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勇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科學素養已經成為了當代中學生必不可少的品質??茖W教師應該通過日常的科學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響應國家的號召,做好素質教育工作。
關鍵詞:初中科學;課堂教學;科學素養
引言
一直以來,傳統的科學學科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積累和運算,并且在評判學生科學學科的成績時,同大部分學科教育一樣,都是以分數作為評判的。這樣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掌握了很多科學知識,但卻大大減少了科學教學的本質目的。科學教學的本質就是幫助學生養成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和在科學實驗中的動手實踐能力。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這些難能可貴的品質可以讓學生在未來的人才市場中更具核心競爭力。本文探究了如何在科學課堂中加強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希望為廣大科學學科教師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樹立科學的實踐觀,強化實驗能力
1.端正觀念,重視實驗的基礎地位
在當前初中科學的日常教學中,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機會特別少,尤其是農村學生,因為設備的缺少,導致學生只能學習科學理論,很少有動手實際進行實驗的機會。初中科學的學習內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實驗,進行實際的實驗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們對于科學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因此,實驗對于學生學習科學類學科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因此,初中科學學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安排一些固定的課時,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進行實際動手實踐,讓學生了解如何使用科學儀器,以及了解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通過大量的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造力。
2.重視實驗教學模式的轉變,多開展隨堂實驗
據筆者調查研究發現,學生在科學課堂上進行實驗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由教師進行實驗操作,學生觀看的方式,即演示實驗教學,另一種則是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即分組實驗教學。這兩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都存在著一些弊端,但是如果能將二者相結合,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實驗學習。教師可以在演示實驗的同時,讓學生和自己一起進行實驗。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可以規范學生的學生的操作步驟,另一方面,在課堂即時進行實驗操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采用隨堂實驗的方式,可以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
二、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培養創新能力
1.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創新心理
傳統的科學教學課堂上,教師大部分時間以教學的方式向學生講授與科學有關的知識理論,學生則是以聽講的方式,被動的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長此以往,會導致科學的教學課堂上課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師應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自由,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對科學知識產生興趣,從而大大增強課堂的學習效率。此外,教師也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科學課堂上能夠自由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多思考,大膽發言,讓學生在科學課堂上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創新。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高速的發展,市場對于高素質創新性人才的需求越發廣泛,因此,具備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在未來的人才市場中是極具競爭力的。初中科學教師應通過科學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科學學習產生興趣后,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會大大加強,對于科學的思考也會更加深入。在不斷的思考與學習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便會得以提升,這對于培養創新性高素質人才是極具教育意義的。
三、充分利用科學發展史,培養正確的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
1.尊重客觀事實,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
在學生日常學習科學學科的過程中,無論是學習科學理論知識,還是實際動手操作實驗。教師應始終為學生灌輸一個理念,即所有的科學原理都應尊重客觀事實,如果有疑問,要通過動手實踐來尋求真理。在課堂上,學生對于不明白的理論或現象,應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或互聯網上的實驗視頻向學生佐證,幫學生樹立健康正確的科學觀念。在實際授課時,教師也應多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讓學生通過自己親身經歷來總結科學理論,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科學知識,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引用科學史史實,培養科學探究精神
在以往的科學課堂上,教師很少為學生講解科學的歷史。但其實,幫助學生正確學習科學歷史,有助于學生了解科學的發展,更容易培養學生對于科學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為學生講解一些科學原理被發現的科學故事,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加深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印象。例如,學生都學過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故事,這樣的科學故事可以增加科學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好的了解科學知識。離開科學史的科學學習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科學史的講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科學知識,學習古今中外科學家對于科學知識勇于探究,打破塵規的精神。通過我科學史的學習,讓學生可以了解科學的發展,培養科學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科學的教學在當下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練習依舊需要靠大量的習題練習,學生需要注重自己在考試中獲得的成績等。其根本問題是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過程中,由于考試和學業的雙重壓力,無法完全投入于科學學習和科學素養的培養中。因此,作為一名科學學科的教師,我們應該把握住日常課堂和生活中每一個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機會,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可以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戴文和.談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1):546-547.
[2]朱學獻.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科教文匯,2012(03):83-84.
[3]黃照宇.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提高有效教學的策略[J].中小學電教:下,2009(2):1.
[4]劉蓮萍.關于提高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考試周刊,2009,000(020):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