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曙
(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 德州 253034)
高校輔導員能力的提升和發展對我國實現教育教學“雙一流”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是培養學生、塑造大學生人格促成的特定主體,而輔導員隊伍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承擔著幫助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影響學生道德素質培養的重要責任。高校輔導員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專業性,而輔導員所需要的能力也要緊密結合社會熱點、學生心理訴求、教育環境等變量的要求不停更新換代,最終實現回歸初心、回歸本分的崗位職責。民辦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性質更多的是以班主任的身份介入到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和學生群體緊密接觸,事無巨細。民辦高校輔導員崗位的提升和工作的開展必須圍繞民辦高校學生層次復雜、學生個性多樣的特點精準落實。輔導員崗位背景是決定輔導員管理水平的基礎保障。一般輔導員的學歷背景、學科背景及政治背景都應該與輔導員崗位特殊的思政教育工作有著較高的符合度。學生和輔導員之間的緊密聯系決定了學生群體對于輔導員工作目標的制定。學生群體為輔導員思考教育、鉆研崗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依據輔導員九大職業能力的要求,可將輔導員的崗位職責總結規劃成以下六個部分: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環,沒有安全的高校更不會有安全的教育。安全工作圍繞1+3安全工作機制開展落實。1為一個線上抓手,靈活運用輔導貓、易班等應用平臺查看學生在校情況,3為加強安全教育、落實安全責任和優化人防建設三個線下保障。輔導員要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主題班會、節點教育、思政課教育和生活中去,讓學生將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網絡安全、宿舍安全牢記于心。學生群體經常會出現對學校規章制度認識不足導致違反規章制度的情況發生。考試違紀、使用違規電器、曠課遲到、不按時歸宿、打架斗毆等情形都是高校的安全隱患。為此,輔導員應該設立班長、宿舍長、學生三級安全責任機制,在關鍵節點簽署相關安全責任書,使安全責任概念深入人心。
輔導員應重視班級隊伍建設,培養學生干部可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學習交流青藍幫扶。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輔導員要發揮班級中優秀學生的模范帶頭作用,善于運用優質資源幫扶學業實踐水平稍差的同學進行學習交流。第二步,專題培訓以學促優。輔導員應定期組織學生干部進行崗位培訓,培訓內容應結合利用學習強國平臺進行時政學習、黨的理論學習、管理學等方面的學習,提升班干部自身素質,培訓內容和地點應靈活多樣,不拘泥于教室講授這一種形式。第三步,學期考核學年總結。可以每學期開展兩次學生干部專題培訓,班委團委會通過理論宣講和實踐拓展等靈活的方式進行最終的學年班委工作匯報。
學風建設是高校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進學生適應高校學習生活環境、正確樹立三觀的保障。輔導員可以通過五位一體的方式開展學風建設。輔導員應定期帶領學生學習學生手冊和制定班級規章制度,使學生將校規校紀熟記于心,善于運用學生手冊的條文制度規勸學生提升自我,實現用制度保學風。輔導員可督促班干部通過定期定時的綜合測評來做到管理育學風,獎懲制度直接關系到學生評獎評優,有效對學生行為起到監督作用,保證優良學風。開展科創明星幫扶活動,輔導員可邀請往屆在各類專業類賽事斬獲佳績的同學進行宣講活動,通過經驗分享會的形式來促進學風建設。優美溫馨的教室宿舍氛圍是塑造良好學風必不可少的軟條件,教室文化建設和宿舍文化建設應該以競賽的方式促進學生們積極參與,寓教于樂。
思想政治教育是輔導員工作的重心。高校隨時隨地都會是思政教育的場所。例如一年一次的新生入學教育講座,可以比較系統的使學生對校園,對大學的印象先入為主。輔導員應該抓住每一次校園文化活動的機會開展類似微電影拍攝、合唱比賽和話劇排練的特色活動。也可以用貼近學生話語體系的方式講述黨的理論知識,避免枯燥生硬,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四史教育。同時,輔導員要珍視每一次和學生一起開展黨團活動的機會,無論是聆聽講座還是組織學生做志愿者活動,都是記錄他們珍貴大學時光的佳期。輔導員要重視學生們腳踏實地真槍實干的參與社會實踐,這將潛移默化地提升大學生基本素質,并善于挖掘學生關注的新聞熱點話題結合育人思想編輯成文案融入公眾號和抖音等新媒體傳播手段之中,用學生喜好的網絡語言進行網絡思政教育。大學生群體作為網絡原住民,對新媒體平臺有著強烈的依賴行為,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將新媒體作為主要陣地。
輔導員應本著服務學生的理念在資助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學業就業指導與公寓管理服務方面做到公平公正,關心愛人,嚴格落實每年一次的獎助評審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把評優樹先、幫扶貧困學生作為獎助評審工作的目標和原則,切勿把偏袒和私心摻雜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要時時了解跟蹤學生心理狀況,大學生心理問題是現階段最應該重視的隱性問題,輔導員要第一時間嗅到學生異常情緒及時進行心理健康排查和心理問題篩選。學生學業和就業問題始終貫穿大學生整個學習生涯,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指導過程中可通過問卷和書信形式,定向精準指導學生學業就業。宿舍是大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是服務學生的主要陣地。輔導員要在工作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做到服務育人,把深入學生宿舍談心談話作為輔導員日常工作的必要要求,并在學生公寓成立學生黨員服務站,把學生服務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學生工作為輔導員崗位研究能力的提升提供基礎。輔導員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依托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進行課題研究,研究學生工作的規律性,解決主要矛盾,將事無巨細的事務性工作提升到理論高度上來。輔導員可參照歷年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的賽制形式將工作進行專業化、信息化提升,以此來形成“科創典型帶學風、黨團活動助育人”的管理特色,以此來獲得職業生涯的長期發展。同時,輔導員應該發揮自身專業特性,做好優秀文化的傳承任務,推進立德樹人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民辦高校輔導員要緊跟新時代“雙一流”建設的發展大勢,結合自身崗位發展目標和學校形勢,不斷改進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適應大學生群體的時代特征,狠心苦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推動立德樹人任務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