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娟,齊 錁,劉麗杰
(許昌市中醫院中風一科,河南 許昌 461000)
老年血管性癡呆是指腦部血液低灌注引起的認知功能障礙的一組綜合征,以智能減退為主要臨床特征。在我國,老年血管性癡呆的發病率為1.1%~3.0%[1]。老年血管性癡呆的患病率和致殘率較高,病程較長,治療費用較高,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科技的進步,老年血管性癡呆在我國越來越被引起重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其預后有一定作用。丁苯酞膠囊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抗腦缺血藥物,它可以阻斷缺血對腦損傷的病理過程,改善腦部微循環,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神經細胞凋亡等作用[2],對改善老年血管性癡呆有一定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選用吡拉西坦為對照組,來探討兩組藥物對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炎性因子及氧化應激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132例,按隨機平行對照法分為兩組,每組各66例。對照組男39例,女27例;年齡66~82歲,平均(73.56±6.78)歲;病程3~32個月,平均(24.87±6.56)個月。觀察組男38例,女28例;年齡65~81歲,平均(73.87±6.47)歲;病程3~33個月,平均(24.76±6.87)個月。兩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血管性癡呆的診治指南[3]。②CT或MRI證實存在腦部結構異常。 ③所有研究對象的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其他疾病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或惡性腫瘤引起的癡呆。②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者。③精神障礙者。④拒不配合治療者。⑤對該藥物過敏者。
兩組患者均給予抗血小板、降脂、降壓、活血化瘀等常規基礎治療。
1.3.1 對照組:在基礎治療上加用吡拉西坦片(又名腦復康,0.4 g×100片,國藥準字H12020667,天津金世制藥有限公司),用法用量:口服,1.2 g/次,3次/d,療程12周。
1.3.2 觀察組:在基礎治療上加用丁苯酞膠囊(又名恩必普,0.1 g×24片,國藥準字H20050299,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用法用量:口服,0.2 g/次,3次/d,療程12周。
①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用MMSE量表評分,量表總分為0~30分。正常:27~30分;認知功能障礙輕度:21~26分;中度:10~20分;重度:0~9分)。②炎性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 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兩組治療前后均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并分離血清,-20 ℃保存,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試劑盒檢測TNF-α、CRP、IL-6、IL-8指標。③氧化應激指標:過氧化脂質(LPO)、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應激檢測抽血同上,用氧化應激指標檢測試劑盒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SOD,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測定LPO、MDA含量。
兩組治療前MMS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治療后MMSE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兩組治療前TNF-α、CRP、IL-6、IL-8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治療后TNF-α、CRP、IL-6、IL-8指標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比較
兩組治療前LPO、MDA、SOD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LPO、MDA指標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SOD指標較治療前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癡呆的患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癡呆人數最多的國家,據統計[4],2005年我國患病人數為598萬,2015年約為950萬,預計2050年將達到2 250萬。癡呆可以分為神經變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炎癥性疾病和其他疾病四類,老年血管性癡呆的發病與年齡、受教育程度和經濟水平等密切相關,年齡大、學歷低和經濟水平低者老年癡呆的發病率高。若癡呆未得到及時治療,會進行性加重,逐步喪失生活能力,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和精神負擔。
本研究發現,兩組治療前MMS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治療后MMSE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丁苯酞膠囊改善認知功能臨床效果滿意。丁苯酞膠囊的化學名稱為消旋-3-正丁基苯酞,是楊峻山從芹菜籽中提取的,后被合成為消旋體[5]。當人體發生老年血管性癡呆時,血液會處于高凝狀態,神經元會逐漸凋亡,丁苯酞不僅有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還可以減慢神經細胞的凋亡速度,阻止梗死面積的進一步加重,改善腦部缺血所引發的能量代謝耗竭,進而改善缺血腦區的微循環和血流量,最大程度地恢復神經功能,使記憶障礙得到改善。有研究顯示[6],丁苯酞可以降低神經細胞凋亡和形態學改變,抑制細胞間DNA的斷裂,把維持正常功能的神經元解救出來。吡拉西坦是氨基丁酸環化衍生物,口服吸收良好,可透過血腦屏障到達腦和腦脊液,有改善腦部代謝作用,主要用于腦部缺氧所致逆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它可以促進腦部乙酰膽堿的合成和神經興奮的傳導,使患者腦內的ATP含量增多[7],對腦內微循環恢復具有積極作用,使患者的認知功能慢慢恢復。本研究應用丁苯酞膠囊治療觀察組患者,發現兩組治療前TNF-α、CRP、IL-6、IL-8指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治療后TNF-α、CRP、IL-6、IL-8指標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炎性因子在老年血管性癡呆的病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TNF-α由T細胞產生,可誘導炎癥介質 IL-6、IL-8的釋放而參與炎性反應,改變腦部局部組織血管的通透性和炎癥細胞浸潤,進而損傷腦組織,其含量高低與病情呈正比,可作為評價預后的指標[8];CRP是反映細胞、組織損傷的非特異性指標,當機體發生感染后,其含量明顯升高;IL-6存在于中樞神經系統,參與機體免疫應答和炎癥反應,其可破壞血腦屏障,刺激神經細胞釋放多種氨基酸,導致線粒體功能障礙,出現腦缺氧、水腫、顱壓高等癥狀;IL-8由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產生,可以趨化、激活、聚集中性粒細胞,促進局部炎癥的發生發展。可見丁苯酞與吡拉西坦相比,可以改善腦部微循環,抑制炎癥,最大程度保護并恢復神經功能,明顯降低炎性因子的指標。已有研究顯示[9],丁苯酞聯合基礎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改善預后,并明顯降低血漿TNF-α、CRP、IL-6、IL-8的濃度。
本研究還發現,兩組治療前LPO、MDA、SOD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LPO、MDA指標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SOD指標較治療前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丁苯酞在氧化應激方面,可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并抑制谷氨酸釋放,進而抑制自由基的釋放和抗氧化酶的活性,說明該治療可以抵抗LPO、MDA的釋放,激活SOD,對患者預后有積極作用,與張薇等[10]報道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丁苯酞膠囊治療老年血管性癡呆臨床效果顯著,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降低腫瘤壞死因子-α、C反應蛋白、 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8的水平,改善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