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能源消耗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總量的七成,城市既是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源頭,也是開展碳減排行動和實施低碳發展戰略的關鍵主體。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已作出實現“雙碳”目標的莊嚴承諾,在“十四五”及未來更長一段時期內,低碳城市建設將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
實現城市“碳中和”,必須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以科技提供系統解決方案。近期發布的《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1:碳達峰碳中和專輯》指出,我國自2010年起陸續啟動的三批共87個低碳試點城市“雙控”指標完成情況以及能源結構調整優勢尤為明顯,其中,成效顯著的城市多具有經濟發展水平高、科研創新指數高的特征。
杭州是我國首批啟動的低碳試點城市,近年來,杭州一直致力于搶占低碳科技創新制高點,不斷增建低碳技術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積極創建可持續發展創新示范區。8月,杭州公布了首批12個低碳試點鄉鎮(街道、園區),其中之一正是本期封面圖中的杭州高新區。
杭州高新區被譽為“天堂硅谷”,培育了浙江省十分之一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區聚焦低碳循環發展核心技術,依托科創領域優勢企業的引領作用,大力推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能源梯級利用、清潔生產等綠色技術的研發。由高新區內企業林東新能源所研發的世界最大單機1.6兆瓦LHD第四代潮流能機組基礎(總成平臺)已成功下海,該機組投運后將使潮流能發電成本大幅下降,有望實現我國在海洋潮流能核心技術研發等領域成為世界級創新高地,搶占萬億級全球海洋清潔能源新興市場,同時也將為杭州市、浙江省,乃至全國的綠色轉型提供又一有力的低碳技術支撐。
城市是落實“雙碳”目標的主陣地,城市碳中和戰略所激發的各項低碳技術創新也是城市發展的新動力。城市“先行者”們在探索科技創新與綠色轉型的耦合時所做的每一項有效嘗試,都將為其他城市提供有益借鑒,并為我國推動整體低碳轉型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