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靜
(貴州商學院,貴陽 550014)
互聯網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對于創新創業活動來說,其不僅為廣大創業者提供了新的路徑,也使得創業活動更加便捷,新型互聯網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高校系統課程教學的一部分,部分高校開設了專門的創新創業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思政教學是高校傳統理論課程,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課程中,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同時也能降低新開課程對學生造成的壓力,實現學生思想理論與創業精神的有效結合。
信息技術與社會經濟的融合不僅促進了傳統行業的發展,還衍生了眾多新型產業形態。互聯網催生了網絡媒體、電子商務、網絡娛樂、網絡教育、遠程醫療、社交網絡、互聯網農業、物聯網以及互聯網金融等大量新興行業,幾乎每個傳統行業都能在互聯網中找到其對應行業。與傳統行業不同,這些新興行業的“新”不僅表現為交易渠道的變化,更體現為交易方式、交易結構乃至權力契約的綜合革新。
網絡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部分新型產業逐步替代了傳統行業,造成許多崗位消失,這是互聯網發展和應用以來的歷史必然趨勢,無法通過人為來控制。因此,進行創新創業時要考慮到行業的發展趨勢,選擇互聯網環境下更有發展前景的領域?;ヂ摼W時代的到來,也迫使傳統行業不斷轉型升級,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新型產業的不斷興起使得創新創業機會增多,創業者可將重點放在更多空白領域,增加創新創業的成功率。從近年來互聯網創業的效果來看,除了對于傳統產業的精加工和改造外,還誕生了眾多新型產業模式,取得了十分矚目的效果,為社會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創新創業是當下大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創新創業教學課程,對學生開展系統的專業技術教學。但是,仍有部分高校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學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思政課程教學中,教師缺乏創新創業理念,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誤解,導致在課堂教學中對創新創業教學內容重視不夠。高校思政教學缺乏必要的創新創業元素,學生在日常課程中較少接觸到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理念。
在思政課程中融入的創新創業相關理念比較生硬,缺乏科學合理的設計。部分教師只是單純地通過相關理念的概念進行教學講解,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提升教學效果,浪費了教學資源,導致學生對思政課程產生了一定的抵觸情緒。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對于創新創業理念的理解不夠深入,沒有找到與思政課程教學的結合點。二是教師對創新創業教學內容重視不夠,未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教學設計,導致學生很難對創新創業產生感性上的認識,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不足。
創新創業對于部分大學生來說仍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領域,許多學生對于我國的經濟環境和自身專業情況并不是特別了解和熟悉,高校需要通過多種課程教學進行創新創業相關內容的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在思想上理解和熟悉創新創業的相關理念,提升學生對創新創業知識的學習興趣。但是,從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來看,創新創業理念的融入還不夠充分,學生未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理念。此外,相應的課程內容建設也不夠完善,沒有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對創新創業內容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缺乏投入到創新創業實踐中的動力。
高校思政教學是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之一,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自高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以來,就以創新創業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學為主要形式,以期實現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素養的培養。
在高校思政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使用,使學生自覺建立互聯網思維。比如,可以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制作教學課件,針對當下網絡中出現的社會問題進行講解。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互聯網使用習慣,善于利用網絡獲取相關知識,構建新領域中的專業能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為創新創業積累優秀的個人能力和獨特品質。
在思政課堂教學中,應合理引用和解釋創新創業相關內容。比如,可以例舉當下互聯網領域中創業成功人士的個人事跡和其對社會發展的貢獻,使學生建立崇高的創業理想,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和動力,了解創新創業應具備的精神和品質。
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是提升學生對創新創業學習熱情的重要形式。為了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的教學效果,高校在思政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自覺地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ヂ摼W的發展為普通民眾提供了更多的創業形式,有些創業活動僅僅通過網絡和智能手機就可以完成,比如自媒體運營、電子商務等,這些創業實踐活動門檻較低,但是創業前景十分樂觀。積極參與這些創業實踐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并將理論知識有效應用于實踐中,使學生能夠在創業過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
在互聯網視域下社會經濟形式發生了顯著變化,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在經濟政策上也為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提供了更多便利。在思想政治教學中,高校要將創新創業相關理念更好地融入到課程教學中,進而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相關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