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梅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回鄉創業。然而,我國縣域鄉鎮創業環境仍然存在問題,融資難成為返鄉創業者的一大難題。本文主要立足于對返鄉創業者融資現狀的分析,從政府、金融機構、高校、創業者自身四個角度探討在創新創業背景下,如何解決返鄉創業者的融資困境,優化縣域創業環境、提高創業成功率。
關鍵詞:返鄉創業者;融資途徑
中圖分類號:F2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3.037
0 引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縣域經濟發展的加速劑與助推器。創業是實現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力量。2019年政府報告中指出應當繼續支持返鄉創新創業,壯大縣域經濟。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要以建設創新型縣(市)和創新型鄉鎮為抓手,深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整合優化縣域創新創業資源,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縣域創新創業格局,以創業帶動就業,培育發展新動能、新經濟。我國農村地區正掀起創新創業的熱潮,但是由于融資難限制了許多優質項目的孵化,阻礙了縣域經濟的發展,解決返鄉創業者的融資問題刻不容緩。
1 返鄉創業者的主要人群及創業原因
1.1 大學生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大學生的數量日益增多,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也在增大。同時許多高校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提供大學生創業指導,鼓勵大學生創業。再加上國家政策上的支持,如設立創業資助和補貼幫助創業者創業。因此,在就業和創業的路口中,許多畢業生便選擇了回鄉創業。他們其中有一些是農籍大學生,受家庭和家鄉的影響,希望用自己的知識為家鄉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1.2 農民工
通過對我國學者關于農民工回鄉創業的研究分析得出,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自身發展的適應性。首先,考慮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回鄉創業能夠給他們提供幫助。其次,他們是農民出身,對自己家鄉的資源和家鄉的發展有著充分的了解。在創業路上能夠少走彎路,找到最適合家鄉發展的創業項目。二是就業環境的改變。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崗位逐漸被自動化系統所取代,農民工找工作面臨巨大壓力。另外,當下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仍然存在,不少農民工在外辛苦工作一年,卻拿不到相應的報酬。三是政策導向。為實現鄉村振興,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幫助農民工創業,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創業者的困難。
2 返鄉創業者融資現狀分析
2.1 創業者融資渠道少
融資成功是一個創業項目變現的保證。創業者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到家鄉實現創業夢,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會面臨融資困境。無論是大學生還是農民工,由于他們的資本少、信用低,導致融資渠道非常單一。目前,創業者的融資渠道主要為以下四種:自有資本、親友資助、小額貸款、政府補貼。融資渠道的不暢通導致許多創業項目因融資困難而不能實現。另外,市面上存在的契合創業者創業的貸款項目較少。最后,政府補貼資助宣傳不到位,對于信息閉塞的地區,創業者想要獲得補貼資助仍是十分困難的。
2.2 創業者融資規模小
一般創業資金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啟動資金;另一部分為運營資金。但是大多數創業者在回鄉創業的過程中初期融資較少,一方面由于融資渠道單一,創業者能夠借到的資金有限,只能作為初期的項目啟動資金,無法用于后期項目運營時的資金,導致一些創業項目最后以失敗告終。另一方面由于返鄉創業者群體主要是大學生和農民工,他們缺乏創業經驗,對運營資金重視度不夠,不夠了解目前政府的創業補貼政策和金融市場中的貸款政策。因此,所能籌集到的創業資金較少。
2.3 創業者融資時抵押物單一
創業者在貸款時需要向金融機構提供抵押物或者第三方擔保以獲得貸款。農民工貸款時的抵押物主要是住宅基地、土地、農用設備。但是我國絕大部分金融機構對于這種抵押物仍處于試點階段,有些金融機構甚至并不接受這種抵押方式。而剛從校園畢業的大學生資本少,幾乎沒有什么抵押物,并且信用非常低。因此,他們在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時,由于信息不對稱,貸款人獲得的信息比借款人少,出于風險規避的考慮,金融機構會實行資金配給,將貸款多給信用高并且抵押物豐富價值高的人,即便創業者的創業項目有利可圖,也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
2.4 農村金融環境差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金融行業日趨成熟,但農村金融環境依然存在些許問題。我國當前金融機構分布不均的現象嚴重,不發達地區金融機構缺乏,不能有效地為返鄉創業者提供資金幫助。金融市場上的貸款產品中適合創業者貸款的產品非常少,再加上貸款手續繁瑣,一些創業者就放棄了貸款。而且,我國金融機構貸款門檻高。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的服務對象大多為大中型企業,對小型初創企業來說貸款的門檻比較高,將許多創業者阻擋在門外。
2.5 政府政策不完善
當前政府設立的創業資金體系還未健全,不同地區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一些貧困地區,政府的資金在用于基礎建設、貧困補助后就沒有多余的錢用于設立專項創業資金。另外縣域鄉鎮政府發布消息的方式主要為:官方網站、公眾號、傳單等形式,需要創業者主動去搜集信息,而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民很難及時了解到政府的政策消息。對于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政府還沒有設立保障體系保證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基本生活水平。再加上有些地方政府為創業者服務意識不足、缺乏執行力度,融資難依舊是困擾創業者的難題。
3 返鄉創業者融資途徑的建議
3.1 政府
(1)政府應結合當地的實情建立健全創業政策體系。為返鄉創業者提供一個相對優越的創業環境,吸引更多的創業者回鄉創業,加快經濟發展。比如,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資金,減少創業者融資困境;加大減稅降稅的力度;完善各項法律監督,凈化創業市場和規范創業市場競爭;強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健全社會保障機制,調動創業者返鄉創業的積極性。(2)完善創業幫扶體制。給創業小白提供免費課程指導;建立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扶持創業項目的孵化;積極引導民間投資者將資金投于返鄉創業者的創業領域;政府還可建立區域數據庫、人才信息庫、優質項目庫等實現資源共享。(3)政府應當降低金融機構貸款的門檻力度、擴大政策性金融對創業者的扶助等,使創業者更容易籌集資金。
3.2 金融機構
(1)推出適合創業者的貸款產品。金融機構作為創業者資金來源的一個重要部分,應不斷進行貸款產品創新,選出適合返鄉創業者的貸款產品。商業銀行以營利為目標,要求客戶資本足、信用高。而無論大學生還是農民工都不滿足這一要求。因此,為了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商業銀行應當推出契合返鄉創業者的企業特征和融資需求的貸款產品。(2)適當放寬小額貸款人要求。目前金融機構對小額貸款人的要求很嚴,稍微不符合就被拒之門外。而返鄉創業者對小額貸款的需要居多,金融機構應適當提高小額貸款的比重,加大宣傳小額貸款的力度,讓更多創業者能順利借到款項。針對返鄉創業者,金融機構適當降低要求,允許農民工用住宅基地、土地、農用設備等作為抵押物,允許大學生讓其收入穩定的父母或親屬做擔保。(3)簡化辦理貸款程序。中小型企業所需資金的特點為額度小、需求急、周轉快,簡化辦理貸款的程序可以縮短創業者拿到資金的時間,及時用于企業周轉。同時為創業者設立咨詢部門,面對面將貸款政策傳遞給創業者,更高效、更準確。
3.3 高校
豐富的知識儲備是優質項目的源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做得好會使返鄉創業的人數增加,推動縣域鄉鎮的經濟發展。(1)針對回鄉創業的大學生,高校應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制,加強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雙重教育。將真實案例運用到授課中讓同學們認識到創業并非遙不可及,提高大學生創業積極性。完整的理論教學使創業者掌握創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增強創業者的理論基礎。(2)增設創新創業實踐練習,帶領大學生到企業實習,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為以后的創業打下基礎。(3)設立創業基金。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讓更多優質項目得以發展。(4)建設創業孵化基地。為大學生創業的實施提供地點,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同時,邀請企業顧問扶持創業項目的運營。
3.4 創業者自身
(1)創業者應該提高自己項目的創新度,創業者應該開發創新性項目,一方面能夠降低融資風險吸引投資者的資助,另一方面可以彌補家鄉的行業空白促進家鄉經濟的發展。(2)創業者應該拓寬融資渠道,增加融資規模。不局限于政府補貼、親友資助、自有資本,可以考慮眾籌或者借助擔保平臺融資等。從多個途徑拓寬融資通道,擴大創業初期的融資規模,確保資金量能夠使項目變現并運營下去。(3)選擇合伙人。創業者可以選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創業。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合伙人不僅可以解決融資難題,而且一個團隊能夠取長補短,在遇到困難時找到最合適的解決辦法。
4 結語
幫助返鄉創業者創業,不僅有利于推動縣域鄉鎮經濟發展,而且能夠吸引大量人才回鄉創業,增加當地的人才競爭力。而目前融資難是創業者遇到的最大的困難,社會各界都應該予以高度重視,主要通過完善創業幫扶體制、提高小額貸款市場占有率、拓寬融資渠道等措施解決難題,幫助返鄉創業者排除障礙,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
參考文獻
[1]馮先禮.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9,(34).
[2]孫艷麗.大學生返鄉創業融資困境及其對策研究——以滄州地區為例[J].才智,2019,(29).
[3]張冰新.大學生返鄉創業融資困境及其路徑研究[D].蚌埠:安徽財經大學,2017.
[4]蔡靜俏.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生創業融資方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30).
[5]徐薇.農民工返鄉創業中的融資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1).
[6]靳曉彤,王秀芳,王琳,等.農民工返鄉創業融資問題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8).
[7]陳萌.基于信息不對稱視角探討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瓶頸[J].市場研究,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