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恒 王顏 天津石藝生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水資源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能源,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經濟水平不斷發展,水資源也出現了相對短缺的現象,尤其是在基礎設施構建相對完善的城市,水資源的循環及合理利用已經成為人們日漸關注的問題。生態園林建設作為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其建設的最終結果能夠決定城市規劃是否能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
城市化的發展使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同時也導致很多生態問題。近年來,我國各地區都出現生態水資源問題,南方地區由于雨水大導致城市內澇,北方地區部分城市水資源匱乏,特別是工業化發展導致水環境污染問題加劇,使城市的發展和安全受到限制。為有效解決城市的水生態問題,在城市建設中提出了海綿城市理念,也就是城市在應對強降雨或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具有良好的彈性。海綿城市設計理念是指城市建設過程中,保證設計效果類似海綿的彈性作用,能通過園林綠化的可持續設計實現吸收和釋放水資源。循環利用城市降水,實現對城市洪澇的防治、控制和利用。如在降雨時能吸水和蓄水,同時能凈水,在需水時可釋放存蓄的水,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園林綠化設計效果。
在生態園林建設的項目開展初期,應考察項目展開地的實際環境,測量海拔、地質和水文等因素,根據測量所得數據合理規劃與設計,并在規劃中綜合考慮各項要素對于城市的具體影響。
在實際設計與施工環節,應充分考慮原有的生態環境情況與當下園林的保護情況,在設計排水系統時應綜合考慮城市的綠地面積、植被覆蓋情況及公園的修筑情況等因素,確保園林的規劃與建設工作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
海綿城市理念下水體建設可以分為2種方式:雨水過濾和自然促滲,這也是城市綠化中主要的水體設計和建設方法。雨水過濾水體建設方式一般會采用透水鋪裝的方式,透水鋪裝的孔隙率更高,也可以在綠化道路上鋪設透水能力較強的透水材料。利用這種方式進行儲水最重要的是基層,所以在基層鋪設孔隙率相對要更大,最上面的面層需要直接接觸雨水和大氣,而且也是荷載最強的位置,因此面層對透水性要求也較高。通過相關資料分析可知,透水鋪裝在消減雨水徑流方面能控制在40%~90%。如果遇到強降水天氣,透水鋪裝的洪峰消減能力會降低20%~80%。此外,還可以在園林綠化道路的空地等位置設置植物緩沖帶和滲透溝等設施,并對其中部分區域做好雨水系統內容支撐,在沒有降水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干枯的河床加強完善植被,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廣場周圍的空地位置也可以設計雨水精細化處理裝置,做好道路周圍的綠化建設,并在廣場中設計噴水池,不僅能供人觀賞,而且可以與園林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統,促進植物與排水管線間的互相作用,利用植被的凈化功能,解決水質過濾問題。
在開展綠化工作時,應首先調研與分析土壤的特性,在規劃景觀時,應準確估算徑流量,確保水資源能夠得到循環利用。同時,也應考量植被的綠化,既要保證設計上的美感,也要構建良性的生態系統。
道路規劃時,應充分考慮降雨后雨水的總體走向,盡量將雨水引入道路周邊的儲水系統或綠化帶,以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如果該地區的污染較為嚴重,可適當引入其他技術,在雨水排入綠化帶前進行一定的過濾。
海綿城市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必須遵循保護生態環境這一基本要求,要以海綿城市建設為基礎,結合城市發展實際,科學規劃園林綠化工程.在規劃過程中,除結合城市布局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城市地形、地貌等地質條件外,還要考慮當地降雨量、氣溫等氣候條件,從規劃源頭做充分準備,保證整個園林植被與當地氣候特點相適應.政府部門可聘請專業人才科學規劃園林綠化工程,將海綿城市雨水下滲、滯留、凈化、蓄存功能同園林綠化工程的生態、美觀功能有機結合,在對城市園林綠化工程進行規劃設計時,既要考慮綠化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特征,還要符合本區域的風俗習性和人文特點,使之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園林綠化工程,更好地展示整個城市的魅力。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同其他工程有所不同,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既包括前期施工種植,又包括后期的養護,這是一個具有延續性的漫長任務.園林綠化需要持續養護,這也就需要對園林綠化養護進行監督.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完成后,要對綠化植被進行系統的、持續的養護,不斷加強養護監督,形成工作常態.利用考核監督制度,對園林綠化工程的養護整體質量和效果進行評價,將園林綠化養護質量和養護人員績效相結合,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開展綠化植被的養護工作,要不斷優化園林綠化植被養護技術.根據園林綠化植被的生長特點進行修剪,在保證植被美感的基礎上,重點清除植物的枯死枝、病枝、弱枝和過密枝,增強植被的通風透光率;定期進行綠地除草松土,使綠地土壤通風透氣,促進土壤中養分的分解;科學防治病蟲害,提高綠植成活率。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主要是為了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環境質量,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生產生活環境.在海綿城市建設背景下,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也需要不斷創新建設思路和方法,把握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新方向.同時,還需要科學規劃園林綠化工程、完善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機制、加強養護監督、定期開展職業培訓,從而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質量,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