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威帆



如果將環城生態公園比作一條翡翠項鏈,那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擴建區(以下簡稱“熊貓基地擴建區”)就是項鏈上的一顆閃亮明珠。
據了解,熊貓基地擴建區將于2022年元旦試運營,本次總共有43只大熊貓、10只小熊貓入住“新家”。新家占地面積2530畝,相比原來的熊貓基地總面積擴大了2.5倍,并根據熊貓主題特點,劃分為“冒險溪谷、無限山丘、英雄農場、探索密林、科研片區”5大主題空間,打造一座集科研繁育、科普教育、文化旅游、國際交往4大功能于一體的沉浸式熊貓園。
“滾滾”的新家還有哪些亮點?近日,本刊記者跟隨項目設計建設團隊對其進行了打探。
多點位多視角參觀體驗
由西門進入園區,來到一處寬闊的觀景平臺,冒險溪谷區就位于不遠處的左下方,4個圓形獸舍和3個卵石獸舍坐落其中。作為熊貓基地擴建區大熊貓館舍最集中的片區,各館舍通過棧橋相互串聯,方便游客在高低起伏的棧橋上游覽。
“熊貓基地擴建區屬于典型的淺丘地貌,園區充分遵循并沿用原始地形地貌,比如冒險溪谷區原本就是一塊凹地,同時利用山體沖溝及溪流形成山地溪谷多層次景觀帶?!背啥荚O計咨詢集團·成都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昕介紹,現狀地貌有多條沖溝溪流,設計結合水系自然走勢,以溪流、旱溪等自然的形式有組織地解決雨水排放問題,溪谷谷底處增設湖泊,在極端天氣時起到有效的調洪作用。
在冒險溪谷區東側是探索密林區,這里不僅有著眾多原生林和竹林林盤,同時坐擁4處大熊貓館舍、1處小熊貓館舍和1棟金絲猴館。“紅熊貓和金絲猴都是大熊貓的伴生動物,所以在這里也有它們的身影?!焙侮空f。
探索密林區最大的亮點是星星產房,和老園區的太陽產房、月亮產房相呼應,承擔著繁育大熊貓幼崽的功能。同時,這里專門設置了“地堡式參觀區域”,游客通過地堡深入到大熊貓生活的室外生境區域,以平視或仰視的角度與熊貓近距離接觸,讓熊貓愛好者們能細致入微地觀察其一舉一動。
“作為沉浸式的熊貓樂園,游客不僅有了更多與大熊貓互動的機會,還能通過多點位多角度的沉浸式參觀點,或俯視或仰視,或以一個隱蔽角度去觀察大熊貓。比如無限山丘區的室內咖啡館,游客在室內喝著咖啡,抬眼看去,玻璃外的大熊貓正啃著竹子。”何昕介紹,無限山丘區有著占地62畝的綜合商業街,有餐飲、超市、IMAX影院等消費場景供游客體驗。沿山勢而下,山丘獸舍共有4處,同時小熊貓也在這里安家。
據了解,整個室內大熊貓生境區,配置有熊貓活動棲架、休憩墊料池及戲水池,并設置毛發收集池及相應的清潔用水設施,滿足大熊貓生活和科研教育需求的同時,盡可能為游客呈現大熊貓“怡然自得”的生活景象。而室外大熊貓生境區,結合其野外生存環境特征選擇伴生植物,同時充分考慮大熊貓喜涼爽厭高溫的習性特點,設置霧升降溫系統,并依山就勢設置戲水池、塑石水溝等空間,形成大熊貓生活玩耍的“花園”。
近70米“春筍”瞭望市區
沿著西南方向走去,就進入了英雄農場區。這里的3座獸舍,將是十余只英雄熊貓母親以及歸國熊貓的新家,整片區域也因此命名。
此處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東北角那棵高達69.8米的“春筍”——熊貓塔。據了解,熊貓塔的首層為全室內場館,包含小型劇場、禮品店、餐飲店,上層則主要擔當景觀標志塔的眺望、觀景功能;在每層的內部空間,可以作為重要的節日或儀式的舉辦場所。走進塔內,映入眼簾的是層層堆疊的圓盤金屬結構,猶如片片芙蓉花瓣漸進式嵌在“春筍”內部。來到“筍尖”位置,可以俯瞰熊貓基地全貌。作為整個園區的制高點,這里還可以瞭望339電視塔等成都地標建筑。
熊貓塔建筑方案設計師曾子介紹,該塔的塔尖能夠通過開合裝置緩慢向外打開,開合時間約1分鐘?!斑@樣的設計是為了賦予‘春筍’生命,寓意春筍發芽成長?!痹诱f,園區開放后,每逢大熊貓寶寶誕生、明星熊貓生日、大熊貓歸國或重大節日之時,游客能夠在此看到“春筍發芽”的場景。
據了解,英雄農場區擁有廣闊的室外生境區,面積達18000平方米,且都配有清涼舒適的戲水池、可供攀爬的花樣棲架以及遮蔭防曬的高大樹木,給大熊貓提供了一個廣闊、原始的生活環境。露天運動場外圍利用樹樁等更加環保耐用的材料打造的圍墻,營造模擬出更加自然的環境景觀,這也正是體現追求原生態風格的一處縮影。由于這片區域與老園區接壤,新建的檢驗檢疫中心也坐落于此,作為歸國大熊貓、野外馴化大熊貓入園第一步。
北接英雄農場,東接老熊貓基地,還有一處不對外開放的科研片區,承載著重要的動物科研、醫療和后勤等功能,包括熊貓醫院、科研樓和食品加工站區域。其中,熊貓醫院作為大熊貓健康保證的重要環節,不僅有眾多的實驗室,也有核磁共振、CT、DR及手術室等專業醫療間,還有3處供大熊貓康復活動使用的室外生境區;作為核心的科研樓,分布著各類專業實驗室、辦公室,是大熊貓科研項目的重要保障;食品加工站則專為大熊貓提供每日三餐。
堅持動物友好、人類友好
據了解,熊貓基地擴建項目集科研繁育、科普教育、文創創意、旅游度假為一體,項目整體布局為“一軸三核六片區”,新建了18棟大熊貓館和1棟大熊貓幼崽獸舍,并為大熊貓伴生物種設置了1棟金絲猴館舍及2處紅熊貓(小熊貓)館舍,附屬配套有游客中心、服務配套用房及商業街區合理分布其中。成都熊貓基地擴建區計劃于2022年元旦試運營,將對公眾開放“無限山丘”和“冒險溪谷”兩個區域,共計11個大熊貓參觀場館以及多個科普場館、游客步行街等多個參觀游覽場所。
而在整個熊貓基地擴建區的規劃中,“友好”是反復出現的關鍵詞。一方面,利用區域優良的自然本底創造特色功能區,營造動物友好的環境條件;另一方面,利用合理的動線和商業業態,創造人類友好的游賞體驗。
“園區規劃從動物友好與人類友好兩方面出發,實現熊貓基地擴建需求?!背啥继旄G道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佳介紹,從動物需求出發,按動物數量及生活設施規模,確定動物活動所需面積;從人的游覽及5A級景區配套、從科研人員需求,確定人類活動所需面積,疊合劃定改擴建園區總規模。滿足動物需求為主,疊合必要人類需求確定擴建規模,綜合考慮地形、風向等因素,選擇上風上水、坡度較緩、植被茂盛的區域,最大程度還原大熊貓原生環境。
同時,充分研究人與動物友好互動界面。“觀賞方式、角度、距離的不同,都會對動物產生不同影響。區別于傳統動物園設計,我們將大熊貓擺在與人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它不應出現在‘動物的展位’,而是‘應該會有動物出現的場所’?!焙呀榻B,設計盡可能將游客隔離、隱蔽起來,充分展現大熊貓的天性及自然行為。園區內每一處熊貓活動場地、每一條人行壕溝都經過精心設計,人類以探訪者的角色向大熊貓輕輕靠近,形成單向觀察。
據了解,將有40只左右大熊貓、10只左右小熊貓入住擴建區“新家”。屆時,擴建區和老園區兩邊都能看到熊貓。未來,這里還將成為全球頂級的大熊貓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國際大熊貓旅游目的地與文創基地,同時也將為環城生態公園提供更多生動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