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美亭 編譯)
植樹造林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保障,是我國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方式。華北落葉松是華北地區最重要造林針葉樹種,但人工林結構單一等因素使其在氣候變暖下的穩定性較差。因此,極端干旱如何影響華北地區華北落葉松的生長和分布,以及華北落葉松如何抵抗和適應干旱是預測該地區人工林穩定性的關鍵科學問題。為此,河北農業大學的張先亮等通過在華北地區人工落葉松林的主要分布區進行大范圍的樹木年輪采樣,系統分析了極端干旱下華北不同干濕地區的華北落葉松生長狀況及其對干旱的適應能力。
研究表明,極端干旱對華北落葉松生長造成極大的影響。在干旱程度超過極端值(PDSI<-3)后,隨著干旱程度的增加,生長呈現急劇下降。在極端干旱時(PDSI<-4.5),華北落葉松的生長近乎停滯。隨著干旱程度的增加,華北落葉松對干旱的抵抗力下降,但恢復力增加。這說明華北落葉松對極端干旱抵抗能力較弱,然而由于樹木處于中幼齡,樹木活力較大,從而可以在經受極端干旱后迅速恢復。未來山西北部干旱區的干旱強度和頻率將會進一步加大,該區域的華北落葉松有很大的死亡概率。華北落葉松的分布將會向較濕潤區移動。研究提出了可能的氣候適應措施:首先是可以通過撫育間伐措施提高抗性;其次是可以營造混交林;再次是造林時采用抗旱樹種。

華北地區主要人工落葉松林分布區的林分特征,極端干旱下生長下降及未來的可能分布預測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