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龍 成都大學商學院
全球經濟一體化大格局下,集團企業地域邊界不斷擴大,組織結構日益復雜,導致組織決策遲緩、效率的低下,特別是分散、獨立核算的財務部門成本費用有上升趨勢,原來的財務管理己不再適應現代大型集團企業龐大的財務核算需求,管理標準難以統一,信息溝通的遲滯使得集團知情權受到挑戰,阻礙決策,增加企業管理難度。因此,一些集團企業開始財務管理模型變革和對財務流程的再造,一種基于ERP系統而建立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共享服務應運而生,通過精簡財務部門,采用集聚化、標準化的財務核算流程保證會計記錄和報告的規范、統一,為企業提供信息決策支持。
來自德勤咨詢公司等的調查數據顯示:國內外實施共享服務的一些企業集團如福特汽車、通用電氣、中興、蒙牛、永輝超市等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不僅提高了服務質量,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財務工作效率。“轉變管理模式,業務流程再造”已經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
進入21世紀后,為應對全球化的業務其分子公司、研發中心、銷售點遍及全球各地。為了進行更好的財務核算,每個地方都配置相應的財務機構。雖然這便于當地的財務核算,但各地財務機構各自獨立運行,這直接導致了財務機構冗雜、財務人員數量劇增,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集團公司的全球化經營戰略,其布局受所在地域制度以及文化等多種因素影響,為適合本土化的經營管理形成不同的財務核算機制以及信息系統,這雖然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當地機構的財務核算,但是會計準則不統一、財務信息不對稱,當相應的財務信息傳遞到集團公司以后,就給集團的財務核算造成了困擾。因為各地的財務機制、信息系統都體現著不同的個性化,這直接導致了集團財務核算難以正確理解相應的財務信息,影響了財務核算的周期、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等,最終削弱會計信息質量。
因為傳統財務部門模式地區之間、母公司與子公司和分公司之間存在諸多信息傳遞環節,故存在信息逐級失真的情況,而且信息傳遞的環節復雜性與效率呈反比,因此依靠傳統的信息逐級傳遞降低了企業整體效率,也因為不能保證及時性原則而降低了信息價值。
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增加了公司的管理運營成本,也使得財務難以發揮業務支持和戰略推進能力。財務人員的大量時間精力被基礎性的財務核算工作占用,難以分心再關注公司的業務經營、戰略決策等。同時未經過分工的財務工作效率也十分有限,財務人員所能發揮的能力和價值大大削弱。
為了適應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財務流程再造已經是刻不容緩。
流程再造理論認為要改變企業傳統流程模式應通過重新構建業務活動流程單元調整組織結構,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難以繼續支撐企業的財務處理,為適應集團全球化經營發展,將專業財務集中到集團層面,財務共享中心以集約化、標準化流程處理簡單的會計核算,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財務職能中心的重新厘定和組織構架的設定成為財務共享服務流程再造成功實施和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
隨著組織構架的變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原有財務崗位的取消,為了使得再造的財務組織有效的運行管理,原有的業務流程也必須進行再造,才能適應財務組織結構的變化。在財務共享服務的過程中所涉及的三大關鍵流程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這三大流程關系密切,相輔相成,為使三流合一應優化業務、分解流程,使核心業務流程始終保持最優狀態以達到效率的提高。
財務流程根據企業的特點和需要重新設計后,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它的完善和合理是一個漸進的優化過程。在新流程運行過程中,通過不斷調試“消除非增值活動與調整核心增值活動”。減少業務流程上無效或不增值的活動,使整個流程盡可能滿足標準化、科學化的要求而達到運行最佳狀態。
流程再造理論為解決集團公司在經營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如管理成本升高、運行效率低下、財務信息質量差等問題提供了解決的理論指南和方向,在外部環境變遷下,要改變企業傳統流程模式,應在長期戰略目標的指導下,調整組織結構,并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創造出更有價值的業務流程,從而提升整個企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