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洋 營特國際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綠色建筑建設是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將綠色理念與工程建設相結合,可以促進行業的整體可持續發展。基于綠色理念的裝配式建筑技術已經成為現代建筑建設中不可缺少的技術之一。該技術還能促進整體施工質量的提高,充分發揮裝配式建筑技術的優勢,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
近年來,雖然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但建筑業也在快速發展。但是,在已經連續完成的各類建設項目中,也存在著大量的資源浪費,無論是建筑能源還是建筑材料都在加速資源的流失,導致我國的資源總量逐漸減少,其他行業的發展也出現了供需不均,對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外,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因此,將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融入預制建筑中,不僅可以有效節能降耗,還可以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實現大氣環境的保護。
過去的建筑工程通常在施工時固定,建筑材料的隨意堆放和施工現場的各種噪音都會對城市周邊的住宅區產生影響。而裝配式建筑可以實現建筑施工主要環節的轉移,通過工廠內已完成的建筑構件實現更環保的建筑施工。同時,流水線生產的裝配式建筑也有效實現了建筑垃圾的集中處理,減少了對城市環境的污染。
與以往的建設項目相比,預制建筑技術的基礎是先進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統一調度和協調預制建筑施工各方面生產工程構件,施工速度更快。另一方面,直接在施工現場組裝預制構件的施工形式也可以有效減少施工項目中人力物力的損失,減輕工人的負擔。其次,裝配式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鋼框架混凝土,既有建筑優勢,又有很強的建筑質量特點;此外,在室內空間的處理上,可以根據戶主的需要,將可以隨時調整的組成材料分開,不僅實現了建筑材料的節約,而且加強了空間的利用,進一步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時,多樣化、柔性化的預制建筑可以縮短工期,有效提高建筑質量。
與以往的建筑不同,裝配式建筑的外墻設計更能滿足居民的要求。根據地域、氣候和溫度的不同變化,預制建筑的外墻可以保持個性,比傳統建筑具有更好的節能效果。一般在預制建筑的初始設計階段,外墻會采用掛板和保溫板,可以保證即使在高溫狀態下,室內溫度也可以通過掛板和保溫板之間的通風產生相應的熱對流來調節;另一方面,復合預制建筑墻體也需要設計由保溫材料制成的保溫層,以保證即使溫度較低,室內溫度也能很好地調節。因此,在外墻設計過程中,有必要關注具有實驗性溫度敏感性和低溫敏感性試驗的外墻結構,這有利于確保墻體的溫度敏感性和規范參數在標準要求范圍內,控制外墻質量。
過去,門窗安裝時提前預留施工場地,門窗安裝完成后填補其他空隙。這種施工方法不能保證門窗周圍結構的完整性,容易出現裂縫或滲漏。綠色預制建筑技術的應用可以改善上述問題,在預制墻板的過程中留下窗框,并進行一次性澆筑和設置處理,可以保證門窗尺寸的準確性而不滲漏。門窗制作完成后,可以與建筑結構安裝在一起。
傳統建筑施工中,建筑造型施工和防水保溫處理是獨立完成的,施工作業需要將建筑材料運輸到一定高度,使得整體施工難度較大。隨著預制建筑技術的應用,我們可以預先用模具預制我們的屋頂形狀,并與房屋的主體結構形成一個中間整體。在預制過程中,也可以采用防水保溫技術,將相關材料直接放入墻體結構中,從而達到防水保溫效果,簡化施工工藝,保證整體施工質量。
除了建筑材料的綠色環保,裝配式建筑在建造方式上也相對綠色。一般在砌筑過程中,預制建筑會先對地面進行處理,在固定保溫板時,應先將地面找平并涂刷后再加保溫板。在地面施工中,應盡可能采用科學的方法,以達到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的效果。
一般來說,裝配式建筑的防火性能由外墻和內墻兩部分組成,需要不同的材料。砌塊混凝土掛板是預制建筑外墻的主要材料,而內墻采用閉孔結構的泡沫條板,相輔相成,起到最佳的保溫作用。另外,在裝配式建筑的整體框架中,墻體內側的掛板會嵌入鋼框架結構,即在建筑的墻體內側放置鋼梁。主要作用是減少高溫條件下建筑構件斷裂、燃燒等問題的發生率,有效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其次是裝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處理。在建筑過程中,我們可以在建筑墻體內安裝鋼柱和鋼梁。采用馬賽克方式連接的鋼框架結構和掛板將形成建筑圍護結構和承重整體,顯著增強建筑墻體的硬度和穩定性,進而提高整個建筑的抗震性能。
預制建筑的施工方法也可以有效提高整個工程的工作效率,減輕工人的負擔。因此,在我國目前的建筑行業中,應進一步發展預制建筑技術,加強預制建筑技術的研究,積極推廣預制建筑在促進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中的應用,促進我國建筑行業向綠色、低碳、環保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