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文建
1950年成立的具有政府間合作性質和法律約束力的世界氣象組織(WMO),是1873年成立的非政府間合作但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氣象組織(IMO)傳承演化而來的。1950—2020年是WMO迅猛發展的時期,從1963年的全球天氣監測計劃,到2009年的全球氣候服務框架,高準確度天氣預報的時效從1950年時期只能可靠預報1天天氣,發展到今天的10天左右有效可靠天氣預報;氣候服務已經遍布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和領域。
古人云:人過七十古來稀,但是對于WMO這個在聯合國組織體系中負責天氣、氣候、水和相關環境事務的特設機構(組織)來說,隨著2019年第十八次世界氣象大會批準的WMO治理機制改革方案的實施所帶來的新機構、新機制、新活力,世界氣象組織的70年華誕實際上迎來了她的新生!WMO的治理機制改革可以高度地概括為:
1)對外強化開放合作,標志是:
● 成立了高層科學指導委員會(SAP)和研究理事會,技術委員會也開放接納氣象部門以外的專家參與技術委員會工作,這些新的組織和舉措讓更多的世界級科學家和技術專家為WMO發展獻計獻策和貢獻技術;
● 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框架下全面加強了和世界糧農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聯合國水計劃協調機制(UN Water)等的在全球和區域的合作,成立WMO-IOC(國際海洋委員會)合作理事會等;
● 加強與私營部門和學術界的合作。第十八次世界氣象大會批準的“日內瓦宣言——2019年:構建天氣、氣候和水等行動共同體,提出WMO的如下作用不斷演變,即促進建立和擴大公共、私營和學術等部門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伙伴關系,從而顯著提高所有國家的高質量天氣、氣候、水和其他相關環境信息和服務的可用性;
● WMO將更加積極主動地在聯合國大家庭中發揮作用,例如參加聯合國氣象變化行動峰會并主持科學分會,和聯合國秘書長共同發布全球氣候變化聲明等等,不斷提高本組織的知名度。
2)對內大力整合優化,舉措是:
● 將原有的八個技術委員會改革成為只有兩個技術委員會:即基礎設施系統委員會和服務與應用委員會(圖1),極大地減少了交叉和重復。每個技術委員會都對應著發展和實施WMO新的發展戰略中確定的長期發展戰略目標及所明確的本財年的負有領導責任。每個技術委員會都會有負責規范性工作的常設委員會和為探索性工作或專家團隊設立的研究委員會。
● 廣泛的專家網絡的參與和在小型團隊中工作的靈活性將確保更有效和基于結果的工作進展;秘書處結構的進一步改革實現了新的技術司和兩個新的技術委員會以及研究理事會的明確對應,分工清楚責任明確,并有切實可行的內部協調加強相互支持的機制。
WMO新的發展戰略確定了本組織向地球系統發展(開展地球系統觀測,數據交換,地球系統模式發展,預報和服務),這將大大拓展全球氣象事業發展領域,極大地促進氣象事業的發展及其全面提升氣象服務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上改革舉措的落實就是實施WMO新的發展戰略的重要保證。
2020年是紀念WMO組織具有里程碑意義的70周年紀念年。紀念活動從2020年3月23日氣象日開始。與40、50和60周年不同的是,過去的每個十年的慶祝活動主要是以發表紀念專輯為主。但是2020年的活動展示出多樣化的色彩:

圖1 世界氣象組織結構調整
1)2020年世界水日(3月22日)和世界氣象日(3月23日)聯合舉辦并使用相同的主題——“水與氣候變化”
水和氣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認為,可以通過監測水的變化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更多的水造成洪水,更少的水造成更多的干旱,更多的水污染影響水的飲用。所以,聯合國水機制主席兼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主席吉爾伯特·F·洪博(Gilbert F. Houngbo)和WMO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Petteri Taalas)決定組織聯合的世界水日和世界氣象日慶?;顒硬l布聯合信息,強調水和氣候變化的關聯以便氣候辯論中提高水的重要性。聯合國《2020年世界水發展報告》警告說,氣候變化將影響人類基本需求所需的水的可用性、質量和數量,從而損害數十億人享有安全飲用水和衛生設施的基本權利。作者呼吁各國做出更具體的承諾以應對這一挑戰。 目前,估計有22億人無法獲得安全管理的飲用水,而42億人(占世界人口的55%)沒有安全管理的衛生設施。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用水量增長了6倍,并且每年以大約1%的速度增長。而且,氣候變化以及極端事件(風暴,洪水和干旱)的發生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將加劇目前已經處于“缺水”狀態的國家的狀況,并在尚未受到嚴重影響的地區產生類似問題。此外,報告強調了一個事實,即水資源管理不善往往加劇氣候變化不僅對水資源,而且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2)發表系列的具有回顧性和前瞻性的70周年特別紀念出版物,反映本組織的重要歷史里程碑以及它對全世界氣象學的貢獻
包括前面提及的WMO前任主席(1995—2003年)John W. Zillman先生編寫的WMO第40號決議的起源、影響和后果方面的專題文章。巧合的是,2019年6月召開的第十八屆世界氣象大會確定的一項任務就是全面審查WMO的數據政策和實踐,包括第40號決議的政策和實踐,并要求WMO在2020年召開全球數據大會(已經召開)。第二個有回顧和前瞻意義的出版物,就是由前WMO/IOC海洋學和海洋氣象學聯合技術委員會(JCOMM)聯合主席彼得·德克斯特(Peter Dexter)編寫的海洋學和海洋氣象學專題文章,以紀念世界海洋日和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成立60周年。文中他以30年的個人參與、觀點和回憶,回顧了JCOMM建立過程的歷史,包括背景、驅動力和關鍵要素。由于海洋氣象學與海洋學之間的緊密關系,這使得WMO和IOC之間迎來了長時間的激烈競爭,但也進行了密切合作。他在文中用生動的方式介紹為JCOMM的發展鋪平了道路的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包括1853年的布魯塞爾海事會議、IMO的成立、無線電報的發展以及IMO建立海事氣象委員會(CMM),為WMO成立70年來鮮為人知的一段歷史注入了生命。我們鼓勵讀者深入研究他的故事,引用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話:“對過去的了解越多,對未來的準備就越好”。
3)舉辦全球手機天氣應用軟件大賽,國家地理圖片(氣象)展覽和WMO 2021年年度日歷圖片大賽
2020年12月15日WMO在線上通過直播方式舉行了全球手機天氣應用軟件競賽(Weather Apps Awards)及其年度日歷競賽的獲獎者的頒獎典禮。全球手機天氣應用軟件競賽表彰在不斷改進的基于移動的應用程序方面的卓越表現,這些應用程序已成為公眾訪問和使用天氣信息的最廣泛方式。 現已提供數百種天氣應用程序,覆蓋全球、區域或本地。它們是由私營部門和國家氣象、水文部門等公共機構開發的。大多數應用程序用于一般天氣信息,但也有專門用于特定用途的應用程序,例如體育、農業、旅游等?!笆謾C天氣應用軟件不僅可以告訴用戶將要發生的事情,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它們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成為至關重要的決策工具。這意味著應用程序開發是天氣和氣候服務交付鏈中的關鍵環節?!盬MO國際天氣應用獎的目標是: 比賽將刺激全球的應用程序開發,幫助確定和建立天氣應用程序的高標準,并將促進良好做法和創新。它將特別關注發展中國家并為弱勢社區提供獲得高質量信息的途徑,鼓勵和協助國家氣象、水文服務部門和私營公司進一步開發應用程序,包括加強公共服務與私營部門和/或學術界的合作伙伴關系及創新發展,以改善對氣象公眾和廣泛的經濟社會領域的氣象服務。
比 賽 于2 0 2 0 年8 月 啟動,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18項參賽作品。提交的材料包括公共部門(38%)、私營部門(41%)和其他部門(21%),在大學、研究機構和私人天氣愛好者之間保持了很好的平衡。由13名具有天氣和氣候、IT、通信和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專業知識成員組成的國際評審團在三個類別中表彰了18位獲獎者和14位榮譽提名。

圖2 WMO主席墻照片
WMO日歷比賽頒獎典禮向WMO的2021年日歷大賽的獲獎者頒獎。它以天氣、氣候、水和海洋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100多張照片。 WMO評審委員會根據WMO成立70周年,選擇了70名決賽選手進行社交媒體公開投票?;谡掌退囆g價值,氣象興趣和地理平衡以及這些照片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受歡迎程度,照片最終選擇了13位獲獎者和12個榮譽獎。所有獲獎照片將在整個2021年的WMO社交媒體頻道及其網站上展出。
作為70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 WMO還舉辦了國家地理圖片(氣象)展覽,聚集了全球世界各國攝影家拍攝的世界海拔最高天氣/氣候站和世界水塔觀測站的圖片。從今年的世界氣象日開始,WMO開放了天氣科學年表在線博物館并將開展社交媒體幻燈片放映活動,以瀏覽天氣研究的歷史,了解支持地球系統科學進步的人員和機構的蹤跡。從20世紀初期的天氣研究開始到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和衛星的出現,然后是徹底改變了數值天氣預報的超級計算機的出現等等。
WMO的70年里,也是我國通過世界氣象組織這個重要的國際平臺,參與、影響和引導全球氣象事業發展的70年。期間,我國高層領導人和高級別專家擔任了許多WMO的重要職務和參與了許多重要活動。利用WMO這個國際平臺,通過這些高層活動和高層任職,把我國氣象事業密切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牽引)的理念;氣象法所賦予氣象事業在全國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保障的法律意識;注重長期發展戰略和長期規劃相結合的超前眼光和視野;全國(國家、省、市、縣)四級布局的氣象服務和空天一體化的觀測體系及開放我國數據全球共享;注重新興技術應用不斷提升氣象業務現代化以及廣泛宣傳氣象服務的經濟社會效益等等,這些遠見卓識和發展實踐不斷并深刻地影響和引領了世界氣象組織的發展導向和政策與計劃的實施。
我國也通過世界氣象組織框架積極參與和貢獻與全球數據交換,信息和技術共享,全球和區域合作,這些對我國的氣象事業現代化的發展和全面深入融入國際氣象體系非常重要。我在此只舉一例證明:在本次WMO七十年慶典的系列出版物中,由前世界氣象組織主席John Zillman編撰的《WMO 40號決議的起源、影響和風波》專門報告中,他回憶到鄒競蒙局長作為WMO主席(圖2)主持的第十二屆世界氣象大會上,是鄒局長高超的主持和談判技巧促使大會通過了這一具有巨大歷史意義和深遠影響的決議;WMO許多重要的并對當前和未來仍有影響的決議,例如成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1988年);全球大氣監測計劃(GAW,1989年);第二次世界氣候大會(1990年),WMO/UNEP聯合組織第一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并促成了UNFCCC(1991—1992年)等,連同世界氣象組織總部新大樓奠基(1993年),這些重要決策都是在鄒競蒙局長任WMO主席的8年期間完成的,是我國氣象領導人引領世界氣象組織輝煌發展和取得成就的有力例證。
傳承與發展是個永恒的主題,3年以后將迎來IMO的150周年慶典,讓我們屆時再次見證全球氣象合作的輝煌!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