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帝言 中北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
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情況出現,中國傳統建筑當中所包含的美學元素,對于現代建筑設計而言,無疑是具有重大參考與借鑒意義的,因此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更多的融入中國傳統建筑的元素能使現在建筑擁有更豐富多彩的美學形式。中國傳統建筑蘊含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對于中國傳統建筑當中美學元素的深入挖掘、借鑒與傳承對現代建筑設計實踐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當代不少本土建筑師正在不斷吸收中國傳統建筑元素的營養,探索中國傳統建筑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的應用,并創作出了不少經典作品。筆者就中國本土建筑師對中國傳統建筑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的應用為例開展分析。
首先,閉合式建筑的美學特征。在中國傳統建筑結構形式中,院子是整個建筑的核心,由房屋、墻垣圍成院子,或者以正廳等主單元為中心,兩廂等次單元連接抄手廊組成一個完整的建筑形態。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就是典型的閉合式結構,室內室外空間呈現出整體性的特征,體現出濃郁的生活氣息。這種建筑形式暗合了我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即儒家的“禮”:閉合式建筑有正房、廂房、廳房、耳房,這些不同的建筑元素體現出嚴格的等級順序,正是文化倫理的體現。其次,開放式建筑。開放式建筑不僅僅是建筑形式的開放,更體現出我國古人開放的、散淡的生活態度,雖然開放式建筑與閉合式建筑形式完全不同,但開放式建筑卻體現出儒家“和”的傳統思想,這種“和”與“禮”不是互相矛盾的關系,而是互相統一、相輔相成的關系。儒家的“和”強調差異化的統一、人際關系的和諧,正是這種散淡、開放的生活態度奠定了中國園林的設計風格。開放的園林建筑是對自然景觀的最大尊重,園林布局刻意減少了人工建造的感覺,亭、長廊表現了古人在入世與出世之間的游離,人們置身其中有著開闊的視野,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人們對自由生活、回歸自然的向往。最后,進深與方圓。進深是指一間獨立的房屋從前墻壁到后墻壁之間的距離,在中國傳統建筑中,進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建筑概念,房屋的進深越大占用的土地就越少,但是進深過大會出現采光或通風的問題,中國傳統建筑的進深要遵循特定的設計標準,小型建筑通常不超過五檁四小,大型建筑則根據斗拱攢數來確定。大到宮城建造,小到民宅設計,進深的尺寸設計都滲透著“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這恰恰是現代建筑設計中“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的體現。“方”“圓”也是中國傳統建筑設計中自成一體的理論體系,所有的圓弧和曲線都稱之為“圓”,所有的直線和角則稱之為“方”,方代表著原則,圓代表著變通,中國傳統建筑布局中的“方”“圓”正暗合了儒家“天圓地方”的觀念。最典型的建筑即為北京天壇和地壇,天壇為圓形,地壇為方形,代表著古代帝王與天地感應的愿望,因此天圓地方也是中國傳統建筑設計所追求的理想模式。
近年來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已經逐步進入了大眾視野,給大眾的審美帶來了一定的沖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研究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其在現代環藝設計中的應用更是成為常態。傳統建筑裝飾非常注重室內設計,為了達到通風采光和分割空間的目的,在室內多采用隔扇、屏門以及木雕裝飾等。這些傳統建筑裝飾設計手法對現代室內設計也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在現代室內空間中,人們為追求獨特的空間氛圍,對中國傳統屏風、隔、罩、燈具等裝飾工具越來越重視。例如具有濃厚傳統色彩的河北藁城宮燈和河北承德木雕,在河北地區的現代環藝設計中極為常見。這種地域性文化與現代設計的完美結合,使得地域性環境設計的特色也隨之體現出來,受到了當地居民的大力追捧。
在中國傳統建筑的設計過程當中,色彩往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當人們提及到中國的宮殿時,首先想到的是金碧輝煌的琉璃瓦,紅色的宮墻以及漢白玉鋪砌的臺階。當人們提起江南水鄉時,總讓人聯想到粉墻黛瓦,小橋流水。色彩的搭配對于建筑設計而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在中國傳統建筑中,色彩的運用具有嚴格的等級制度,黃色是代表最高等級皇家所用的,平民百姓的家宅是嚴禁使用的。現代建筑設計雖然不像中國古代那樣在使用色彩方面區分嚴格的等級制度,但是仍然把色彩作為重要的表現手段來運用。
在現代建筑的設計過程當中,應當根據不同建筑的不同特點來進行傳統元素的融入。中國傳統建筑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應當起到十分重要的借鑒與參考作用,需要在建筑設計行業得到推廣。在今后的建筑設計中,融入更多的中國傳統元素是大勢所趨,也為中國本土建筑的現代性思考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