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亮 沂水縣財政局
預算管理工作是為保障財政預算資金的規范穩定運行從而采取的一系列協調組織和控制監管活動。按照《預算法》及相關法規政策規定,各行政事業單位應將所有涉及公共事業的項目和支出都納入預算,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最后經同級人大批準執行。以便將有限的財政資源合理科學配置,實現資源經濟效益最大化、行政效率最高效。我國政府預算主要有以下分類:按照預算管理層級,可分為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按照收支管理范圍,可分為總預算和部門預算。
相較于一般企業而言,行政事業單位在組織運轉上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履職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調撥,而當下我國的財政資金主要是以納稅人納稅為獲得形式。行政事業單位因其特殊性,對國家相關政策的把握更加到位,通過做好預算管理,能夠對取之于民的財政資金進行更加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對社會資源的配置進行不斷的完善,更好的推動社會資源的合理均衡分配。
做好預算管理工作能更好的幫助行政事業單位掌握的財政資金有效的使用,首先對單位內部的需求進行滿足,卻保本單位的正常運行;其次,可以人啊給單位能夠集中資金,將其有效的應用在確保民生的保障項目當中。對財政資金所具備的杠桿作用進行積極的發揮。通過預算管理能夠推動行政事業單位構建更加完善、有效的現代預算管理體系,打造陽光政府和提高政府公信力。
現代預算管理體系強調了財政資金從預算編制環節就將監督職能融入進去,兼顧事前與事中控制,加強對事后結果的反饋與分析。各預算部門廣泛參與預算管理全過程,相關部門對預算管理及執行工作進行評價時,也會主動接受社會的監督,進而有助于防范行政事業單位腐敗現象的發生,進一步提高資金的安全性。
第一,針對預算編制時間不足,編制粗糙的問題,各預算單位平時要善于歸納總結,做好備忘登記,前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編制的部門預算才能更加科學合理。第二,各預算單位編制預算時要充分結合以前年度的預算執行、本年度收支預測、單位存量資產等情況,同時與同級財政部門進行充分溝通,不斷完善部門預算。第三,重視預算績效管理,創新預算管理方式,做到“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認真分析預算資金的用途、去向、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對于財政資金使用較好的部門,在安排下一年度預算時,適度調增預算資金;對于資金使用較差的單位,財政部門要幫助其分析結果,并在以后年度的財政資金安排時適度調減。
各預算部門可從以下方面嚴格預算執行:首先細化分解任務,對于已經批復的項目支出,要細化成便于執行的任務,重視預算編制也要重視預算執行,財務人員要加強同業務科室的溝通,定時自查自糾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針對執行進度、完成水平、效益分析,形成有針對性的分析報告。其次建立預警機制,利用財政一體化等大數據平臺,對一些重點項目支出、預算執行進度、資金使用去向,設置報警提示功能,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發生偏離的,自動進行預警提示,加強預算執行的約束力。最后預算調整流程要嚴格規范,預算調整或追加時,必須按照既定的流程進行部門間的審核并獲得政府部門的審批,重大預算調整或追加還要報同級人大批準,只有提高預算調整和追加的付出成本,各預算部門才會謹慎進行預算調整或追加。
在進行預算管理開展的過程中,為提升預算工作的成效與質量,科學全面的提升預算管理工作的力度,還應該積極構建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應將預算管理以及預算執行等工作納入全面內部控制之中,不斷提升預算執行的整體成效,確保預算執行工作科學有序的開展。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要依托于科學且全面的內部控制體系,要明確預算管理人員的職責,要精準全面的理清預算執行人員的職責,確保他們能夠嚴格按照預算方案來開展各項工作。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大預算執行的監督與評價。對于預算執行工作不到位,或者預算執行效果不明顯的部門或者個人,要通過績效考核的方式來進行評價與考評,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更好的優化預算執行工作的整體質量。
隨著政府職能的不斷轉變,行政事業單位肩負著重要的社會服務職能,在社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對當地經濟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化,新預算法廣泛推行及深入人心,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強化預算管理的措施研究,高度重視預算管理各環節出現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水平,以實現對財政資金的優化配置和有效使用,促進經濟社會更加健康平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