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曾禮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近幾年,新工科建設工作受到了廣泛關注,與其相關的文件也在陸續出臺,新工科教育工作也在這一環境下逐漸完善。身處在這種背景之下,及時對新工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進行檢驗就越發重要,而且工科人才培養導向性也在這一環境下不斷凸顯。就業指導工作實施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結合自身發展實際來規劃出合理且完整的生涯規劃與安排,做好這一項工作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加全面且充分地了解自己,同時也能幫助學生認識行業、提高自身就業技能以及職業素養,同時為其今后就業與發展提供良好保障。由此可見,就業指導可以說是高職院校教育體系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而要想真正做好這一項工作,自然需要提高其政治站位,用合理的思想政治有效引領就業指導。
就目前各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現狀來分析的話,不管是文科類還是理工科類其內容相似度基本上一樣,并沒有考慮到行業以及專業的差異,也沒有考慮到學生今后就業方向不同,這種基本相似的就業指導無法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1]。
通常情況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實施人員大多是交由班級輔導員抑或者實現愛過你關就業指導團隊,可是因為專業所學本身就不相符,這促使他們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呈現出了基礎功底不足等情況,無法有效結合學生專業實際、工科訴求來展開針對性的就業指導。由此可見,師資隊伍有待優化也是新工科背景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效果并不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在開展的時候,其課程內容通常都是全校提供的統一課程,在人際溝通、自我認知、興趣錨定、書面溝通這幾個部分尚且可以在全校范圍內制定出統一標準,可是不同專業學生職業選擇、認知、性格、就業價值等方面自然就會出現專業針對性不足等情況,再加上就業指導時效性、新穎性不足,無法有效匹配高職院校學生個性化特征以及當今職場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就業指導工作自然也并不理想。除此之外,在考核方面的話,通常都是以簡歷制作、書面作業以及平常成績來進行考核,經常性會護士第二課堂成績單,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也無法保障就業指導效果[2]。
學生三觀塑造對于其今后就業觀、職業觀會造成較為直接的影響,大學本就是學生成人的重要階段,幫助學生塑造出完善且健全的價值觀十分重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樹立起正確的就業理念,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就業指導過程中盡可能從專業以及行業角度來引導學生對行業特點、專業特長形成有效認知,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學生專業自信以及行業自信。而在就業觀教育這一層面,也需要在就業指導過程中盡可能扭轉部分學生“讀書無用論”“等、靠、要”等不正確的思想,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準確意識到自身理想信念與中國夢之間的緊密聯系,讓其在追求個人發展和利益的同時也能夠盡量維護國家發展和利益。此外,理想信念教育在當代大學生就業指導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會直接左右學生自我價值實現以及個人發展,國家要想得到繁榮昌盛發展,本就離不開每一位大學生的貢獻和理解,而其就業理想更是其中的有效支撐,所以在就業指導期間還需要引導學生對我國國情、社情形成有效理解,在開展專業知識教育的同時,讓學生能夠將自身發展與民族復興有效融合在一起,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人生理想得以實現[3]。
新工科建設理念在提出之后,其十分注重工匠精神的培養,這一種精神從某些方面而言也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具體表現。學生要想順利求知,不單單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以及知識技能,同時還需要具備誠信、敬業、合作能力、責任意識以及法治觀念。因此,在就業指導過程中,還需要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工作,讓學生能夠正確意識到個人成長是無法離開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引導學生樹立起敬業的態度,同時讓其在對待工作以及學習的時候,真正做到“做一行,愛一行”的執著精神;另外在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還需要在就業指導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起誠信意識,讓學生在學習期間養成良好的法治思維,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新工科背景下需求的專業人才,從而有效促進其職業道德素質得以提升。
新工科背景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要想有效嵌入思政元素,還需要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時代主旋律。就目前新工科發展現狀來分析的話,現如今對于實踐職業精神較高的人才訴求較高,需要他們來開拓創新新藍海,所以思政教育在嵌入的時候,一定要立足于我國發展國情上來開展,在此期間可以充分利用就業指導來對接社會發展優勢,結合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來采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職業精神教育,這對于學生今后就業與發展而言意義非常。
新工科背景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一定要準確意識到思政元素嵌入的重要性,而且在備課的時候還需要結合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實際,來深入挖掘其中所包含的與就業指導相關的思政元素作為教育資源。首先,分析生涯發展理論我們能夠發現,其十分注重自我價值認知,而且還提出要積極借助于愛國、誠信、協作、文明等元素來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讓學生能夠樹立起良好的創新、擔當以及奉獻意識;其次,在對學生進行職業認知及選擇指導的時候,指導人員則可以適當滲透我黨十九大精神、國家頂層設計來培養出具有良好創新能力的學生,適當為學生介紹現如今發展態勢以及相關政策,讓學生明確現如今時代需求的工匠品質;最后,還可以強化對于學生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多方面的教育與指導。
新工科背景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要想有效嵌入思政元素,還可以及時對就業指導講課方式進行創新,可以采用有效啟迪啟發、團隊合作等方式來進行創新,借助于這一手段來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在實踐期間,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活動任務來讓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得到有效訓練;也可以做好各個方面的整合與歸納,如生涯發簪理論、職業選擇、職業認知以及學生自我認知等多方面進行有效結合。此外,還可以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系列講話、主題探究活動也滲透于就業指導之中,同時鍛煉學生面試能力,以此來為學生今后就業打好基礎。
新工科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在開展的時候,還需要對新工科專業學生職業生涯進階與發展攻略進行完善,主要包含了就業信息收集、考驗數據分析這兩個部分,這樣才能為學生今后就業發展與提升提供科學理論依據與指導,真正為學生今后就業打下良好基礎,從而最大程度提升新工科專業學生培養質量。
新工科背景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要想有效嵌入思政元素,還可以在就業指導過程中,將就業信息收集、考驗數據信息及時分享給學生,這能有助于學生對自身的理解和把握,促進學生合理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開展。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于高職院校之前出現過的創業典型事跡、創業者創業經歷來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也可以利用全新的微課技術來為學生播放事跡和經歷,這樣就能有效提高學生職業素養以及職業認知,從而有效強化學生新工科專業屬性,同時為學生就業率提升打好基礎。
新工科背景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要想有效嵌入思政元素,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還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例如,可以在就業指導過程中為學生介紹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與核心技術展覽抑或者是前沿理論講座,借助于多種形式來為學生展示出大國工匠的職業精神,這樣就能有效強化學生認知。此外,還可以要求學生自行參與到項目制作與實踐之中,這樣就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與發展。
綜上所述,處在新工科背景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嵌入思政元素,是發展必然趨勢,也是有效優化人才培養工作、提升人才培養效率和質量的重要舉措,其能夠真正讓學生在有效就業指導與思政教育課堂上得到全面發展與提升。為此,高職院校就業指導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新時代新精神和新思想,在發展過程中堅持立德樹人,深入挖掘相關教育資源,同時對就業指導形式進行創新,從而真正有效在就業指導的同時做好價值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