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夢冰,劉清玲,陳改榮
(新鄉學院藥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3)
生物制品學是以現代生物技術為導向,由免疫學、微生物學、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等技術融合而成的一門綜合性學科。生物制品在預防、治療以及診斷疾病上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目前,這類制品已經成為現代生物技術研究和發展的熱門方向。近年來,高等學校生物技術、制藥工程類相關專業陸續開設該門課程[1]。但是,由于生物制品種類繁多,內容龐雜,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使用傳統的講授教學方法難以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目前,隨著我國工程教育改革的進行,成果導向教育教學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指導理念之一[2]。OBE是指以學生預期取得的學習成果為導向,然后采取反向設計的方法來設計教學環節,并階段性地對教學成果進行評價。將OBE理念融入當前的在線教學之中,對生物制品學的教學以及考核過程進行改革,力爭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思考如何完善生物制品學的課程建設。
生物制品學是制藥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課程設置時間尚短,可選用的教材也較少,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是聶國興主編的《生物制品學》,內容主要包括預防類生物制品、治療類生物制品、血液制品以及診斷類生物制品四個篇章,總課時一般設置為24~32課時。由于課時設置有限,且各篇章內容相對獨立,涉及內容龐雜又沒有完整的體系,這就使得教師倍感壓力,而學生也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教學重點。此外,利用常規的講授式教學方式僅能使學生被動接受“平面知識”,學生缺少主動思考,課程結束之后學生收獲甚微,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OBE理念特別強調學生最終取得的學習成果,以成果為目標反向設計教學環節。因此,首先要有清晰的教學目標,以便合理有效地安排課程教學內容,采取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取得最佳學習成果。
我校以應用型本科教學為定位,積極通過了國家制藥工程專業認證,獲批了國家一流專業建設,以此為依托,結合教育部對制藥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培養要求,生物制品學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第一,知識層面。要求學生掌握各類生物制品的基本特性和用途,掌握生物制品制造的基本原理、常用技術、生產工藝流程等知識,了解國家對生物制品質量管理的有關規定,了解生物制品學科領域的新成果和發展動態。
第二,能力層面。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根據生物制品種類,初步具備合理設計工藝和選擇設備的能力,具備從事生物制品生產以及研發的能力。
第三,素質層面。學生具備生物制品生產人員的高度責任感,能夠適應區域建設和經濟發展需求,具有探索創新精神。
生物制品包括預防類生物制品、治療類生物制品、血液制品以及診斷類生物制品四個篇章,種類繁多而學時又相對有限。教學內容是課程教學的核心之一,因此,為了使學生獲得預期的學習效果,需要根據課程培養目標,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進一步地精選和整理。具體教學內容的選擇需緊跟生物制品產業的發展趨勢,并將制藥工程專業其他課程已經講授過的知識點考慮在內(比如生物制品的制備方法在生物制藥工藝學和制藥分離工程等課程中均有涉獵,可不再重復),兼顧基礎性和實用性。根據過往教學經驗,將課程知識進行了篩選并劃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生物制品學概論。主要介紹生物制品的應用、分類、制備及檢驗等知識。
第二,疫苗。包括細菌類疫苗、病毒類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等內容。
第三,治療抗體。抗體類藥物的結構、品種及制備技術。
第四,血液制品。血液制品的種類、用途及生產技術;血液代用品的要求及研發情況。
第五,診斷試劑。主要介紹酶聯免疫技術及常用診斷試劑。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爆發,給我國的在線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線上教學不是簡單地將課件視頻等資料整合上傳,而是將信息化技術和創新的教學模式有機結合,以學生為中心,構建知識網絡,形成“課堂翻轉、問題驅動、線上互動、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本課程借助學習通作為學習平臺,在上課前將課程大綱、講義、教學PPT、MOOC視頻等相關資料發放至交互平臺并要求學生提前自主學習,教師對預習效果進行檢查。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交互平臺進行線上直播和“PPT+錄屏”等方式對教學的重點難點進行啟發式地講解,并針對學生在前置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線上答疑。之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在線測試,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可以通過測試結果快速便捷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對之后的教學方案進行合理調整。最后,學生通過虛擬班級群組建線上課程小組,教師根據章節的知識點,提供擴展閱讀資料,設定相關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中心開展探究性學習討論,增強學生參與感,提高其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知識面和思維能力均得到擴展。
OBE理念非常重視學生的最終學習成果,認為“教之效果在于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既可以檢驗學生學得怎么樣,又可以反饋教師教得怎么樣,對課程的有效改革和持續改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為了更好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本課程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將考核過程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通過考勤、課堂提問、在線搶答、在線測試、期末考試等方式考察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通過小組討論考查學生的團隊協作溝通能力和自學能力,通過課程論文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對文獻的整合提取能力以及創造能力。這種強調過程的考核模式,不但能較為客觀地評價學生整體的學習效果,而且能提高學生在線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感,使學生不再單純為了考試而應付,而是更加重視學習的整個過程,培養了自我學習的意識,保證了在線學習的教學效果。
基于OBE理念,將學生最終取得的學習成果作為整個課程教學的目標,結合在線教學方式,對生物制品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考核方式進行了優化和變革,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獨立思考能力,改變了傳統教學課堂“填鴨式”地灌輸,有效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