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樹春
摘 要:邯鄲市復興區石化街道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力度,產生積極品牌效應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
一、引言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獨特的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的融合體,群眾文化具有一定負效應,也就是會有一些不良思想、不健康觀念傳播到群眾中,被煽動的群眾可能誘發嚴重的社會危害。當前群眾文化事業工作的突出特點,就是密切配合政治政策開展群眾文化宣傳工作。根據國家政策與內容排演相關內容,可以在弘揚國家主旋律的同時,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
二、群眾文化品牌概念與建設的意義
(一)概念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促使現階段的經濟水平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通過樹立良好的文化活動品牌意識,促使群眾文化逐漸進入到全新的時期。群眾文化活動可以產生良好的自娛自樂功能,并且在社會性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建立良好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以促使社會的全面發展[1]。
(二)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如可以有效地促使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提升,優化現有的發展模式,打造全新的發展體系,強調整體的活動品牌建設,重視群眾的文化欣賞需求,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來促使人民群眾整體素養的提升。以群眾文化活動為載體,為現階段的公共文化服務價值觀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并激發出群眾的參與積極性,,通過優化文化活動形式來創新內容,針對性地進行調整,促使其整體的社會價值得到提升。[2]。
三、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實踐現狀——以邯鄲市復興區為例
近年來,邯鄲市復興區積極地開展創新,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力度,以精心設計、大膽創新、全面推進,形成全新的發展機制,初步形成群眾文化活動基礎框架體系,帶動文化活動全面發展。促使當地傳統文化呈現出繁榮發展的趨勢,百花齊放,形成一批獨特的文化品牌。如復興區石化街道“火紅春聯·小年接福”春聯展從2017年臘月啟動以來,已經連續辦了三屆。組織書法家寫春聯送福祝吉祥活動從2014年開始啟動,形成有良好的口碑形象。2020年元宵節,文化站在復興廣場舉辦“祥和家鄉·錦鼠臨豐”元宵節燈謎競猜活動,祈福國泰民安,通過融入文化元素來提升項目的特色。
四、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下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策略
經過不斷的創新與完善,復興區石化街道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良好,呈現出明顯的品牌化與體系化特點,為當前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創建提供良好的參考,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一)將軟指標作為硬抓手在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下,應轉變傳統的發展理念,優化現有的模式,達到發展的目的。如邯鄲市復興區石化街道積極把現階段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放在核心位置,全面推進各項活動,做好資金的支持,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引導社會各界力量的參與,形成全新的發展狀態。[3]。
根據當地文化發展特點,取長補短,通過開展一些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增強其參與文化站建設和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再如,結合當地基層文化站實際發展以及設施配置、場地規劃等特點,考慮到當地群眾對于民俗、文化的發展需求,對文化管內的設施配置、場地規劃等進行改進和優化,提升文化站的服務效能,滿足當地群眾對于文化發展的需求和渴望。
(二)將偶然性轉為科學性在發展過程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必須保證其活動的科學性,進而促使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針對性地進行完善,打造全新的制度,將活動的偶然性轉化為科學性,以群眾的自主參與為基礎,針對性地開展創新,打造全新的發展理念,從微觀層面融入新思想,保證各項生產與運營的全面開展。政府可以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與優勢,整合現有的資源,打造全新的發展體系,針對性地開展引導,做好項目的扶持,走科學發展道路,以推動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步伐加快。例如,邯鄲市復興區在發展過程中積極開展相關的活動,如“綠水青山·魅力復興”攝影展,以探索的形式開展各項活動,將美好的景象展現給人們,堅定文化自信。
(三)將隨機性變為制度性將現階段的隨機性轉變為制度性,在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其制度優勢,整合現有的資源,如積極建設相關的群眾文藝團隊,利用團隊的優勢開展相關的活動,保證其活動呈現出隨機性,優化現有的模式,利用條件優勢打造全新的建設體系,注重整體的創新,保證各項群眾文化活動呈現出規范性與持續性,優化現有的模式,打造全新的體系,并利用新政策進行推進,做好機制的創新與設計,滿足現階段的發展需求。與此同時,在發展過程中還應完善相關的內在動力與運行效率,針對現有的內在動力實現整體的規范,帶動人們積極參與文化活動品牌建設,達到最終的發展目的。
(四)將孤立性化為關聯性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過程中,涉及的內容較多,范圍較廣,因此應加強重視力度,從多個角度創新,打造全新的發展體系,整合現有的資源,將傳統的孤立性內容轉變為關聯性內容,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將傳統的孤立狀態轉變為現階段的規范性內容,針對性地開展優化,以推動活動全面發展。針對現階段的活動形式進行優化,創新現有的模式,打造全新的計劃,對現階段的發展內容創新,完善現有的模式,打造全新的發展計劃,解決傳統的孤立性問題,保證群眾文化活動實現持續的發展,提升其持久性,展現出自身的特征優勢,為人們提供優質的服務。例如邯鄲市復興區在發展過程中積極對現階段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進行全面的聯合,實現共享互聯,加強整體的協調,促進互聯互通,鼓勵相關的活動有序開展,滿足現階段的發展需求,支持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提升各項發展水平,進一步促進傳統文化的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逐漸進入成熟階段,在制度、內容以及體系方面不斷創新,為人們提供優質的服務。但在實踐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主動性、中心性、關聯性等不夠明顯,因此應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打造全新的發展體系,實現制度化發展,整合現有的資源,推動各項建設工作的全面開展,拉近與基層群眾之間的距離,保證社會大眾積極參與,以滿足現階段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張德亮.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下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淺談[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09):161-162.
[2]王楠.針對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下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思考[J].智庫時代,2017,44(06):231+239.
[3]胡冬文.關于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下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分析[J].藝術評鑒,2017,12(07):184-18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