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寧 周口技師學院
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方式組合設計圖形、文字、符號等信息,讓觀眾在觀賞作品的過程中能夠理解作者的藝術構思與初衷。由此可見,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是一項綜合性的課程,人才培養要求較高,中職院校要結合學生基礎與實際學習情況,提高教學的實踐性和專業性,對平面設計專業進行綜合性的改造,堅決把握就業導向的要點,提高學生的崗位競爭能力,讓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順利勝任社會崗位的工作,適應社會的發展。
第一個方面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需要符合當地地區對平面設計人才的要求,根據當地平面設計行業發展實際情況,設置切實可行的標準,提高平面設計行業人才培養情操和層次,提升人才的審美能力。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國東西南北不同方向的省市地區在文化習俗、審美觀念上差異都比較大,這就要求學生上任設計師崗位之后要結合當地的審美風俗,因地制宜,提高審美情趣,站在就業的角度務必要把握當地行業發展實際情況設置平面設計課程框架。
第二個方面,平面設計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需要根據當地的生活習慣和民風特點而進行。正如上文所說,由于地域差異,我國各個省市地區的風土人情都有所不同,各個民族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信仰,平面設計作品要把握不同的主題與初衷,特別是針對某些少數民族的禁忌應當予以回避,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設計師的理念也要有所更新,不能僅僅采用落后的設計方式渾水摸魚,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大膽使用超前設計素材恰到好處的融入其中,提高作品可看性。除此之外,平面設計專業要把握國際發展頂尖動向,把國際審美潮流融入課程設置中作為參考,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和專業發展潛力。
第三個方面要結合學生基礎。新一代大學生相比于以往的學生而言獲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信息素材和來源相當廣闊審美水平也較之以往有所提升,他們更喜歡具有新奇感和吸引力的事物,因此在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設置中要突出課程內容的吸引力,同時不能忽視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很多中職學生美術基礎較差,在設計理念上需要從零開始,面對這一低起點、跨度大的學術培養水平,中職院校在平面設計課程設置時要多花心思,設置一些容易掌握、容易溝通的內容,以上這些都是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需要遵守的重點。
中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若要推動教學改革順利進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了解的是專業的背景,了解專業背景好比一個人了解自己,必須要對自我進行全面的審視與調查,才能找到自身發展的落足點,深刻了解行業發展的市場需求與歷史背景,能讓教學改革有根基、有土壤。當前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廣告宣傳、廣告設計這些行業受到了社會的關注,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社會文化的多元化豐富了人們的審美認知,眾多出版社、期刊雜志都需要平面設計人才。市場需求的擴大促進了專業人才的競爭,雖然平面設計市場具有較大的人才缺口,但面臨著眾多的職業院校畢業生,學生核心競爭力的比拼依然十分激烈。這也就對中職平面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平面設計工作中,要把廣告設計當作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從正面引導大眾消費,拉動內需,促進經濟體量的增長。當前我國大多數國民經濟收入穩定,具有良好的物質基礎,市場條件良好,也能為平面設計專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條件。教學工作一定要在了解自身專業背景和專業價值的前提基礎之上完成專業建設工作[1]。
除了要了解專業背景之外,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還需要準確把握市場需求。從社會人才發展的角度來看,計算機平面設計人才數量眾多,但高質量人才依然匱乏,隨著人們對于生活環境與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裝修設計、建筑工程等各行各業都需要廣告宣傳的支撐,這就給平面設計專業帶來了絕好的發展機遇,從事廣告業務的公司數量不斷增多,對平面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大,中職院校一定要深刻把握市場形勢和社會背景,結合學校的具體教學資源和生源質量加以分析,明確教學定位,設置科學可行的教學目的,對平面設計專業的建設工作加以重視,一定要牢牢把握就業導向,抓住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和著眼點,把市場當作專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完成社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對接,讓中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得到更加清晰的職業規劃[2]。
就業導向之下的中職院校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必須要深刻把握人才培養的規律,設置學生培養目標,確保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的合理性,對學生的培養一定要遵守全面發展的原則,在立德樹人的思想導向之下確保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生一方面要具備強大的專業技能能夠獨立完成平面設計作品,另外一方面也要加強和廣告公司廣告產業的對接,讓學生了解該專業的市場發展情況,為學生提供更加寬廣的實踐舞臺。只有深刻把握就業導向原則,才能提高人才培養的有效性,為社會相關領域輸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完成中職教育發展對社會的責任[3]。
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學必須要以社會就業為根本的導向,加快專業教學體系的改革,該專業學生畢業之后大多數可以進入公司企業從事平面廣告設計工作,當然也有部分學生從事的是室內裝潢、攝影工作,主要的工作內容是對圖像文本進行后期處理,制作手機平面廣告,優化建筑效果設計圖等。在專業教學中,中職院校教學工作者需要結合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加快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與改革。第一個方面打牢基礎知識。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基礎模塊主要包括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公共課程是國家規定的增長學生人文素養的學科,除了公共基礎課之外,中職院校要針對專業課程加強實踐改造,找到薄弱環節。尤其是針對物體素描、色彩設置、計算機繪圖這些重要的技能課程,要把它們當作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在藝術素養上具有更高的品位,提高學生未來的職業層次。第二個方面,中職專業教學要注重技能模塊的鞏固和培養。計算機平面設計還需要學生掌握先進的計算機繪制技術,熟練的使用photo shop、3D max 等基礎軟件,開設專業輔助課程,建設專業實踐實驗室[4]。讓學生在校學習階段就能夠接觸到較為正式的企業工作環境,完成項目任務。除此之外,中職院校開設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要加強知識模塊的拓展,中職院校的學生年紀比較小,大多數都充滿著個性和好奇心,自我意識較強,因此學校開展專業課程要重在培養學生的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創新能力。
在就業導向的視角之下,中職院校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可以通過校企結合的制度,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進步。具體而言,在校企結合制度的改革背景之下,要深化合作辦學+合作育人的教學方針,加快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充分發揮學校教學和企業育人的優勢,實現合作雙贏,推動學生的校企雙元培養,加大中職院校集團建設的力度,進一步優化合作辦學的模式創新。具體而言。中職院校可以從人才培養方式上著手,改善學分制度,設置彈性學制,通過較為靈活的入學制度和學習機制對教學方法加以創新,深刻挖掘校企結合、產學研活動模式的優勢,向廣大市場明確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拓展學生的實踐空間,全面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進步。中職院校的教學管理者要了解社會企業的最近發展動態,掌握社會對人才的空缺和需求,及時修改并調整人才培養方略,也要為教學工作者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鼓勵學生參與頂崗實習和社會就業。學生可以參與到教學項目當中承擔企業的設計任務,熟悉社會工作流程,加深對社會工作崗位的認知和了解[5]。
為了完成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的,為社會輸送實用型人才,就必須要讓專業教學內容服務于就業。在開展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教學時,廣大教學工作者務必要以就業為導向,立足于強化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全面更新專業教學內容與素材。根據市場發展情況,設置對學生的要求,以就業為出發點,設計課堂教學課件與資料。因此,在就業為導向基礎之下對教學內容的設計和編排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可用資源進行編輯。教師可以根據平面設計專業的社會主流崗位需求,結合典型案例,分析PS 軟件及其他主要繪圖工具進行實操講解,對基礎的理論知識進行解析,用案例的形式本節課的重點知識。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編輯校本課程,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從圖片編輯入手,為學生講述編輯菜單中的套索、畫筆、仿制圖章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使學生對基本的操作步驟有大致的記憶,之后教師可以有目的性地對崗位專業能力加強滲透,講解廣告設計常用技能,設計廣告的基礎理念,利用廣告設計軟件進行應用操作,為學生講解色彩配置、點線面構圖、畫面排版技巧。學生在學習與模仿之后能夠掌握常用軟件的實際操作方法,洞悉作品設計理念,并把自己的思想融合進去,創新所學知識,舉一反三。除此之外,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實現學校、學生、企業三方共同發展,聯合校企合作新平臺,打造適合學生實踐的實訓平臺,在師傅和教師的共同帶領之下接觸到新型設計理念,掌握市場導向,運用尖端設計設備,全面提高設計水平。
綜上所述,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教學要體現職教辦學特色,滿足社會人才缺口。教學工作要以社會就業為導向,促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通過校企合作,加強教學對接,以實踐為標準,設計教學內容,提高專業教學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