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福衛
(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畢節 551700)
在碎片化、泛在式理念的影響下,傳統教學方式發生了改變,教師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上隨時隨地開展教學活動,還可以將教學內容錄制成視頻、音頻、PPT文件等,學生可以通過智能終端設備在任意場所、任意時間段進行課程知識學習,充分利用課后的碎片化時間。微課就是在這種理念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內容錄制成短視頻,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每一個知識點。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學專業的入門級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病人出入院管理、靜脈輸液、采血、護理文檔記錄等,內容繁瑣,知識點較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造成概念混淆。基礎護理學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現有教學需求,故將微課教學模式引入其中,現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研究成果如下。
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整體抽樣的方法進行,最終選取了某醫學院2018級護理專業的104名學生,其中女同學78人,男同學26人,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每組52人,一組為參考組,采用常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任務,另一組為研究組,采用微課教學模式與常規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兩組學生的教學課時數、任課教師、教學內容及大綱等均相同,同時對兩組學生的成績、學習能力、操作水平、性格及態度等進行比較,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1]。
參考組采用常規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先向學生詳細講解課本理論知識,然后根據實訓教學要求向學生親自演示操作方法,并在操作過程中向學生講解重點與主要技巧,教師示范完成后由學生自主進行實踐操作,教師要觀察每一位學生的操作方法,指出學生操作中的問題與不規范手法[2]。
研究組采用微課教學與常規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基礎護理學課程包含病人出入院護理、防范病人感染、上藥、靜脈輸液及輸血等內容。應組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護士及教師共同進行微課短視頻的收集、整合及制作,并圍繞每個章節的具體內容有差異性地進行微課視頻制作。在制作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這一章節的短視頻時,由于理論知識相對繁瑣,可以采用真實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同時在情境過程中適當添加問題,比如讓學生思考醫院發生感染的原因并采取預防措施。對于一些手消毒、穿隔離服等實踐性很強的內容,可采取真人視頻拍攝的方式進行具體演示。微課視頻的時長一般控制在10 min,可通過多個微課視頻構建出完整的教學體系[3-4]。
微課視頻制作完成后,要上傳到互聯網教學平臺中,學生需在課前自主學習微課內容,大致掌握課堂教學內容與實踐技巧,記錄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簡單講授理論知識,親自示范以后讓學生進行實踐練習,密切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操作方法,確保學生操作的規范性。課堂的最后時間,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踐操作情況進行總結,指出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5]。
每學期課程內容教學完成后,對兩組學生進行考核與評估。考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理論知識考核、實踐操作考核及微課教學知識點考核。同時,對研究組學生開展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含微課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顯著增強學生實踐操作水平、改善學生學習效率與品質等七項內容,學生在課堂上現場答題,在課堂結束后統一交給教師。
學生考核成績用Excel表格進行統計,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分析,用t值進行檢驗,當P<0.05時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6]。
從表1可知,研究組學生的理論考核成績為(87.51±6.22),參考組學生為(84.32±5.83),研究組學生的理論成績要明顯優于參考組學生。研究組學生的實踐考核成績為(91.36±4.72),參考組學生為(86.22±4.29),研究組學生的實踐考核成績要明顯優于參考組學生。研究組學生的微課教學知識點成績為(42.64±7.31),參考組學生為(36.52±5.24),研究組學生的微課教學知識點成績要明顯優于參考組學生。

表1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對照表分)
從表2可以看出,88.5%的學生認為微課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習積極性,92.3%的學生認為微課教學能夠顯著增強實踐操作水平,78.8%的學生認為微課教學能夠改善學習效率與品質,69.2%的學生認為微課教學能夠延伸學習知識面,90.4%的學生認為微課能夠提高自身的知識理解水平,67.3%的學生認為微課教學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交流,82.7%的學生認為微課教學能夠培養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

表2 研究組學生問卷調查統計表 [n(%)]
微課教學可以通過短視頻、動畫等動態方式和PPT、圖片等靜態方式將難以理解和比較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例如,病人的出入院手續辦理和流程這部分內容比較繁雜,各知識點之間缺乏較強的關聯性,可利用微課教學模式中的情景劇途徑將學生引入到相對真實的醫院工作環境中,并在情景劇中適當添加問題,讓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的同時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7]。
基礎護理學課程存在大量的實踐教學,學生在觀察教師演示過程中的位置相對固定,無法全面掌握每一個操作細節。而微課教學視頻能夠在制作過程中采用真人示范、不同角度攝像的方式完成,尤其是面對運送病人法、鼻飼法等難以展示的教學項目時,可以將教師的操作流程轉化為視頻觀看,詳細展示出每一處操作細節,優化學生的觀看視角,讓學生獲得全方位觀看效果,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基礎護理學實踐操作知識與技巧,精準掌握實踐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水平[8]。
微課教學能夠有效彌補傳統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弊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拓展學習知識面。但現階段微課教學模式中常常出現教師獨立制作教學視頻和學生自主進行觀看的現象,師生之間缺乏溝通與反饋,還需在微課視頻制作中增加答題、問卷等互動項目,讓學生也參與其中,提高微課視頻的制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