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穎欣
【摘要】SOLO分類評價是一種用來研究學生思維層次的質性評價。SOLO分類理論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分類,從而進行有效的評價,間接判斷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的不同。本文結合SOLO分類評價理論來分析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第一次質量檢測,將學生的學習結果表現進行分類,多方面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以學定教,在教學中更能照顧到學生的弱勢,更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SOLO分類評價;生物;學習質量評價
生物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也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科目。但是在某些地區對生物科目仍然有不重視的情況。如何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改變以往只重視分數的舊觀念,平衡分數與學生能力之間的關系,依然是大家不斷探討的問題。本文以SOLO分類法為藍本,結合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第一次教學質量測試的實際情況,分析學生的學習深入情況,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教學。
一、SOLO分類法概述
在1982年由澳大利亞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彼格斯和卡利斯編寫的《學習質量的評價——SOLOS分類法》中最先提出了SOLO分類理論。
彼格斯將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分類,具體判斷標準如下:
1.前結構水平(P)。學生簡單地得到一堆無聯系的信息,這些信息無組織結構且無任何意義。
2.單一結構水平(U)。學生做出了簡單明顯的聯系,但圖形的意義不清楚。
3.多元結構水平(M)。學生做出了許多的聯系,但是各組件之間的多元聯系缺乏,整體意義也不清楚。
4.關聯水平(R)。學生現在能夠欣賞與整體相關的各個組件之間的意義。
5.拓展抽象水平(E)。學生能將多個知識點進行聯系,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還能進行知識的運用和遷移。
在這五種層次中,前一種是后一種的鋪墊,從而表明學習經驗的積累會影響學生的認知水平。SOLO分類法并不僅僅把結果判斷為對錯,而是通過學生所在層次來判斷學生現存的困難,從而制定教學目標和方法。因此,將SOLO理論應用在質量檢測中更為突出其作用。
二、應用SOLO分類理論分析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試卷
根據SOLO分類評價把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分類,結果如下:
表格總結: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試卷滿分為100分,SOLO結構分布為:
前結構:2道題,共4分,平均每題2分,所占卷面分數比例4%;
單一結構:17道題,共38分,平均每題2.26分,所占卷面分數比例38%;
多元結構:15道題,共31分,平均每題2.07分,所占卷面分數比例31%;
關聯結構:12道題,共25分,平均每題2.08分,所占卷面分數比例25%;
拓展結構:1道題,共2分,平均每題2分,所占卷面分數比例2%。
若以前結構為1水平,單一結構為2水平,多元結構為3水平,關聯結構為4水平,拓展結構為5水平。簡單地可以計算出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試卷的整體水平為:
E=0.04×1+0.38×2+0.31×3+0.25×4+0.02×5=2.83
從上表的數據可以看出,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試卷的SOLO分數水平賦分主要集中在單一結構和多元結構,因為八年級生物的學習還處于初步階段,所涉及的知識點關聯性不大。因此,側重在于基礎知識,單一結構和多元結構就能反映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由于初中生物學業水平測試題型為50道選擇題,現階段的月考都以此為基準命題,重視基礎,回歸教材。而且在初中生物科目的選擇題中,知識點簡單,能夠體現拓展結構的題目較少。
試題考試時間為100分鐘,試題總數為47小題,滿分100分。題型結構為:40道選擇題,7道填空題小題。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分值分別為80分和20分。整份試卷包含了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的所有基礎知識點。務實基礎,才能建起摩天大樓,平時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為日后初中學業水平測試做準備。
三、應用SOLO分類理論分析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學生水平層次
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的學生成績如下:八1班平均分85.02,八2班平均分89.02,八3班平均分87.85,八4班平均分87.86。下面根據試題統計出各題的正確率或得分率(表2、表3)。
從表2可以看出,選擇題部分錯誤率較高的是第10、11、14、21、29、30、39題,填空題部分得分率較低的是第41(2)題,其它題目的正確率都達90%以上,也證明學生能夠達到該題目所處的層次結構水平。下面就以上錯誤率或得分率較高的題目進行分析。
第10題 ?蝗蟲能適于空中和陸地生活,其形態結構特點有( ? ? )
①氣管呼吸 ?②胸部有兩對翅 ?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發 ?④視覺發達,有一對復眼
A.①③④ ?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 D.①②③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蝗蟲適應空中和陸生生活的特點。解答本題只需要了解蝗蟲的結構特征,涉及到蝗蟲的呼吸、運動、體表以及感覺器官,因此本題屬于SOLO分類層次中的多元結構水平(M),能夠正確回答本題的學生為多元結構水平層次,否則為單一結構層次。
第11題 ?分節的足使動物在陸地上能夠靈活運動。下列具有分節的足的無脊椎動物是( ? )
A.帶魚 ? B.蜜蜂 ? C.家兔 ? D.沙蠶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無脊椎動物和節肢動物。解答本題需要了解具有分節的足是屬于節肢動物,在選項中既屬于節肢動物,又屬于無脊椎動物的就是B選項蜜蜂,因此本題屬于SOLO分類層次中的關聯結構水平(R),能夠正確回答本題的學生為關聯結構水平層次,否則為多元結構層次。
第29題 ?成語“鷸蚌相爭”中的鷸蚌兩種動物,體內與外界氣體交換的場所是( ? ? )
A.肺和氣囊、鰓 ? ? ?B.肺和氣囊、肺 ? ? ? C.肺、鰓 ? ? ? ?D.肺、肺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呼吸器官。解答需要了解鷸屬于鳥類,鳥類是雙重呼吸方式;而河蚌屬于軟體動物,生活在水里,用鰓呼吸,軟體動物的呼吸器官都是鰓。題干中提及的與外界氣體交換的場所,指的其實就是呼吸器官,學生需要結合多個知識點解答本題,因此本題屬于SOLO分類層次中的多元結構水平(M),能夠正確回答本題的學生為單一結構水平層次,否則為關聯結構層次。
第30題 兔子牙齒的特點是( ? ?)
A.門齒發達、犬齒發達 ? ? ? ? ? ? ? ?B. 犬齒發達、門齒不發達
C. 臼齒發達、門齒退化 ? ? ? ? ? ? ? D.門齒發達、犬齒退化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動物的結構特點。解答需要了解家兔屬于哺乳動物,也是植食性動物,牙齒就有門齒、臼齒,無犬齒,門齒發達適于切斷食物,與其食性有關。因此本題屬于SOLO分類層次中的多元結構水平(M),能夠正確回答本題的學生為單一結構水平層次,否則為關聯結構層次。
第41題 ?下圖是鳥體內部分結構分布示意圖,請看圖回答問題。
(2)鳥類具有發達的______,以輔助肺的呼吸;鳥的呼吸方式很獨特:每呼吸一次,氣體______次經過肺,在肺里進行______次氣體交換。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鳥類的呼吸。解答本題需要了解鳥類吸入的氣體是兩次經過肺,在肺里進行兩次氣體交換。本題需要結合鳥類氣體交換的過程等知識點,因此本題屬于SOLO分類層次中的多元結構水平(M),能夠正確回答本題的學生為單一結構水平層次,否則為關聯結構層次。
四、小結
整體來說,通過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可以判斷出學生大致處于多元結構水平,少數學生仍處于單一結構水平。針對這個現狀,日后的教學工作應稍作調整,關注前結構水平和單一結構水平的學生,幫助他們尋找學困的原因,積極引導;在務實基礎的原則上,鼓勵關聯結構水平層次的學生自主地拓寬知識面,向拓展結構水平層次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