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瑣羅亞斯德教視域中的唐代雄雞文化

2021-01-15 00:13:29張同勝
西部學刊 2021年7期

摘要:唐代盛行斗雞,尤以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為甚。其中緣由,斗雞并非荒淫誤國視角下的游戲,而是粟特瑣羅亞斯德教的滲透影響使然,即雄雞為善禽、圣禽;它與中土以雄雞為積陽、德禽、辟邪鎮(zhèn)惡信仰相融合,獲得了特別的符號性意義。斗雞之雄雞在唐代不是獨立的文化現(xiàn)象。唐玄宗為安祿山設(shè)金雞帳,則是遵從安祿山俗信以示尊寵的政治籠絡,因為安祿山信仰祆教,奉行突厥習俗,設(shè)金雞帳并非后人臆想的厭勝或厭彌。朝廷大赦建金雞是北齊的政治儀式之一,根源則是出自瑣羅亞斯德教,因為其教義宣揚雄雞的神靈斯勞沙對死者的魂靈進行審判和導引,從而被皇權(quán)政治所采用以展示權(quán)力的恩威。

關(guān)鍵詞:斗雞;金雞帳;建金雞;瑣羅亞斯德教

中圖分類號:K89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916(2021)07-0132-07

斗雞在中國,至晚春秋時已有之。在唐代,斗雞尤其盛行。何以如此?一般往往將其視作是唐玄宗的喜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實,這僅僅是表象。斗雞這一被看作娛樂活動的民俗,其背后的深層文化結(jié)構(gòu)并沒有得以考古而昭顯。斗雞在唐代難道僅僅是民俗,抑或是游戲?它與政治、宗教有無關(guān)系?如果有則是何種關(guān)系?斗雞為何偏偏在唐玄宗開元、天寶時期盛行?或云唐玄宗屬相為雞所以酷愛斗雞。古人往往將屬相的動物視同為自己,因而此說內(nèi)在的文化邏輯豈不恰好相悖?唐玄宗為什么為安祿山設(shè)立金雞帳?斗雞與金雞帳有何關(guān)聯(lián)?或云,唐玄宗設(shè)立金雞帳是為了厭彌。果真如此嗎?斗雞習俗為何被契丹人而不是北宋人繼承?朝廷大赦時為何建金雞?建金雞始自何時?雄雞作為文化表征具有何等宗教意義?這樣的一系列問題尚未被深入思考和解答,故有必要予以揭蔽,庶幾重構(gòu)唐代雄雞文化在歷史中如其所是的內(nèi)在景觀。

一、斗雞

人們往往將安史之亂爆發(fā)的原因歸之為唐玄宗“耽于聲色、溺于宴樂”“窮奢極欲”“荒淫無度”“驕奢淫逸”或“專以聲色自娛”[1]6914,如酷愛斗雞、寵愛貴妃。其實,這僅僅是歷史的表象,并非安史之亂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斗雞甚至與安史之亂并沒有必然的邏輯關(guān)系。歷史研究,在于求真求實,因而就不能只看表象,作膚廓之論。

斗雞并非始自唐玄宗,也沒有終結(jié)于唐玄宗。斗雞由來已久,《列子》中有“紀渻子為周宣王養(yǎng)斗雞”[2]86的傳說,雖非史實,可也未必就完全是空穴來風。在我國,斗雞見之于文字記載最早的是春秋末年,《左傳》記載了季氏、郈氏兩家為斗雞而成仇的史實。戰(zhàn)國時,斗雞甚至成為區(qū)域地方是否富裕的標志之一,如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曰:“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筑,斗雞走狗。”[3]2727漢學家高德耀認為,斗雞最早起源于古印度,后來其中一支傳到波斯、希臘和羅馬,另一支則傳到中國和西南亞地區(qū);公元前6 世紀之前,斗雞就已經(jīng)傳到中國。[4]2在寒食、清明時節(jié)斗雞是古代陰陽思想在祭祀先祖時的體現(xiàn)。古人相信,人死為鬼。鬼者,陰也。雞者,積陽。為了避免陰氣太重或避邪,故在節(jié)日期間斗雞或殺雞以和陰陽也。《春秋·說題辭》云:“雞為積陽,南方之象,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雞鳴,以類感也?!盵5]4070故寒食、清明節(jié)斗雞,是驅(qū)邪避鬼之民俗?!爸袊鴤鹘y(tǒng)風俗中,斗雞比賽一般在寒食節(jié)和清明節(jié)期間進行,這兩個節(jié)日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家家拜墓’,祭祀祖先。選擇這個時候舉辦如此活動,勢必還隱藏著驅(qū)邪避鬼和通神、通祖先的宗教意圖。”[6]

南朝梁人宗懔《荊楚歲時記》云:“去冬節(jié)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寒食,挑菜。斗雞,鏤雞子,斗雞子。”[7]33杜淹《詠寒食斗雞應秦王教》云:“寒食東郊道,揚鞲競出籠?!睆亩芍跆茣r期,寒食時節(jié)的斗雞就廣泛流行。然而,“以清明為雞日萌芽于唐代”[8]216。另一個事件即寒食節(jié)改火也發(fā)生在唐代。之前,寒食節(jié)的禁火與改火并無相關(guān);唐代,“寒食節(jié)來臨時將正用的火熄滅,到清明日再取得新火。”[9]改火是不是與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崇拜火有關(guān)?有關(guān),則旁證斗雞之盛其實是與中國本土化的瑣羅亞斯如若德教即祆教(又稱“拜火教”或“火祆教”)相關(guān)的。

瑣羅亞斯德教是古老的波斯宗教,產(chǎn)生于公元前11世紀[10]56(一說還要早;一說問世于公元前6世紀),奉《阿維斯陀》為經(jīng)典,以瑣羅亞斯德為教主,尊阿胡拉·馬茲達為主神,教義主張“善、惡二際論”。瑣羅亞斯德這個詞據(jù)說是“黃色的駱駝”之意,他所創(chuàng)立的一神教被稱為瑣羅亞斯德教。

陳垣認為,瑣羅亞斯德教大約在公元6 世紀傳入中國。[11]327其實,這僅僅是官方文獻即《魏書》明文記載祆教出現(xiàn)在中土的時期。實際上恐怕還要早,因為“祆教約在公元前4世紀就傳入了新疆,其證據(jù)是發(fā)現(xiàn)了祆教的祭臺,經(jīng)考古測定是屬于公元前4世紀的文物?!盵12]8而公元3至8世紀粟特人就往來活躍在絲綢之路上進行商貿(mào)活動,他們彼時主要信奉瑣羅亞斯德教,因此中國的民間應該是早就存在著祆教。祆教在唐代為盛,南宋后衰落,至元尚存。

瑣羅亞斯德教的教旨為善、惡二元論,具體到動物上亦然,雞、犬、馬、牛、駱駝等都是善禽、圣獸,而蝎子、蜈蚣、蜘蛛、狼等則是邪惡的。該教崇拜太陽,認為火是大地上的太陽,將太陽視作瑣羅亞斯德教的象征;雄雞被看作是太陽鳥,因而瑣羅亞斯德教崇敬雄雞。古代中國人以為“日者陽精”,是“眾陽之宗”。雄雞為積陽。宋之前,人們認為日中鳥為三足烏。如《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云“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淮南子·精神篇》中說“日中有踆烏”;《論衡·說日》認為“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等。從宋代始,宋人陸佃《埤雅》、明人楊慎《藝林伐山》、明人周嬰《卮林》、清人屈大均《廣東新語》等皆有“日中有金雞”“日中有雞”“天雞者日中之雞也”的記述。

唐高宗時,“諸王斗雞,互有勝負,(王)勃戲為《檄英王雞文》。高宗覽之,怒曰:‘據(jù)此是交構(gòu)之漸。’即日斥(王)勃,不令入府。”[13]1318據(jù)此可知斗雞是諸王喜歡的游戲之一。武則天時,宮中盛行斗雞。有詩為證,如韋承慶《寒食應制》曰:“鳳城春色晚,龍禁早暉通。舊火收槐燧,馀寒入桂宮。鶯啼正隱葉,雞斗始開籠。藹藹瑤山滿,仙歌始樂風?!钡教菩跁r,由于玄宗酷愛斗雞,更是引領(lǐng)了此一時尚走向頂峰。在歷史上,唐玄宗也落得了一個“斗雞皇帝”的美名,抑或是惡名。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古代文人對起因作了反思,認為唐玄宗斗雞誤國。今人亦作如是觀,將《東城老父傳》解讀為譏諷之作。羅香林在《唐人斗雞戲考》中說:“唐人嗜好特多,其荒工廢業(yè),而無益身心者,以斗雞為最甚。”[14]130這是將斗雞視作游戲之故。

李唐王朝的斗雞活動是格外盛大,尤其是在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唐人鄭處誨《明皇雜錄》云:唐玄宗設(shè)宴,“府縣教坊大陳山車旱船、尋幢走索、丸劍角抵、戲馬斗雞。”[15]23《新唐書·讓皇帝憲傳》記載:“諸王日朝側(cè)門,既歸,即具樂縱飲、擊球、斗雞、馳鷹犬為樂?!薄稏|城老父傳》中的“神雞童”賈昌,因為長于訓練斗雞而富貴四十年。安祿山攻陷洛陽,曾特地在長安、洛陽以千金購求賈昌。這又是為何?

從唐玄宗特意為安祿山設(shè)立金雞帳以及安祿山懸賞千金索求訓雞人可知,雄雞之于安祿山,絕非娛樂戲耍之意義,而是有其宗教信仰在。安史之亂后,斗雞依然盛行。唐代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僖宗等皆嗜好斗雞。唐人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云:“(唐)僖宗皇帝好蹴鞠,斗雞為樂?!睋?jù)段成式《酉陽雜俎》續(xù)集卷八,“威遠軍子將臧平者,好斗雞,(斗雞)高于常雞數(shù)寸,無敢敵者。威遠監(jiān)軍與物十匹,強買之。因寒食乃進,十宅諸王皆好斗雞。此雞凡敵十數(shù),猶擅場怙氣。穆宗大悅,因賜威遠監(jiān)軍帛百匹。主雞者想其蹠距,奏曰:‘此雞實有弟,長趾善鳴,前歲賣之河北軍將,獲錢二百萬?!盵16]275從而可知,河北軍將竟然舍得花二百萬巨資買一只公雞,表明河北斗雞之風盛行、河北人對雄雞有一種特別的情感。何以如此?這種情感應該是宗教情感,即深信雄雞是好勇擅斗的圣禽。

那么,為何是四川、河北、京都斗雞特別盛行?是不是因為這些地方粟特人或其后裔特多?安史之亂后,朝廷自我文化區(qū)隔,劃界夷夏,自我內(nèi)斂于漢文化,故大都邑的粟特商胡或主動漢化,或奔赴河北,或潛入東南深山。因為河北本來就是胡人大本營,安史之亂后依然被安祿山、史思明部將統(tǒng)治;安史之亂后河北三鎮(zhèn)處于獨立半獨立的狀態(tài)。從四川、河北斗雞有上好雄雞可知,斗雞之風極其盛行,而這種民風又與祆教信眾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也就是說,中晚唐斗雞依然風行不衰。甚至是契丹人建立國家之后,斗雞的習俗依然存在著[17]。一則表明契丹人繼承和發(fā)展了大唐文化,格爾茲論析巴厘島的斗雞時說“從表面上看,戰(zhàn)斗的是公雞,事實上是男人”[18],這一說法其實完全也可以用之于契丹人。二則或許與游牧民族習俗相關(guān)。《隋書》記載,突厥“男子好樗蒲”[19]1864。這就表明,安史之亂并非唐玄宗酷愛斗雞的后果。

唐代文人陳鴻祖《東城老父傳》反思了大唐衰敗的緣由,認為是“上(唐玄宗)生于乙酉雞辰,使人朝服斗雞,兆亂于太平矣,上心不悟。”生辰與斗雞之內(nèi)在的邏輯關(guān)系是什么?羅香林解釋道:“酉之禽為雞,酉年為雞年,凡雞年生人,往往自視與雞有特殊關(guān)系?!盵14]127是的,中國人將自己的屬相視同為另一個自我,甚至出于迷信還有諸多禁忌避諱。

唐玄宗喜好斗雞與他的屬相是雞有關(guān)?或許有關(guān),可是如何解釋玄宗讓自己的自我符指即雄雞相互內(nèi)斗且為他人笑樂?其間的邏輯是什么?如果是因為他屬雞,那么為避諱計,他也不會特意召集斗雞、設(shè)雞坊或雞樓、封官訓練雄雞。例如,元人楊瑀《山居新話》卷三記載:“延祐間,都城有禁,不許倒提雞,犯者有罪。蓋因(元)仁皇乙酉景命也。”蒙古人受漢文化影響尚且懂得屬相禁忌,唐玄宗難道就不知道嗎?斗雞風行于舉國上下,是何體統(tǒng)?讓雄雞相互斗殺,對唐玄宗而言,豈非吉兆?唐人以五行視之,殊為不祥:“玄宗好斗雞,貴臣、外戚皆尚之。識者以為:雞,酉屬,帝生之歲也。斗者,兵象,近雞禍也。”[20]881

或者,唐玄宗不迷信其本命嗎?其實不然。據(jù)《舊唐書》,“玄宗乙酉歲生,以華岳當本命”“先天二年七月正位,八月癸丑,封華岳神為金天王?!碧菩谏谝矣?,屬相為雞,“雞主于酉”,“酉,金也。”據(jù)五行思想,金在方位上為西。華山為西岳,玄宗本命正當其說。從李隆基登基不久就封神華岳可知,他其實是很迷信其本命的。

唐玄宗前后,斗雞一直都存在著。唐玄宗的不尋常之處,在于他專門設(shè)立雞坊、雞樓,讓五百小兒伺候一群雄雞。賈昌身為其長,因為訓雞、養(yǎng)雞得法而享受榮華富貴直至安史之亂爆發(fā),長達40年。唐玄宗在斗雞上為何如此獨異?是不是與金雞帳有關(guān)系?從出土的粟特人或其后裔墓葬來看,墓石淺浮雕所繪事的粟特人與突厥人坐在金雞帳里,而突厥人也信奉瑣羅亞斯德教[21],從而金雞帳是瑣羅亞斯德教文化的產(chǎn)物。而安祿山信奉祆教,經(jīng)榮新江、沈睿文等學人的考論,這已成為學術(shù)界的共識。因此,唐玄宗為安祿山設(shè)金雞帳,就有其宗教、民習的原因。祆教對北魏、北齊、隋、唐之影響,迄今為止學界似乎發(fā)覆尚且不足,從而依然塵封著歷史敘事中的政治、宗教意蘊。

二、金雞帳

金雞帳之圖像詳參“吉美石棺床背屏6上部之‘金雞帳’”[22]66。

唐人姚汝能《安祿山事跡》云:“玄宗嘗御勤政樓,于御座東間設(shè)一大金雞帳,前置放一榻,(安祿山)坐之,卷去其簾,以示榮寵。”[23]78唐玄宗為何專門為安祿山設(shè)立金雞帳?為何是金雞帳而不是鳳凰帳?鳳凰的原型似乎即雞,《山海經(jīng)》云:“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盵24]16然而,金雞帳以金雞名而不是鳳凰,則表明雄雞在此文化語境中別有一番意義。

在瑣羅亞斯德教中,公雞是善禽,它與犬一同幫助大神與暗魔作斗爭。公雞為斯勞沙(Sraosha)的圣禽,它既是阿胡拉·馬茲達的使者,又是夜間惡魔惡靈的懲治者。斯勞沙是波斯神話中宗教虔誠與秩序的精靈,是“現(xiàn)實世界之主和保護者”[25]。“斯勞沙和拉什努被視為密特拉的同伴;據(jù)說,他們在欽瓦特橋上對死者之靈進行審判和裁決?!盵26]375這可能是北魏以來朝廷赦免之際建金雞的真正源頭吧,即經(jīng)過公雞斯勞沙對罪犯靈魂的審視、判決,現(xiàn)在皇恩浩蕩,姑且饒恕他們這一次。

《次柳氏舊聞》《楊太真外傳》《新唐書》等都有唐玄宗為安祿山設(shè)建金雞為厭彌之敘述,但是沒有說明厭彌的內(nèi)在邏輯和因果關(guān)系。那么,金雞帳何以有厭彌的效力?唐剛卯從漢文化陰陽相克的角度作了解釋。他說:雄雞是積陽;而安祿山來自西北的粟特,屬于陰,故唐玄宗為安祿山設(shè)金雞帳是以陽克陰,即“用‘金雞帳’的荒謬方法來‘厭彌’安祿山”[27]216。

況且,所謂的“厭彌”或“厭勝”之說,多出自后人小說家言。如趙璘《因話錄》云:“(唐玄宗)密謂太子:‘吾非不疑,但此胡無尾,汝姑置之?!盵28]68諸如類似的敘述比比皆是,然而,歷史事實是,據(jù)《資治通鑒》,“(安)祿山先遣將軍何千年、高邈將奚騎二十,聲言獻射生手,乘驛詣太原。乙丑,北京副留守楊光翙出迎,因劫之以去。太原具言其狀。東受降城亦奏(安)祿山反。上猶以為惡(安)祿山者詐為之,未之信也?!盵1]7630當安祿山事實上已經(jīng)造反了的時候,唐玄宗仍然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而以為是黨派斗爭的誣陷。由是知之,所謂厭勝、“吾非不疑”云云,是事后諸葛亮之解釋。此類敘事,正是古代中國歷史讖緯敘事范式之展現(xiàn)。古人囿于陰陽、五行、讖緯迷信的知識結(jié)構(gòu),作如此之解釋,固有可原。今日歷史學家,也做如此解,殊令人不可思議。

從地下出土的考古文物可知,匈奴人住在金雞帳里面。這就表明,一則根本不是什么“厭勝“;二則印證了他們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從圖像來看,金雞帳上的禽有的是大公雞,對稱地分立兩側(cè),有的則是小鳥,不像是雄雞,也不是一只普通的鳥,可能是瑣羅亞斯德教的神鳥即戰(zhàn)神十大化身之一希穆爾格。王小甫認為,“金雞應即斗戰(zhàn)神和靈光神共有的化身Vareghna鳥。”[29]

Varaghna/Vareghna鳥既是靈光神的象征,又是斗戰(zhàn)神Verethraghna/Bahram的化身?;?qū)areghna翻譯為鷹隼,或譯為渡鴉,或推論為是鹖。那么,什么是鹖?或云“勇雉”;或云“類鷂”,或云“似雀”;王小甫認為是“隼雀”[29]。從出土圖像來看,居帳頂上有的是公雞,有的是隼雀,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為人們對Vareghna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作為戰(zhàn)神的化身,出現(xiàn)在尚武的游牧民族酋長氈帳之上,也完全符合其身份和文化。

由此可知,唐玄宗為安祿山設(shè)立金雞帳,是遵從游牧民族的習俗和尊重安祿山的宗教信仰。沈睿文認為“唐玄宗是依照安祿山的種族文化習慣安排接見禮儀”[22]70,此說是符合歷史實際的。金雞不純粹是漢文化陰陽之陽的表征,而是瑣羅亞斯德教或祆教的標志。從而推知,李唐一朝,儒、釋、道背后的宗教信仰,實乃存在著、摻雜著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景教等大西域宗教。而大唐時代的斗雞,也就不再是簡單的民習、荒淫誤國的藉口、耽于聲色的證據(jù)了。

三、建金雞

古代中國,在赦日建金雞,不是從來就有的。杜佑《通典》記載:(北齊)“三公曹,掌諸曹囚帳、斷罪、赦日建金雞等事。”[30]644《隋書·刑法志》記載:“(北齊)赦日,則武庫令設(shè)金雞及鼓于閶闔門外之右,勒集囚徒于闕前,撾鼓千聲,釋枷鎖焉?!盵19]706唐人封演《封氏聞見記》云:“(建)金雞,魏晉以前無聞焉?!盵31]29朝廷大赦之際建金雞,“自后魏以來常然?!盵32]北魏、北齊、李唐等歷史文獻,都有明文記載大赦日建金雞之事。或云建金雞始自呂光征伐西域,或云始自后魏。其實,大致都在公元4世紀,而其來源則是大西域瑣羅亞斯德教中對斯勞沙圣靈的信仰。

《新唐書·百官志》云:“赦日,樹金雞于仗南,竿長七丈,有雞高四尺,黃金飾首,銜絳幡,長七尺,承以彩盤,維以絳繩?!睘楹问恰捌哒伞薄捌叱摺薄八某摺??從數(shù)理文化來看,顯而易見,這是瑣羅亞斯德教使然,因為“七”“四”等數(shù)字是該教的圣數(shù),如其宗教文獻中的“七天創(chuàng)世說”“七層天”“七位一體神”“七曜制”等。雞“銜絳幡”,其原型或許就是河南安陽北齊石棺床、西安北周安伽墓石棺床、西安北周史君墓石槨、太原隋代虞弘墓石棺等石刻葬具圖像中的“銜綬鳥”,它是中亞、西亞藝術(shù)風格的表征之一。

雄雞圣靈信仰的傳播路徑,當為瑣羅亞斯德教的傳播路線,即“波斯→中亞→河西走廊→長安→中原其他地區(qū)→南方一些地區(qū)?!盵33]何時傳入至西域今新疆一帶不得而知。公元383年,前秦大將呂光率兵征伐西域,凱旋而歸。然而,在路上聽到了淝水之戰(zhàn)前秦敗亡的消息,呂光于是命令大軍攻打涼州,入主涼州,建立了政權(quán)。公元386年,呂光改稱天王(請注意,不是皇帝而是天王,這個稱謂有無宗教文化之意蘊?),國號大涼,建都姑臧(今武威),改元龍飛。此時,祆教也隨著戰(zhàn)爭而傳播到了河西。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率軍攻克北涼都城姑臧,祆教因而也隨著戰(zhàn)俘傳播到了大魏帝國統(tǒng)轄之地。

大赦之日,建金雞,且擂鼓千下。為什么要擂鼓呢?據(jù)《魏書·刑法志》可知,北魏太武帝確立了“登聞鼓”制度。何謂“登聞鼓”?宮闕左面懸掛大鼓,臣民如果有冤枉就撾鼓,公車上奏天子。這樣一來,就破除了前朝訴訟不準越級上告的規(guī)定,老百姓可以伸冤昭雪。也就是說,登聞鼓是翻案、平反的表征,因此與建金雞在一起宣告皇恩浩蕩。

外來文化如果與當?shù)匚幕瘺]有內(nèi)通契合之處,就會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不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的。中國古人認為“雞有五德”,即雞“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盵34]60這是中國倫理文化在雄雞身上的賦義,然而倫理五德與斯勞沙并沒有契合之處。斯勞沙與中國雞文化的契合之處在于古代中國人關(guān)于雞的驅(qū)邪避兇認知上。

《春秋運斗樞》云:“玉衡星散為雞。”玉衡星即北斗星。北齊司馬膺之認為,“按《海中星占》云,天雞星動為有赦,蓋王者以天雞為度?!薄蹲嫱ナ略贰吩疲骸叭碎g本無金雞之名,以應天上金雞星,故也。天上金雞鳴,則人間(雞)亦鳴?!薄渡胶=?jīng)》云:“祠鬼神皆以雄雞?!薄渡胶=?jīng)·北山首經(jīng)》云:“毛用一雄雞,祈瘞,嬰用一珪,糈用五種之精?!盵35]268《山海經(jīng)·中次六經(jīng)》云:“其祠之,用一雄雞,禳而勿殺?!盵35]442《山海經(jīng)·中次八經(jīng)》云:“其祠,毛用一雄雞,彘瘞。”[35]500《周禮》云:“面禳釁,共(供)其雞牲?!?/p>

漢代家家戶戶門上刻雞辟邪,人們相信雞王鎮(zhèn)宅,大吉大利。東漢《風俗通義》云:“雞主以御死辟惡也。”[36]376東漢墓葬中隨葬木雞和雞鳴枕。在這一方面,瑣羅亞斯德教的雄雞文化與中土的雞文化是完全契合的。

房玄齡主持編寫的《晉書》云:“歲旦,常設(shè)葦茭、桃梗、磔雞于宮及百寺之門,以禳惡氣?!盵37]448在巫儺活動中,人們常將雞看作是克制鬼魅的神物[38]。這是為何?雞為積陽,而鬼為陰,陽可以克陰,故鬼畏雞。古人將雄雞稱為“度關(guān)雞”;認為雄雞可以召回人的游魂。近代,內(nèi)蒙古仍然將雞稱作“引魂雞”。清人屈大均云:“廣州婦女患病者,使一嫗左持雄雞,右持米及箸,于閭巷間嗥曰:‘某歸?!瘎t一嫗應之曰:‘某歸矣?!洳⌒?。此亦招魂之禮,是名雞招?!盵39]216招魂時必須手持雄雞,這就表明魂靈與雄雞之間的關(guān)系。

瑣羅亞斯德教的教徒,當他們?nèi)ナ赖臅r候,眼睛看著太陽。在印度,達瓦斯人“在Divali節(jié)或光神節(jié)之時,用巫術(shù)般的動作向太陽拋出一條紅帶子,并供上一只雞”[40]33。上述赦日建金雞,金雞“銜絳幡”,與此處的“紅帶子”是不是表征同一的巫術(shù)意義?瑣羅亞斯德教圖像中,關(guān)于雙翼日盤所隱含的意義,巴赫拉姆·沙扎迪(Bahram Shahzadi)在《瑣羅亞斯德的圣言》中認為:“圓環(huán)中央升起的長胡子老人象征人類的靈魂?!瓋蓷l從中央圓環(huán)伸展出來的飄帶象征人類面臨的兩種選擇或路徑——善的選擇或惡的選擇?!盵41]那么,向太陽拋出的紅帶子與絳幡是不是從善而再生的表征?

朝廷大赦的時候,為什么要建金雞呢?建金雞與瑣羅亞斯德教密切相關(guān)。魏收《魏書》記載,公元519年,靈太后在嵩山山頂祭祀胡天神。在她統(tǒng)治期間,曾規(guī)定:“廢諸淫祀,而胡天神不在其列?!薄缎潇`皇后胡氏傳》記載,她與魏肅宗宴群臣時吟詩云“化光造物含氣貞”。陳垣認為,這句詩是歌頌阿胡拉·馬茲達的功德,表明祆教在鮮卑族中廣為傳播。據(jù)《隋書》卷七可知,北齊、北周君主“躬自鼓舞,以事胡天”“拜胡天制”“從事夷俗”,更是言說了祆教在北朝的流行。而在公元516年,滑國通南梁,將瑣羅亞斯德教也傳入了江南。

大隋《百官志》記載:“北齊,尚書省有三公曹,赦日建金雞?!边@是建金雞見之于官方記載的最早的文獻。大周革唐命后,武則天“大赦,改元萬歲登封。壇南有大槲樹,樹杪置金雞,因名樹為金雞樹?!盵42]30唐剛卯認為“金雞在大赦儀禮中起象征作用”;“將雞置于高樹之上,顯然意在希望金雞及早報曉”[27]214。這一理解似乎言不及義?!皹滂轮媒痣u”與Senmurv(音譯為森木鹿或森穆夫)相關(guān)?,嵙_亞斯德教中犬神有三種形象:一是普通的犬;二是帶翅膀的犬;三是組合體Senmurv,即犬與雞的組合體或“犬首鳥身,摻雜有麝、獅子、豬等動物的某些特征”[43]。這里的“鳥身”,具體來說就是雞身,因為在瑣羅亞斯德教中雞是圣禽、善禽,它與犬一起是阿胡拉·馬茲達的戰(zhàn)斗伙伴。Senmurv住在島上,棲息在Hom圣樹上,催云化雨,減少人類的病苦[44]205。古代中國人是務實的民族,故犬上樹、帶翼犬或雞犬合體站立樹梢皆難以被接受,因而金雞上樹由于符合實際而中土化了。

大赦之日之所以建金雞,應該是與生死、魂靈相關(guān)。意義的理解一定要考慮語境、環(huán)境、背景和整體的機制,否則就會成為胡思亂想,缺乏邏輯性。《風俗通義》云:“臘者,所以迎刑送德也。大寒至,??株巹伲室孕缛张D。戌者,土氣也,用其日殺雞以謝刑德。雄著門,雌著戶,以和陰陽?!盵36]374這也是天人合一框架下古人陰陽意識之于刑獄的體現(xiàn)。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漢文化與游牧民族接觸更加頻繁,彼此影響更加深遠,文化接觸、雜合、融合成為事實。北魏號稱“佛國”,據(jù)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可知,當時的洛陽是國際性大都市,世界各地的僧人到洛陽后為其佛教的弘揚而驚嘆。而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等都曾經(jīng)在佛教的幌子下弘法,尤其是東傳的摩尼教,被中亞的佛教所在地化,或者是摩尼教主動采取了援佛入教的傳教策略,因為摩尼教素有“變色龍”之稱謂。北魏戎馬鐵蹄踏上了河西、西域,從而在北魏時期,出現(xiàn)了赦宥之際建金雞的做法。建金雞取代了漢晉時期的宮門前殺雞,這是由于瑣羅亞斯德教將雄雞視作圣禽的緣故。北齊胡風勁吹,故明文有“建金雞”之說。漢文化既然認同雄雞可以招魂、治鬼,而粟特文化又崇尚雄雞,相信雄雞對死者的靈魂進行審判,因此二者文化合流,形成了建金雞以赦宥的法統(tǒng)。

五代之后,北宋從大唐繼承的文化傳統(tǒng)其實是遠不及契丹遼國的。北宋右文,文化極其發(fā)達,文人學士用五行、陰陽思想對建金雞進行了新的闡釋。如《宋史·儀衛(wèi)志》云“其義則雞為巽神,巽主號令,故宣號令則象之。陽用事則雞鳴,故布宣陽澤則象之?!逼醯と伺e國上下佞佛、蒙古人信奉喇嘛教,于是雖然開封尚有一二處祆祠,元雜劇中也有火祆廟的敘述,可是拜火教的大潮流畢竟如一江春水已經(jīng)東流去。從而建金雞以赦免的傳統(tǒng)就中斷于宋元之間了。學人認為,金雞辟邪之風尚存,而“金雞放赦”于元后不再[45]。其實,前者可能由于本來就是漢俗,故源遠流長以至今;但是后者因為來自西域瑣羅亞斯德教,故蒙元時期就罕見了。

四、宗教文化之透視

“從政治學方面來看,雞是讖緯中的祥瑞,諭示天下太平?!盵6]這一認知從何得來?諧音文化是漢文化中的重鎮(zhèn)之一,雞者吉也,大吉大利。古人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國家體制中,祭祀最為隆重的是封禪。據(jù)《東城老父傳》,唐玄宗到東岳泰山封禪,賈昌帶著三百籠雄雞從封泰山。這在所有封禪泰山的帝王中是不是絕無僅有?

更具有政治性的是,唐玄宗指示賈昌設(shè)計、出演了一出雄雞的戲:祭祀期間,一只野公雞突兀登場?!短茣酚涊d:“有雄野雞飛入齋宮,馴而不去,久之,飛入仗衛(wèi),忽不見。邠王(李)守禮等賀曰:‘臣謹案舊典,雌來者伯,雄來者王。又圣誕酉年,雞主于酉。斯蓋王道遐被,天命休禎,臣請宣付史官,以彰靈貺。’”[46]864李守禮此說來自《列異傳》,其中《陳寶祠》的“媼”說:“此二童子名雞寶,得雄者王,得雌者霸?!睆亩砻鳎鯔?quán)神授,皇權(quán)天授。然而,雄雞之所以能夠在政治場中嶄露頭角,也反映了雄雞在唐玄宗時代的重要性。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朝廷統(tǒng)率的軍隊在與安史叛軍交鋒的時候,唐肅宗將“扶風”改為“鳳翔”;將“陳寶”改名為“寶雞”。王渭清認為,這是由于雄雞不僅是祥瑞之物,而且“鎮(zhèn)惡、除惡”,“表明(唐肅宗)驅(qū)除安祿山、史思明邪惡勢力的意味?!盵47]改名寓意其心底里的愿望,更透露了唐玄宗、唐肅宗皆信仰祆教。斯0610卷標示“寶雞能辟惡,瑞燕解呈祥”或可補證此意。于是,雄雞之于李唐,不僅僅是祥瑞的表征,而且是天意的言說和傳達。

《阿維斯塔》認為,善、惡二神的爭斗,是世界的常態(tài)。善即光明,它創(chuàng)造了一切真善美,如火光、秩序、狗、雄雞、駱駝、鷹等;而惡則是黑暗,它創(chuàng)造了一切假惡丑,如猛獸、惡禽、蛇、蝎、毒蟲等。

以前學者認為“祆教”由于主要在胡人圈內(nèi)部傳播,因此對中土影響不大。其實,它最初的確局限于粟特人本民族之內(nèi)信仰和傳播,但是后期隨著與漢民族結(jié)婚、聚落和部落的解散、安史之亂后的主動漢化,祆教對漢文化尤其是民間文化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北魏、北齊、北周等政權(quán)都曾在鴻臚寺設(shè)專職進行火祆祭祀,如薩寶、祆正、祆祝等。在唐代,由絲綢之路而來的西域商人在祆祠祈福,“烹豬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48]64,十分興旺。會昌年間,唐武宗滅法,佛教、摩尼教、祆教等都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它們潛入民間,對中國社會的底層滲透既廣又深,人們從社會底層暴動的宗教組織中隱約可見其身影。

宋代開封留有祆教的祭祠,證明天水一朝首都仍然有信仰祆教的教徒。陳垣《火祆教入中國考》認為,“元曲中既時演祆神,則祆神至元時,不獨未曾消滅,且更形諸歌詠,播之管弦?!盵11]327

李唐時期,祆教為何最為興盛?這是因為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崛起,大軍東征,打敗薩珊波斯。波斯本來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此時他們面對伊斯蘭教軍隊要么改教皈依伊斯蘭教,要么須繳納稅款,要么逃離波斯。于是,虔誠的瑣羅亞斯德教教徒們或南逃至印度,成為今日的帕西人,或東遷至大唐中國,這就是為什么大唐王朝祆教最為興盛的根本原因。

承續(xù)了瑣羅亞斯德教的摩尼教,其實很早就通過民間傳入東土。據(jù)官方文獻記載,武則天延載元年(公元694年)波斯人拂多誕(Mihr-Ohrmazd)將摩尼教傳入中國。安史之亂后,它借助于回紇(公元788年改為回鶻)之力,獲得了在中土長安、洛陽、太原、荊州、洪州、越州等地建立大云光明寺弘法的大發(fā)展。

粟特人墓門上的祭司,是鷹祭司,還是雞祭司?兩說皆有其道理,因為波斯神話中都有它們的身影,“雄雞和鷹都是祆教崇拜的對象?!盵49]從其尾巴來看,是公雞尾巴,從而可推知是瑣羅亞斯德教第七種圣靈斯勞沙。為什么死者墓室的門上都刻有作為斯勞沙圣靈的斯勞沙-瓦瑞茲的公雞呢?因為瑣羅亞斯德教認為,“斯勞沙接引死者之靈至彼世?!盵26]375這里的斯勞沙就如同佛教中的引路菩薩。

瑣羅亞斯德教《辟邪經(jīng)》記載,斯勞沙是祭奠儀式的主導者①。世界萬物能夠與斯勞沙合作對抗惡魔的,是雞與狗②。雞在中國有多個別稱,如祝祝、翰音、金禽、燭夜、司晨、羹本、鉆籬菜、巽羽、德禽、晨雞、鳧翁、時夜、司夜、長鳴都尉、酉日將軍等,其中還有一個“會稽公”。人們一提到會稽,便想到浙江;其實,粟特人生活、聚居的“河西瓜州地域內(nèi)也有一個會稽。會稽、晉昌即唐代的瓜州常樂。稱會稽人者,即等于說常樂人”[50]97。安祿山就是常樂人。而“公”也是祆教、明教首領(lǐng)喜歡用的稱謂,如方臘自稱“圣公”。由此可見,雞的“會稽公”之稱謂就帶有隱含的粟特文化底蘊。

《周書·異域傳下》云:“(波斯國)大官有摸胡壇,掌國內(nèi)獄訟。”“其刑法:重罪懸諸竿上,射而殺之;次則系獄,新王立乃釋之;輕罪則劓、刖若髡,或翦半須,及系排于頸上,以為恥辱;犯強盜者,禁之終身;奸貴人妻者,男子流,婦人割其耳、鼻。”[51]919摸胡壇是不是穆護的另一種譯法?如果是,那么它就表明掌管古波斯律法的是宗教神職人員。人面雞身的祭司,一般說來就是穆護,即摸胡壇。他們既然是法律的制定者和解釋者,那么對罪犯的赦宥也就有其順理成章的合理性了。

從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至唐代的《吐魯番出土文書》可知,其中的隨葬衣物疏都寫有“雞鳴枕一具”“雞鳴枕一只”,署名為“佛弟子”。初唐至中唐,新疆吐魯番的墓葬中,發(fā)現(xiàn)“多隨葬木雞”。敦煌莫高窟第290窟北周窟頂前部佛傳故事門中,靈車前有一人頭頂托盤,盤內(nèi)是雞,在前導行。332窟中唐出殯圖、61窟五代出殯圖,棺材上有一只雄雞。殯葬中的雄雞,是不是就是斯勞沙的化身,導引著死者去彼岸世界?

《七曜攘(禳)災決》卷上云:“金宮占災攘之……攘之法當畫一神形,形如天女,手持印,騎白雞?!睘楹问前纂u?波斯人尚白,印度人也尚白,因為他們都是中亞雅利安人的后裔?,嵙_亞斯德教尚白,摩尼教也尚白。他們崇尚光明。《梵天火羅九曜》云:“太白星,西方金精也?!稳缗?,頭戴酉冠。”酉為雞?!拔鞣揭蜕瘢感垭u?!薄端帋熑鐏肀驹附?jīng)》《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皆認為真達羅為酉神,其圖像頭戴雞冠。西域人認為,雞是西方神。而中國古人意識中的死亡就是“上西天”,雞為積陽,可以克陰、辟邪、鎮(zhèn)惡,從而二者合流,雞為魂靈的引路者、評判者和保護者。各種宗教彼此影響,相互吸收。宗教的民間形態(tài)尤其如此。

五、結(jié)語

由以上探究可知,斗雞在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格外盛行,并非僅僅由于唐玄宗個人的癖好,也不是因為唐玄宗屬雞,而是與瑣羅亞斯德教有關(guān)。斗雞在唐玄宗時代風行一時,它絕非唐玄宗耽于聲色游戲的證據(jù);如果是,開元盛世時唐玄宗也熱衷于斗雞,這又當作何解?唐玄宗為安祿山設(shè)金雞帳是尊重后者的生活習俗使然。金雞帳是信奉瑣羅亞斯德教的游牧民族如突厥族的習俗,而該宗教至晚在北魏時傳入中土,隨之同時傳入的還有朝廷大赦時的建金雞。建金雞完全是瑣羅亞斯德教中雄雞為靈魂的審判者意識在中土的在地化。斗雞、金雞帳、建金雞等都與西域的雄雞文化有關(guān),因為瑣羅亞斯德教認為雄雞是善禽、圣禽、阿胡拉的戰(zhàn)斗伙伴、對靈魂的審判者、現(xiàn)實世界的主宰者。

注 釋:

①The Sros-Yast,Yasna LV II,5,7,9,11,TRANS.L.h.Mills, SBE31,pp.298-300.

②Bundahisn.XIX.33,trans.E.W.West,SBE 5,p.73.

參考文獻:

[1]司馬光,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76.

[2]楊伯峻.列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79.

[3]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76.

[4]高德耀.斗雞與中國文化[M].張振軍,等譯.北京:中華書局,2005.

[5]李昉,等.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1980.

[6]楊孝鴻,楊赫.文化視域下的斗雞風俗及其墓葬圖像[J].藝術(shù)探索,2018(5).

[7]宗懔.荊楚歲時記[M].宋金龍,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8]楊琳.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9]張勃.唐代節(jié)日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7.

[10]王新中,冀開運.中東國家通史:伊朗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11]陳垣.火祆教入中國考[C]//陳垣學術(shù)論文集:第1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12]馬品彥.新疆宗教[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1.

[13]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7.

[14]羅香林.唐代文化史研究[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15]王仁裕,等.開元天寶遺事十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6]段成式.酉陽雜俎[M].北京:中華書局,1981.

[17]漆瓊.我國古代契丹族斗雞活動分析[J].蘭臺世界,2014(9).

[18]Clifford Geertz.Deep Play:Notes on the Balinese Cockfight[J].Daedalus,1972(1).

[19]魏徵,等.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20]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1]林干.突厥的習俗和宗教[J].民族研究,1981(6).

[22]沈睿文.安祿山服散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3]王仁裕,姚汝能.開元天寶遺事·安祿山事跡[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4]袁珂.山海經(jīng)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5]張小貴.中古祆教半人半鳥形象考源[J].世界歷史,2016(1).

[26]魏慶征.古代伊朗神話[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27]唐剛卯.唐玄宗的斗雞與開天朝政治[M]//榮新江.唐研究:第6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8]趙璘.因話錄[M].上海:世界書局,1959.

[29]王小甫.拜火教與突厥興衰——以古代突厥斗戰(zhàn)神研究為中心[J].歷史研究,2007(1).

[30]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2003.

[31]封演.封氏聞見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5.

[32]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6·衛(wèi)尉宗政寺[M].陳仲夫,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

[33]彭樹智.唐代長安與祆教文化的交往[J].人文雜志,1999(1).

[34]韓嬰.韓詩外傳集釋[M].許維遹,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

[35]郭郛.《山海經(jīng)》注證[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6]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

[37]許嘉璐.二十四史全譯·晉書卷[M].北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38]朱恒夫.雞在行儺活動中的作用與文化意義[J].同濟大學學報,2005(6).

[39]屈大均.廣東新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0]克魯克.北印度的宗教與習俗[M].新德里:印度新德里出版社,1925.

[41]Hannah M.G.Shapero.Faravahar:Winded Symbol of Zoroastrianism[DB/OL].http://www.accessnewage.com/articles/mystic/fravah2.htm.

[42]封演.封氏聞見記校注[M].趙貞信,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58.

[43]滕磊.中國祆教藝術(shù)中的犬神形象[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7(1).

[44]R.A.Jairazbhoy.Orental Influences in West Art[M].New York:Asia Publishing House,1965.

[45]于賡哲,呂博.中古放赦文化的象征——金雞考略[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10(3).

[46]王溥.唐會要:八[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7]王渭清.從“陳寶”之“陳”到“寶雞”之“雞”的文化解讀[J].華夏文化,2008(3).

[48]劉餗,張鷟.隋唐嘉話·朝野僉載[M].北京:中華書局,1979.

[49]楊巨平.虞弘墓祆教文化內(nèi)涵試探[J].世界宗教研究,2006(3).

[50]榮新江.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5.

[51]令孤德棻,等.周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1.

作者簡介:張同勝(1973—),男,漢族,山東昌樂人,文學博士,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比較文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倫理詩學中的民族性問題研究”(編號:17XJA751004)、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絲綢之路文化間性關(guān)系研究”(編號:YB031)的階段性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色婷婷电影网|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99视频全部免费| 欧美色伊人| 999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国产精品第|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欧美日韩专区|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69视频国产| 色亚洲成人|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激情亚洲| 91网站国产|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欧美激情福利| 91精品网站| 无码人妻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亚洲黄色高清|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欧美色视频网站| 婷婷伊人久久| 亚洲床戏一区|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自拍偷拍一区|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国产剧情伊人|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毛片网站观看| 亚洲色图欧美|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在线欧美日韩|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无码av三级| 99re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欧美另类一区|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久草热视频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日韩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午夜啪啪福利|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国产午夜看片|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蜜臀AV在线播放|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嫩模喷白浆| 欧美午夜视频| 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