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細妹 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在國家對于職業院校新政策的實施推動下加快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為高職院校培養大量優質的、適合國家發展需求的實用型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高職院校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牢牢抓住發展的機遇,建立適應“1+x 證書制度”發展的課程體系,尤其是在會計專業中建立適合“1+x證書制度”的課程體系,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他們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人才力量。
1+x 證書制度通俗來說就是指讓學生在擁有學歷證書的基礎上再獲得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把學生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這是實施1+x 證書制度的初衷和目標。《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以后,各個高職院校為了適應教育改革政策變化的需求,積極實施1+x 證書制度,鼓勵學生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同時能夠考取一些對自身發展有利的職業技能證書,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就業的能力。
會計專業是一門操作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各大高職院校無論是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還是在教學方式和課程體系構建上,都很重視學生在操作性和實用性方面的培養[1]。1+x 證書制度實施后,鼓勵學生在獲取學歷證書的同時不斷的獲取更多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數的實操能力,還有助于傳統會計的優化和創新,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從而減緩就業壓力。
自2019 開始,國家開始推行1+x 證 書制度,取消了會計從業資格證,而后會計專業的相關證書只有初級、中級、高級會計師資格證。根據我院學生的年齡和資歷等具體報考條件來看,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應該根據國家的政策變化而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從而保證與1+x 證書制度的有效銜接。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標準,以往培養的“核算型”會計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無法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不滿足當前市場的用人需求,因此,高職院校要轉變以往的培養模式,培養大量適應時代發展的復合型人才,以便滿足市場的用人需求。
高職院校不斷擴招,據統計,湖南每8個職校學子就有一個是學財經類相關專業的,而作為我院三大專業之一的會計專業,畢業生的數量大量增強。再加上市場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畢業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因此,如果學生有更多的職業技能證書或資格證書將會增強他們的就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就業,提升就業率,湘西職院轉變培養思路,改革課程體系,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從而實現就業率的提升勢在必行。
目前對于會計專業來說“X”證書主要有財務數字化應用、金稅財務應用、財務共享、大數據財務分析等等,從當前這些“X”證書性質來看,各個企業都已經在信息化時代的推動下實現轉型,這些證書也都是為了適應產業升級而誕生的,因此,湘西職院會計專業要以大數據、財務云等為基礎,結合相關的會計理論教學,來培養能夠適應會計領域用人需求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2]。在制定人才培養模式時,要結合“X”證書的相關課程體系,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合理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培養出適合職業崗位要求的復合型技能型人才,使證書培訓和人才培養的目標得到深度融合。
首先,按照會計領域的用人要求來重構課程結構,優化教學內容,根據“X”證書的新標準和新要求,湘西職院應調整和優化課程體系,例如在原有的課程體系中引入財務數字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元素,使會計專業的課程內容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同時通過對課程結構的調整能夠使學生們對未來的就業崗位和工作范圍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明確未來的就業方向和發展目標。其次,在重建課程結構的時候,要根據會計領域的具有工作任務和工作范圍,重新調整理論和實訓結構,使理論知識能夠很好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設計貼近實際工作崗位的實踐課程,融入和實際工作相銜接的課程內容,盡可能的使理論知識教學與實際操作一致化,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崗位適應力。
擁有強大的教師隊伍才是保證“1+x 證書制度”順利實施的有力保障。因此,湘西職院要引進“雙師型”教學人才,構建高規格的教師隊伍[3]。首先,要重點引進一些具有學位證書和專業資格證書的教師人才;其次,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力度,積極鼓勵教師多參加師資培訓,增加與企業的交流,豐富自身的實踐工作經驗,不斷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使教師成為“1+x 證書”的“引領者”;最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由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現實教學模式,使教學理念滿足會計領域的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1+x 證書制度”為高職會計專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湘西職院會計專業要充分發揮“X”證書的作用,對教學各方面進行優化和改革,推動會計專業的發展,為企業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