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東 煙建集團有限公司
與傳統的現澆建筑設計相比,裝配式建筑設計更加精細,考慮的因素也更多,這也對設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充分發揮預制建筑優質高效的核心優勢,需要建筑、結構、機電和室內設計的協同設計,進一步提高預制建筑結構的整體設計質量和效率,使這種預制建筑結構在現代建筑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促進現代建筑業的快速發展。
預制構件的深度設計應結合設計圖紙、生產工藝等因素進行優化。現場工作環境的實時監測對深化其設計具有重要意義。在設計預制構件圖紙時,應保證設計內容的覆蓋面和科學性,圖紙設計中應體現對孔洞和管道的處理,設計圖紙應經過科學檢驗,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才能開始具體的施工作業。
套筒灌漿連接方式的特點是通過使用合適的鋼筋實現縱橫縫的有效連接,以滿足相關施工作業的要求。為了有效保護鋼筋的作用,鋼筋接頭套管處采用20mm厚混凝土作為重要構件結構,套管間距超過25mm,更符合預制剪力墻的基本要求。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預制板與預制梁之間形成的重疊區域應避免出現光面的結構形式。粗糙表面不僅適用于重疊區域,在預制梁端面施工中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同時,結合面占總面積的比例不應超過20%,其余為粗糙面。膨脹預制板表面粗糙和預制梁表面粗糙及強端產生的深度不均勻應加以區分。
復合單板在預制樓板設計中應用廣泛,一般需要打開底板。當洞口寬度小于300mm時,鋼筋位置的調整應以避開洞口為基本施工要求,并保證洞口的完整性。當孔大于300毫米但小于1000毫米時,孔的大尺寸需要增加額外的鋼筋,這是確??装踩谋匾胧?。圈梁的增設一般發生在樓板屋頂和立面回縮的施工環境中,其核心作用是保證樓板結構的整體性。如果在預制剪力墻頂部缺水后澆筑圈梁,增設水平后澆帶是保證墻體結構穩定的重要施工環節。此外,應增加縱向鋼筋。
首先,在吊裝組裝好的構件之前,應根據吊裝過程和構件編號進行清點。這一步可以梳理構件數量,檢查吊裝過程中是否有錯誤或遺漏。其次,吊裝前應對預制墻板預留插筋開口進行徹底檢查。如有堵塞,應在起吊和安裝前及時開孔,以利于部件的順利下落和安裝。每個吊裝單元分為兩段,一段先吊裝,一段再吊裝,流水施工。當預制墻緩慢提升,構件離開地面30cm時,塔吊指揮人員應命令塔吊將構件懸停10s,以確保構件和鋼絲繩的穩定性。吊裝時,調整墻板的位置,使其與板面控制線相對應,以保證墻板的垂直度、標高和位置無偏差,最后進行灌漿處理。
預制疊合板與預制墻在吊裝施工要點上有一定的區別,因此在吊裝疊合板時,應盡量減小非預應力方向自重產生的彎矩。吊裝預制復合板時,應使用可調節的方形框架從吊點水平吊裝。起吊時,應吊離地面20~30cm,觀察塔吊是否正常,塔身是否有明顯晃動。如果塔吊有明顯晃動,無法繼續起吊,應立即停止起吊。
安裝前,梁頂和預制墻板立面的彈線彈出每塊板的位置,可以清晰直觀的提高構件安裝的精度。預制板吊到地板上,地板上的施工人員用鐵鉤鉤住牽引繩,讓兩個工人從不同的方向拉。工作人員握住牽引繩后,確認被吊盤是否正確。如果板材沒有掛錯,信號工會統一指揮塔吊和拖運工人,安排專職觀察員從兩個角度觀察板材位置是否準確。以上幾點可以有效保證復合板安裝在相對穩定的正確位置。最后,板從一側組裝到另一側,板延伸到支架中10毫米。定位調整和復核準確后才能進行后續施工。疊合板安裝完成后,應檢查板底接縫的高差,拼縫的高差應≤3mm。
工程操作實例中,預制樓梯上端用灌漿材料固定,下端用螺栓和細石砂漿連接。澆筑混凝土前,根據圖紙要求,將云梯板螺栓預埋在相應位置,螺栓端部應焊接成品錨板,錨板應與鋼筋網綁扎牢固或點焊在鋼筋上。起吊時,先將其抬離地面20~30cm,保持10s,觀察塔吊是否正常,塔身是否有明顯晃動。起吊過程必須沿固定路線進行,專職安全員應提醒地面人員不要靠近構件的起吊路徑。樓梯吊裝采用四個吊點,建議將樓梯下段的兩根鋼絲繩更換為鏈塊(3t型,長3m),以便在吊裝前調平樓梯標高。最后,將樓梯平臺上的預留螺栓剛好插入樓梯板上的預留孔中,左右調整樓梯位置至設計要求。放穩后,松開鋼絲繩,完成吊裝。
裝配式建筑結構作為一種新型的現代工程建筑結構,是實現建筑效率和質量提高的必然要求。因此,建筑企業應加強裝配式施工技術的研發,在不同類型的工程中實踐創新,形成規模化、標準化的裝配式施工技術。加強裝配式建筑結構的應用,實現工程建筑結構體系的創新和完善,對推進建筑產業化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