鑒,極大地提速了我國學者對體育教師教育者政策理論的研究。尤其是對域外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理論問題上,少數學者的借鑒性表現突出,這有助于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研究,更有益于研究的深入。
2.2 堅持師德為先考核
我國包含體育教師教育者在內的高校教師專業發展政策,始終堅持法治建設,“師德為先,教學為要”,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體育教師教育者,并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評價機制。前期,國家頒布了《教育法》《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都將師德教育擺在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培養首位,貫穿體育教師教育者的職業生涯全過程。最近,國家也多次頒布關于加強體育教師教育者師德建設的政策,最新的是2018年的《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和《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都重點關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對體育教師教育者的職業行為,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踐行“師德為先”的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發展政策,既抓住了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發展的核心素養,又對引領體育教師教育者實現全面的專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3 開放協同育人體系
開放性的政策主要表現在師范教育向教師教育轉型。例如,1994年的《教師法》、1999年的《面向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2001年的《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2002年的《關于“十五”期間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2010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2017年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這些政策,首先打破封閉式的師范教育,允許和鼓勵非師范院校參與未來體育教師的培養,明確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法律地位,實施體育教師教育者的資格認證制度,打開了培養未來體育教師教育的大門。其次,調整師范學校的布局、層次、類型、學科專業等,鼓勵綜合性高等學校和體育院校的體育教師教育者積極參與未來體育教師的培養工作。再次,構建開放性的未來體育教師教育體系,實施未來體育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構建地方政府,高等學校(以師范類院校為主體、地方性高校和高水平體育院校參與的),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育人體系,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教師教育者師資隊伍,全面覆蓋實踐育人體系,為新時代未來體育教師隊伍建設貢獻力量。在這些政策的推動下,我國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改革開始逐步進入開放協同育人體系。
2.4 注重精英群體培養
21世紀的我國高等教育呈現出大眾化、國際化以及教育需求多樣化的發展特征,高校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其實質就是高校精英群體的競爭。如何培育體育教師教育者隊伍中的精英群體,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政策的重點關注對象。教育部相繼頒布了“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和“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工程”等,這些政策不僅注重選拔優秀的體育教師教育者參加各級的體育教師培訓,更是加大了對體育教師教育者精英群體的培養,使體育教師教育者隊伍中一些愛學習、有想法、想做事的精英人才獲得了發展的機會和經費支持,提升了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教學科研能力水平的積極性,加快了精英群體進一步提升的速度,成為高校體育學科專業建設中的中流砥柱、體育學學科領域的首席專家,更是對全體體育教師教育者起到榜樣示范效應,帶動體育教師教育者隊伍的整體發展。
3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缺失
我國高等教育政策在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和培養機構的舉辦、管理等方面,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3.1 缺失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具體政策條款
從我國現有的高等教育政策體系來看,集中表現在高等教育立法體系不完整,缺乏統一的立法指導原則和立法方向,法律條文較少,相關法律規定較為粗疏,存在大量的立法領域空白,教育立法體系難以適應規模日益壯大的高等教育發展需求。例如,2016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對高校教師培養的規定過于簡單,僅規定具備“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系統地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具備相應職務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承擔相應職務的課程和規定課時的教學任務”等基本條件,就能獲得高校教師的資格認定,并沒有對具體學科教師進行的認定。再如,2018年的《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提出“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并沒有對參與本科教育的高校教師專業發展職責等進行具體規定。這些政策雖然涉及高校教師,均沒有專門性界定體育教師教育者,而是將體育教師教育者包含在高校教師中,這顯然未能充分考慮到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學科特殊性,也就不能保障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教學權益。所以,從現有的政策體系來看,依照政策條文來規范體育教師教育者工作、梳理體育教師教育體系的需要來對鑒,具有較大的差距。因此,應完善高校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規定,制定《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或者修改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添加政策條文對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進行具體的規定。
3.2 缺失體育教師教育者的資質認證體系
長期以來,我國更多關注的是資格認定。資格認定是對某種條件和能力的認可和肯定,或者說是對某種規范或者標準實施的評價和承認活動,各種職業資格證書就是典型代表。資質認證指由國家認可的認證機構證明一個組織的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相關標準、技術規范或其強制性要求的合格評定活動。資格認定是進入某一行業或領域的強制性要求,更多強調的是準入門檻。資質認證包括認證標準結構與認證要素,二者共同構成資質認證體系的具體框架。從現有的政策層面來看,《教師法》《高等教育法》主要是從學歷層面對體育教師教育者進行了入職規定,雖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并未考慮到體育學科的特殊性,體育教師教育者作為未來體育教師的教師,其體育學專業學習與中小學教學實踐經歷是重要的教學知識,并未將體育學是第一學歷作為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入職資格認定;并未對來自不同類型和層次的高校體育教師教育者進行分類認定,包括教育部直屬師范類高校、獨立的體育學院和綜合性大學中的體育學院等。由此可見,我國目前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師教育者的資格認定標準和一套有利于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發展的資質認證體系。
3.3 缺失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教學質量標準
國家通過頒布政策規定來不斷提高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教學質量,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教學質量是影響高等體育教師教育質量提高的核心因素。如:我國于2003—2008年對全國高等院校進行了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雖然對提升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教學質量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也破壞了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原生態教學,形成了體育教師教育專業設置辦學方向趨同化,如何實時監控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就業率、師生比、專業設置、教學大綱等常態數據,這是保障體育教師教育者教學質量的辦法,也是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不能解決的問題。2018年教育部為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質量標準,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基礎工程建設,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這是我國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的第一個國標。它雖然既有“規矩”又有“空間”、既有“底線”又有“目標”、既有“定性”又有“定量”,但是對體育教師教育者的資格認定、專業發展、專業標準并未做出明確的規定。體育教師教育者主要培養未來體育教師教育的師范技能,實際研究中小學生與體育教育問題,教學技能、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較差,畢業生難以很好適應體育教育教學實踐的多元需求。這都是現有政策缺乏具體對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教學質量標準與評估等要求和規定所致。
4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展望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政府各部門頒布了多部關系到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這表明在我國的政策生態體系中,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為新時期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然而,前述中有關于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政策也存在缺失,為了更好地規范并保障體育教師教育者的教學質量,加強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內涵式發展,特提出基于專業標準優化我國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發展的政策展望。
4.1 充實政策條款,適應新時代、新師范教育的發展需求
體育教師教育者作為未來體育教師的教師,承擔著繁重的未來體育教師教育工作,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與其培養的未來體育教師教育質量都應該得到重視。但是,已有的政策缺失對體育教師教育者的資格認定與資質認證體系等,而關于其培養的未來體育教師教育質量的規定也較為簡單,缺失實用和可操作性強的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標準的不構建與不統一,會放大教育部師范類院校、體育院校與綜合性高校之間的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發展差距。
可見,通過國家政策的推進,建立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既是現實之急,也是推進未來體育教師專業化和規范化的必經之路。因此,從政策層面上,國家教育部需要充實和修繕已有的政策條款,便于政策精準指向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入職資格與認定條件。首先,建議充實和修繕《高等教育法》和《教師法》,增添專門的章節或條款,來明確規定體育教師教育者的任職資格、權利和義務。如規定第一學歷是體育學專業畢業的條件,來作為體育教師教育者的首要認定資格;規定體育教師教育者必須具有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經歷;邀請中小學優秀體育教師承擔學科教學法類課程的教學任務。
同時,充實體育教師教育者應具備的專業素養,包括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專業品質和專業關系協調能力等方面的政策條款,以導航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方向。政策條款的充實,研制的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科學系統地、有模式地落實、落細、落地體育教師教育者的規范管理,才能優化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才能提高未來體育教師教育質量,才能適應新時代、新師范教育的發展需求。
4.2 走向專業標準,優化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
專業標準是國家政策的一種具體的表達形式,是一種以促進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發展為目標、價值和實踐而設計的計劃,所以研制專業標準不只是政策缺失問題,更是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構建完善的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既是我國提高未來體育教師教育質量的最終目的,也是優化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4.2.1 研制專業標準,邀請長江學者領銜負責
在我國教師教育標準的領域,僅有《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中學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等政策,但是缺乏指向未來體育教師教育的核心力量——體育教師教育者群體的直接或間接的專業標準。我國體育教師教育者的研究領域仍是空白之地,這與歐美國家的廣泛關注差距較大。1992年,美國教師教育者協會對教師教育者的專業標準進行專門研究,于1996年形成第一版的《教師教育者標準》,2003年和2008年分別修繕《教師教育者標準》,該標準包括示范教學、文化能力、學術研究、專業發展、項目發展、合作、公眾擁護、教師教育專業和洞察力等九項教師教育者應具備的專業素養。美國出臺制定《教師教育者標準》,在基于標準促進教師教育者專業發展方面也為我們提供富有啟迪意義的框架。
因此,我國在研制《教師教育者標準》過程中,非常有必要借鑒、學習美國的經驗,諸如盡快成立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協會,召開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年會,協商討論專業標準事宜,選舉體育教師教育者的精英群體起草制定工作,邀請長江學者領銜負責等辦法。由此,不僅確保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研制主體的權威性和專業性,進而確保標準的專業權威,建立體育教師教育者的資格認定標準、體育教師教育者資質認證機構、體育教師教育專業課程標準與教學質量標準等,進而形成一個協調一致的體系化、系統化的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研制出的專業標準必將是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發展的航標,也是體育教師教育者自我專業發展的“一面鏡子”,有助于自我反思現狀,尋找完善方向。
4.2.2 加強前期研究,確保標準內容科學合理
專業標準內部指標體系如何確立、劃分、按階等關鍵問題,是決定專業標準科學性、合理性的關鍵所在,需要前期有相關性的研究作為理論支撐和實踐依據。所以,我國應該積極學習與借鑒美國、愛爾蘭、英國、澳大利亞等已經有所成就的國家,通過學習各國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推行的寶貴經驗和研究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學術成果,可以為我國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的研制提供厚實的理論研究基礎和實踐行為參照,不僅可以保證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內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還可以精準確立、劃分、按階專業標準的內容。依據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工作類型,將專業標準劃分為高校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教師培訓機構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和中小學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也可以按照同類型的體育教師教育者的發展階段,分為初任型體育教師教育專業標準者、熟練型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優秀型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專家型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等四大類。精準確立、劃分、按階專業標準的內容,不僅能增強體育教師教育者精英群體的核心競爭力,也有利于精英群體核心競爭力的快速積累和提高;更將專業標準轉化為適用各類高校體育教師教育者教學質量評價的工具,形成常態的專業標準評價與實時數據監控,為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確定合理方向和提升體主體地位,進而為體育教師教育者從初任型、熟練型、優秀型、專家型的層層遞進、轉化學習奠定基礎,更好地為發展未來體育教師教育事業服務。
5 結束語
在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發展的道路上,建立專業標準是必然趨勢,使用專業標準,讓專業標準發揮以標促改、以標促建、以標促強更重要,決不能讓專業標準束之高閣或者只掛在墻上。建設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是提高體育教師教育者教學質量的重要工程。實現體育教師教育者的內涵式發展,提高未來體育教師教育質量, 振興未來體育教師教育事業,關鍵是要牢牢抓住提高“專業標準”這個綱,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乃至與世界發達國家齊水平的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年鑒編輯部.中國教育年鑒1949-1981[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
[2]張健,等.中國教育年鑒1985-1986[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EB/OL].[2018-10-28]http://old.gov.cn/publicfiels/business/htmlfies/moe/moe_16/200105/132.html.
[4]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8-10-2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5]國務院.關于強化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EB/OL].[2018-10-28].http://www.gov.cn/xinwen/2016-05/06/content_5070968.htm.
[6]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EB/OL].[2018-10-28].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7]國務院.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EB/OL].[2018-11-10].http://www.gov.cn/zhengce/2017-04/13/content_5185555.htm#1.
[8]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EB/OL].[2018-11-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決定[EB/OL].[2018-11-18].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601/t20160125_228815.html.
[10]百度百科.資格認定[EB/OL].[2018-11-22].https://baike.baidu.com/item/3020278?fr=aladdin.
[11]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EB/OL].[2018-11-18].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601/t20160125_228815.html.
[12]王春華.美國《教師教育者標準》及其影響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13]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有關情況介紹[EB/OL].[2018-12-26].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130/sfcl/201801/t20180130_325921.html.
作者簡介:張波(1978- ),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師教育者專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