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娜
摘 要:音樂是一門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藝術類學科。音樂教學中樂器教學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當前高中音樂教學中樂器教學存在著理論知識較多,實踐匱乏,以及教學形式單一等各種問題。本文將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策略供讀者參考借鑒。
關鍵詞:高中音樂;樂器教學;問題及策略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發展,音樂教育也呈現出隨時代變化而改變的趨勢。音樂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需要與時俱進,實現音樂教育的科學發展。高中階段學科教學進入到關鍵期,這就導致音樂教育被許多學校忽視,而音樂的樂器教學也隨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樂器是音樂教學的重要部分,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學生音樂學科素養的完整性。
1.高中音樂樂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形式單一,內容枯燥
音樂本身是一門極具藝術性和創造力的學科,音樂需要以多元化的形式加以體現,而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是音樂學科教學的重要內容。除了強調理論知識的灌輸和欣賞水平的提升外,音樂應賦予師生生動有趣的課堂情景,讓學生對學習音樂產生足夠的興趣。而當前的實際情況是,在教學中教師教學形式較為單一,以理論教學為主。雖然結合了部分多媒體課件,但整個課堂中缺乏必要的學生活動和學生參與。學生的角色往往只是定位于聽眾,無法深層次的融入課堂學習。即便教師讓學生進行學唱訓練或音樂欣賞練習,但高中生個性鮮明,對音樂的重視程度較低,導致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學習持有消極或者輕蔑的態度,這就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另外音樂與其他學科相比,在期末測試以及最終高考測評的地位無法持平,導致許多學生缺乏課堂參與的意識。加上高中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原本屬于藝術欣賞的課堂學習成了讓學生感到厭倦的學習任務,學生自然也就失去了對音樂對樂器學習的興趣。
1.2音樂教師藝術素養和樂器實踐能力制約課堂教學發展
在高中階段的學科教育體系中,音樂是一門所謂的副科,而樂器教學則是音樂教學的一個分支,然而不少學校音樂教師隊伍建設不足,許多音樂學科教師為其他學科的兼職教師,在音樂造詣和音樂修養方面都有所欠缺,特別是在音樂樂器教學方面缺乏專業的指導教師,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去認識和體驗樂器實際操作,而即便是專業音樂教師,因其自身教學技術素養有所欠缺,在指導學生認識并實踐樂器時也會出現各種問題,如對某些自己并不熟悉的樂器沒有深入的研究,特別是某些中國古典音樂樂器,在教學時只能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學形式,這就會導致學生對該樂器失去興趣,最終造成樂器教學形同虛設,只是空談理論的現象。
2.高中音樂樂器教學改進策略分析
2.1改革創新教學形式與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入推進,藝術學科教學的地位重新得到提升,而隨著高考改革的推進,藝術類專業學生高考形式和渠道也更加多樣化和靈活化,因此對于高中音樂教師而言,改進教學方法,推出更加新穎的教學形式便顯得尤為重要。過去單純的說教形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課堂教學的需要,教師要學會利用各種先進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資源優勢,結合樂器教學具體內容,創新原有的教學手段,讓課堂的氣氛更加生活與活潑,為學生創設一種更加寬松和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更好的去調動學生參與音樂學科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二胡這一中國傳統樂器時,可以結合阿炳的歷史故事,配合《二泉映月》等知名二胡曲目,通過歷史紀錄片、二胡名家演唱會等渠道讓學生認識音樂樂器背后的動人故事,并根據自身特點為學生講述及演示樂器的具體使用和操作方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學生樂器知識競賽,并鼓勵學生去嘗試親自演奏樂器,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認識樂器喜愛樂器開辟一條道路。
2.2拓寬教學渠道,拓展知識覆蓋范圍
在過去音樂課的學習局限于課堂教學,課后拓展大多以興趣班和專業藝術培訓為主。為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樂器學習時,可以借鑒課外藝術培訓的優點,利用好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平臺,將樂器教學在課下加以延伸和深化。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音樂興趣社團,如鋼琴社、戲劇社、京劇社、小提琴社團等。分門別類的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到各種樂器相關的音樂社團中,結合自己喜好和所學習的樂器知識,有針對性的進行樂器使用訓練,從而把理論轉化為實際,同時各社團開展的樂器演奏訓練和小型活動,有助于學生對樂器的操作及使用進一步熟悉。利用校園音樂文化節組織各種樂器演奏相關比賽也是拓展課堂教學,增強樂器實際使用能力訓練的重要渠道。教師可以利用文化節文藝節目演出的機會,指導學生進行各種專業樂器演奏,同時還可以將校外專業指導教師引進到校園中,開展家校共育,最終實現樂器演奏教學錦上添花。
2.3加強教師自身的藝術素養和專業技能提升
音樂樂器教學離不開教師指導,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是提高學生音樂教學的重要因素。因此若要真正落實音樂樂器教學,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修養,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和專業技能。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好各地區組織的音樂教師專業培訓,利用培訓機會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同時,教師還應及時關注音樂文化的發展趨勢,第一時間了解國內外先進的音樂文化發展理論,利用工作之余拓展和提升自己音樂專業知識面,針對某些并不熟悉的樂器要進一步去熟悉和認識,并結合自身音樂知識對樂器的使用和運用進行研究,力求為學生教學活動和日后開展其他的樂器相關知識普及奠定基礎。在教學業務方面,教師應博采眾長,積極通過專業教師研修和網絡研修,拓寬知識獲取的渠道,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讓自己在授課中更加游刃有余。
結束語
音樂課堂教學應當是靈活生動地,而音樂的樂器教學則更應該具有實踐性和藝術性。教師要堅持學生主體原則,加強音樂樂器教學與學生活動相聯系,同時積極做好自我能力的提升和教學能力的改進,豐富并拓展藝術教學思路,拓寬藝術教學覆蓋面,積極探索更多元化的樂器教學形式,讓音樂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參考文獻:
[1]劉玲玲.關于新時代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途徑探析[J].新課程(下旬),2014(11).
[2]周雪.影視音樂對大學音樂教學輔助作用的探討[J].阿壩師范學院學報,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