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鵬躍
(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 德州 253034)
在新時代社會環境下,高校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互聯網開展精細化管理,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隨著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學生呈現出更加個性化的價值理念,形成了更加獨特的思想和認知,這也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難度。因此,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教學管理人員要能夠深刻理解和認識當前學生的狀態,有效利用互聯網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在互聯網環境下,信息傳播十分便捷,內容價值影響深遠。高校學生的成長處在高度發達的網絡信息時代,出現了新型的信息獲取和信息傳播形式,高校學生自成長階段就開始接觸各種新鮮事物和內容,逐漸形成了自身特有及多元化的思想價值觀念。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比較好奇,其更加善于運用互聯網了解未知的事物和理念,但是高校學生自身知識體系和思想意識還不夠成熟,無法有效分辨不同價值理念的正確與否,一旦學生建立了非主流的思想價值觀,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高校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但除了專業課程知識內容外,還應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教師需通過課堂教學等一系列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專業課程知識儲備。高校可通過舉辦多種活動或開設豐富的公共課程,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使信息獲取更加方便快捷,除常規圖書、期刊、報紙外,互聯網已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互聯網具有信息獲取便利、內容廣泛豐富的特點,網絡信息服務更加人性化和個性化,因此受到高校學生的青睞。目前,大多數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畢業論文設計中普遍會使用互聯網進行輔助,也善于通過互聯網進行娛樂和社交,網絡視聽文化十分豐富,比較符合青年學生的興趣特征,已成為學生的主要生活和娛樂方式。
受互聯網的影響,高校學生在思維邏輯和性格特征方面具有突出表現:第一,高校學生長期處于網絡信息環境中,習慣于利用網絡思維來理解和分析事情,對于專業知識和生活問題表現出較強的創新思維。第二,高校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娛樂和社交活動,性格會受到一定影響。目前來看,大多數青年學生表現出強烈的個人特點,性格特征十分突出,在日常生活中喜歡標新立異,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可見,高校學生思維和性格的塑造,與學生日常獲取的信息內容密切相關,在思想和行為上會產生較大變化。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主要通過教師及學生干部開展。傳統的管理模式比較單一,除了常規的生活檢查和班級會議外,很難提出切實有效的辦法。在互聯網環境下,學生管理工作呈現出了新的方式。除傳統常規管理手段外,還可以引入線上管理模式,比如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師生線上交流和溝通。目前比較常用的是微信群、QQ群等公共社交平臺,可以利用這些線上平臺進行即時交流和互動,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管理效率。除社交平臺外,還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公共平臺,發布信息、班級日常公告或推送促進學生發展的相關內容,使學生能夠通過新媒體網絡平臺不斷進行自我提升。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舉辦班級活動,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在線參加,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提升班級凝聚力。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當前,高校教師逐漸年輕化,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代溝逐漸縮小。在互聯網環境下,先進的網絡交流方式也為師生之間的溝通提供了便利。因此,教師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利用互聯網等形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社交平臺,開設自己的新媒體賬號,分享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發生的趣事,或分享個人的生活和工作感悟,通過活潑幽默的語言,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促進師生間的溝通交流。此外,教師可通過互聯網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包括生活狀態和學習狀態,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給予學生關懷和幫助,使學生能夠充分信賴教師,進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應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實施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高校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學生管理工作上,且無法實現細致入微的管理效果。高校學生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且思想不夠成熟,但卻不愿意尋求學校和教師的幫助,希望依靠自身的力量解決問題。教師應充分認識和了解到學生存在的這種思想,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存在的問題,善于利用網絡手段,實現對學生的人性化和精細化管理。比如,可以通過網絡社交軟件,與每個學生建立即時交流的渠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隨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此外,教師應通過學生資料及日常表現,掌握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長、家庭情況等基本信息和個人情況,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實現個性化的學生管理,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應利用新的思維模式和管理方式實現新的改變和突破。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要進行相應的改善和提高,不僅要適應當下學生的互聯網使用習慣,也要符合信息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態,這樣才能有效配合高校專業教學,為學生建立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的教學及管理模式,利用互聯網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