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增英 呂盼盼 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
財產管理是企業發展中的一個重大且艱巨任務,其管理效果往往與企業市場競爭優勢的形成具有密切相關。因此,如何加強財產管理工作,并發揮出該項工作的應有作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者關注和重視的研究項目。但不可否認的現實情況是,由于管理制度缺乏、管理目標未能明確等,使得企業財產管理質量難以助力于企業形成市場競爭優勢。鑒于此,本文深入研究“如何提升企業財產管理質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財產管理的重要性日漸突出,使得此項工作備受企業管理者的重視和關注。而大部分企業在發展中,財產管理仍然存在諸多亟需完善之處,原因在于財產管理制度未能完善,導致企業財產安全難以保障,不利于企業經濟效益水平的持續提高。因此,企業在發展中,應注重財產管理質量的持續提高,以此節約現金流,使得企業具有充足資金用于市場營銷、產品研究等項目,為各環節優化企業經營管理和提升競爭力提供支持,繼而為企業創造更多收益的同時,實現企業市場經營發展目標[1]。同時,企業財產管理質量的優劣會影響企業生產運營成本,要求企業嚴格控制購置成本,降低財產閑置率,為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進而有利于企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2]。除此之外,企業財產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可以實現企業財產的保質增值。企業在財產管理過程中,通過統籌協調各類財產,可以使得企業內部閑置資產充分活躍起來,亟需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和價值,從而有利于企業財產增值保值,進而有利于企業健康、長遠發展。
企業在發展中,往往會結合市場環境逐步地建立有益企業發展的各項規章制度,如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考勤制度等,一方面為企業規范運營提供了制度支持,另一方面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但不可否認的是企業在財產管理中存在不可忽視的缺陷,最為突出的問題是企業未能健全相應的管理機制,使得企業財產管理難以獲得良好的效果,最終會威脅企業財產安全。企業財務管理機制的缺陷和不足,總結體現在兩個方面,具體如下:
(1)缺乏投資失敗問責機制。企業在發展中,由于未能建立可行的責任機制,尤其是投資失敗問責機制的缺失,使得企業經營者的行為缺乏約束和規范,使得其缺乏相應的責任心,若此現狀持續維持下去,則會使得企業頻繁出現財產損失問題,最終不僅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持續提高,還會影響企業規模擴大化發展[3]。例如:企業管理者在具體的工作中,由于沒有問責機制,使得其在具體投資工作中容易產生盲目行為,甚至是為了一時的利益而盲目擴大投資,可能為因為投資前缺乏考察工作導致投資失敗,最終帶給企業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針對這種情況,企業管理者需要對財產管理引起重視,并要落實相關措施來提高財產管理 質量。
(2)固定財產管理制度缺乏。在企業發展中,企業往往會建立專門的財務部門,專職負責固定財產的管理工作。但是在實踐操作中,財務部門由于缺乏培訓而沒有深刻認識財產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局限于企業固定財產表面價值的管理,未能了解企業固定財產的其他情況,沒有過多關注企業固定財產效益最大化問題[4]。正因如此,企業固定財產管理相對落后,容易導致企業固定財產貶值而使得企業蒙受一定的損失。因此,企業管理者既要實時記錄好固定財產,又要動態關注企業各項固定財產的使用狀態,以此充分發揮固定財產的效益,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提供支持。
企業財產管理牽涉內容過于廣泛,且此項工作是一項嚴謹度高的工作,要求加強內部控制,才能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規范執行,繼而才能發揮財產管理工作的作用,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夯實基礎。而現實情況是企業財產管理內部控制存在一些缺陷,如內控環境的重要性缺乏清晰認識;缺乏明確的管理標準,導致財產管理工作難以順利落實到位,對固定財產的維護不計入其中,從而難以做到賬賬相符。上述問題的發生,根本原因是企業財產管理內控缺乏完善度,且監督意識薄弱,難以確保財產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和有效性[5]。除此之外,企業財產在處置過程中,未能嚴格執行審批處理流程,且沒有做好相關的記錄與上報工作,導致財產信息有延遲,難以做到企業賬實相符,企業風險評估機制缺乏,尤其是投資方面,直接影響企業規模的擴大[6]。不僅如此,企業內部未能加強內控環境建設,使得企業財產管理難以保障質量,從而難以確保企業財產安全,不利于企業健康、長遠發展。
企業生產運營是壯大發展的關鍵。而企業生產過程是資源消耗過程,在此過程中,由于不可控因素而導致資源存在一定的浪費現象,這不僅會增加企業資源成本投入,還可能增加資源危機而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因此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為規避此項問題對財產管理的負面影響,應注重企業生產員工節約意識的強化。而物料的多少往往以實際生產需求為依據。因此在企業財產管理中,應嚴格控制辦公成本,避免出現鋪裝浪費現象,不切實際的采購,物資采購超過存儲期,都會直接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7]。因此,企業應基于節約原則來管好辦公資產,確保質量的基礎上,禁止隨意采購和處理,確保各項財產有詳細地記錄,堅決反對浪費,以此提高企業財產管理效果,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夯實 基礎。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應用,為社會各個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對于企業財產管理而言亦是如此,企業財產管理與信息技術的相結合,能夠大幅度提升財產管理水平。但基于企業財產管理現狀而言,可以發現企業財產信息化程度不高。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企業管理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企業適應時代發展并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而當前企業管理層普遍缺乏財產信息化管理意識,使得企業財產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難以提高。除此之外,企業在財產管理中嚴重缺乏信息化人才,而財產信息化管理往往要專業人才提供指導,并創建財產管理信息化系統,如此才能提高企業財產管理水平。但現實情況是企業嚴重缺乏財產信息化管理人才,使得財產信息系統數據質量和準確性難以保障,從而不利于財產管理工作質量的 提高。
如前所述,企業財產管理仍然面臨內控不足、管理機制未完善等現實問題,不利于企業財產管理質量的提高。因此,企業應在發展中探尋可行措施來提高財產管理質量,具體如下:
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企業在發展中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尤其企業財產管理方面,企業有必要與時俱進地完善建立財產管理制度,使得企業生產經營具備充足的財產,這樣企業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由于企業經營者專業知識有限,在規章制度建立中難以全面考慮,容易出現留白問題。因此,企業管理者應廣泛吸取基層員工的意見,結合企業發展實際來優化制定制度,以此完善企業財產管理制度,并要在實踐中動態調整企業財產管理制度,以此確保財產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繼而為提高企業財產管理質量提供制度支撐[8]。如投資問責制度、無形財產管理制度等,都要建立實施,且在制度實施之后,在一定周期內觀察制度的實施效果,若制度執行并發揮出最大作用,則要繼續執行該制度,若制度執行缺乏效果,應及時地尋找問題,并要對制度進行完善。以某企業財產管理為例,在企業財產管理過程中,制定了責任追究制度和貨幣資金管理,實現了貨幣支付稽核審查制度和審批手續的制定,并對流動資產和負債比例進行合理調整,確保企業具備良好的還債能力。
企業應圍繞財產內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評估與獎勵體系,有關部門應對企業內部控制系統進行完善度評估,全面了解企業的運營狀況,并以書面形式呈現給上級領導,為管理決策優化提供依據。同時,在企業財產內部控制管理中,應結合市場發展形勢來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使得職工可以全心全意服務于企業。不僅如此,在企業財產內部控制管理中,應注重現代信息化工具的引進,建立良好的信息與溝通體系,提高財產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確保企業內部財產安全,為企業的正常、高效率運轉提供支持[9]。另外,企業財產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具體由人執行,這要求企業為財產內控管理工作提供人員支持,在實踐中,企業需要結合內控管理工作需求,設置管理機構,并合理地分配各人員的職責與權限,在企業內部營造“講規矩、講標準”的良好氛圍,如此才能不斷地提升企業財產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繼而有利于企業財產管理質量 的提高[10]。
在企業財產管理中,質量提升的最終目的是確保企業財產的安全,并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在財產管理中應注重財產利用率的提高,主動適應市場形勢變化需求,積極拓寬籌資渠道,并對財產實施集中管理和統籌安排,提高企業財產運轉效率。首先,企業管理者應對全面掌握企業財產情況,及時記錄財務狀況,針對不能使用的財產,應及時進行科學評估和處理,確保各資產都能夠得到合理運用,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針對企業可以使用的財產,也要專人負責日常的常態化維護和保養工作,確保財產安全運轉的同時滿足于企業正常運轉的需求[11]。除此之外,在重要財物轉讓或者出租時,應采取合同方式,將具體事宜上升到法律層面,以此保護企業財產 安全。
基于時代發展角度而言,企業在財產管理中,有必要注重財產管理和信息技術的相結合,才能借力于信息技術等大幅度提升財產管理水平。因此,企業在財產常態化管理工作中需要持續加大投入,目的在于完善互聯網、計算機、云計算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強化企業內部信息化管理意識,這樣才能建構與企業發展實際相符的企業財產管理信息化系統,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做好企業財產的管理工作,并確保企業財產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這樣才能持續提高企業財產管理水平[12]。另外,考慮到信息化人才是企業財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支撐,要求企業在財產管理中,既要加大信息化設施建設力度,又要從財產信息化管理工作入手,積極引進相關的信息化財產管理人才,也可以對企業現有財產人員進行針對性地系統培訓,為更加準確地分析和處理企業財產數據,繼而才能杜絕企業財產濫用、以權謀私等行為的發生,最終可以提高企業財產管理水平的同時保障企業財產 安全。
在企業財產管理中,制定與企業發展實際情況相符的財產管理目標,并實施規范化管理工作,是提升企業財產管理質量的重要舉措。因此,企業在財產管理中,應積極主動地革新管理思想理念,與時俱進地接受優秀的新鮮事物,在此基礎上,以財產管理目標為核心指導,科學合理地處理企業各項財產,確保企業各項財產可以發揮出最大的效益。除此之外,企業制定規范且明確的財產管理目標,可以為管理者的具體工作指明方向,對財產管理工作的落實具有積極作用,從而有利于全面提升財產管理質量,為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夯實 基礎。
企業財產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內容的核心構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往往會影響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因此,企業在經營發展中應對財產管理引起重視。但要強調的是企業財產管理并非個人或者某個部門的事情,而是要企業全體人員和所有部門參與進來,為企業財產管理工作提供最大支持,這樣才能確保企業財產管理工作質量。基于此認識,企業高層人員需要主動轉變觀念,且要宣傳和鼓勵企業內部人員牢固樹立正確的財產管理觀念,才能在常態化的財產管理工作中表現積極的一面。與此同時,企業財產管理者為做好財產管理,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提高重視度的同時,注重個人專業素養和職業素質的全面提升,才能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和經驗做好財產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企業財產管理中,規范化、標準化是提高財產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而財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相結合,是提高企業財產管理規范性和標準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企業需要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和財產管理流程,并融合財產管理系統和預算管理系統,才能利用系統數據及時地發現財產管理中的違紀行為,便于相關人員及時地參照預算管理內容,有針對性地改進財產管理措施,從而有利于企業財產管理水平和質量的提高,為企業的持續壯大發展夯實財產基礎。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日漸激烈,要求企業加強財產管理,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夯實基礎。但企業財產管理工作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如財產管理內部控制存在缺陷、缺乏完善的財產管理機制等,這要求企業在財產管理中,鼓勵全員參與,并要求企業各部門協同出力,建立健全財產管理制度,加強財產內部控制管理,才能及時地結合市場發展形勢來優化企業財產管理方式,從而能夠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價值的實現,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