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消息 ?為進一步促進臺山市基礎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提出的深化教育管理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的要求,切實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臺山市教育局經過充分調研、論證,決定在已實施了近三年的義務教育教研聯盟的基礎上進行提升和拓展,在全市推進集團化辦學模式。
據了解,早在2016年,為改變臺山市教育發展的現狀,臺山地區緊扣教育質量,大膽改革創新辦學管理模式。由臺山市教育局牽頭組織,教研部門帶動,區域內學校聯動,建立了區域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研聯盟。旨在推動學校更具引領力、各集團學校辦學更富特色化、集團化教研更具常態化、教師隊伍建設更具專業化、課程改革更具實效性。
臺山市結合本地實際,采取“領銜學校+若干學校”的“1+X”方式,分為“混合型”“協作式”兩種模式,組建了全市18個教育集團,覆蓋全市中小學校。組建教育集團堅持三個基本原則:一、堅持優質引領原則。采用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等方式促進優質資源的再生和輻射。二、堅持學段銜接原則。將初中教育集團的領銜學校作為高中階段教育集團的成員學校,主動積極創造條件,提前做好初、高中在知識內容、學習方法等方面的銜接。三、堅持城鄉結合原則。將城區學校與鄉鎮學校進行組合,通過支教、跨校執教、跟崗學習、師資互派,共建共享資源等方式實現結構補缺,優化教師資源配置,進一步縮小城鄉校際差距,實現質量共進。
臺山市推進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實行“統籌發展、共享發展、特色發展”的運行機制。在管理體制上,集團內各成員學校法人代表不變、管理體制不變、經濟獨立核算不變、校名和行政隸屬關系不變,原則上保持人、財、物管理獨立。在充分尊重集團各成員校的辦學自主權的基礎上,集團內學校之間實行管理互通、質量共進、研訓聯動、資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發展。
臺山市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不足一年卻初見成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形成了集團校共同發展的“新局面”。集團化辦學“重構”了教育格局,破解了城鄉之間、學校之間乃至學段之間的教育壁壘,開始從單純的教研聯盟轉向全面合作、深度融合的集團共同體建設。比如,新寧小學教育集團在完善集團化辦學頂層設計的基礎上,強化領銜學校的示范引領,著力推進教學創新,構建“一基、四梁、八柱”的教研發展體系。同時,制定集團學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辦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集團的鄉鎮成員校汶村鎮中心小學蘇校長表示:“集團化辦學推行的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互動共享模式,讓集團內各校有了共享優質資源的可能。特別對我們這樣的邊遠學校來說,集團化辦學縮小了我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之間教育資源的差距。”
第二,激發了學校辦學的“新活力”。通過名校優質教育資源輸出與教育教學管理的傳幫帶,實行管理同步、捆綁考核的集團管理模式。比如,領銜學校武溪中學輸出管理經驗,幫助其成員校那金中學順利實現學校全封閉寄宿制管理,進一步提升了那金中學的辦學水平。
“像桂水分教點、河北分教點、北坑分教點,都已經算是農村學校了,大家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太大了。現在推行集團辦學,引進培正學校好的辦學經驗,能讓我們這些家長安心。”居住在桂水社區的居民李女士說。
第三,給教師專業成長注入了“新動力”。實行集團辦學后,各集團通過優質課展示、賽課、名師送教到校、跨校師徒結對、定期教學研討、舉辦各種論壇、專題培訓、課題研究等高質量、常態化的各類教研活動,促進教師的快速成長,尤其是農村教師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第四,拓展了學生全面發展的“新空間”。通過學校間師資交流、學生共育、文化共建,實現集團內學校多樣特色的協同發展和課程改革的深度推進,為深化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本地實際,臺山市教育集團化辦學合作領域突出一個重點:即把促進集團內學校教師專業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為此,臺山市在集團化辦學的路上也總結出一定的經驗:1.提升教研實效是集團辦學順利推進的動力之源。創新“集團化”背景下的教研形式,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展示、交流和研討的平臺。2.加大宣傳解讀是集團辦學順利推進的有效之舉。截至2020年6月4日,《江門日報》已對臺山市7個教育集團的改革行動和經驗做法進行專題專版報道。正確正面的輿論導向,為臺山市教育集團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3.強化督導引領是集團辦學順利推進的壓艙之石。由臺山市教師發展中心牽頭抓教育集團化推進工作,做到“四個一”:即每月一小結一匯報(各集團書面小結);每季度一集中一交流(分集團組織);每學期一反思一部署(分學段組織);每年度一總結一表彰(面向全市)。4.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是集團辦學品質提升的必由之路。為確保集團辦學真正辦出實效,臺山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堅守課堂教學主陣地,聚焦課堂教學改革,以研促教。2020年1月底前,臺山市基礎教育集團已完成“江門市中小學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行動計劃”第一批33個實驗項目的啟動儀式,掀起了一股用科研強化行動,落實“深度學習·思維課堂”探索研究的熱潮,科學引導教師將時間和精力集中到研究學生、改進課堂的核心任務上來。
目前,臺山市集團化辦學要解決的最大難題是優質校如何引領每一所成員校協同成長,并達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在促進集團辦學內涵發展、特色發展方面,臺山市仍有很大差距。對如何更好地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以及對集團化辦學的督導、指導經驗不足,急需向先進地區學習。集團化辦學的理論建構與制度保障亟待支撐跟進,政府統籌力度不夠,造成集團化辦學內在創新動力不足。
針對在集團化辦學中遇到的問題,臺山市將加強教育集團化辦學理論與實踐經驗的交流學習。強化地方政府統籌集團化辦學的力度,以政府為主導,進一步加強經費保障,制定推進教育集團化發展的配套政策與措施,深化集團辦學體制、人事體制創新,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完善和規范集團化辦學治理運行模式,在集團化辦學實踐中不斷優化內部治理結構,完善決策機制,提升集團辦學治理能力和水平。健全集團化辦學激勵支持機制,將“縣聘校管”機制與集團化辦學機制結合起來,統籌集團內學校的人事編制,制定和形成集團內骨干教師流動機制,落實教師流動或輪崗的獎勵性政策,促進教師合理流動與資源共享。 ? ? ? ? ? ? ? ? ? ? ? ? ? ? ? ? ? ? ?(文/臺山市教師發展中心 ?劉一柱 陳燕洪 伍娉娉 陳秀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