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偉強 雷莉莉
高職高專教育能夠隨著我國提出的核心素養戰略發展要求對自身的教育進行創新轉型,但是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仍然無法有效脫離傳統教育觀念,難以取得顯著進步,貫徹素質教育目標,需要在體育教學當中提高學生的體育精神,而作為我國傳統的運動項目之一,氣排球運動結合體育教學能夠全面促進學生建立良好體育精神,培養體育意識。
氣排球是我國長久以來的發展過程當中,基于排球項目衍生出的一種群體性體育活動,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趣味性,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廣泛喜愛,而在高職高專當中,更是能夠將氣排球作為體育教學中的一項基礎運動項目,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在氣排球教學當中,為了能夠全面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形勢,需要對氣排球教育進行改革,突出教學過程中的體育精神,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1 高職高專開展氣排球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1.1 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在長久以來的應試教育觀念下,導致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環境當中學生的體質問題受到了極大程度的重視,而在傳統高職高專開展的氣排球教學過程當中,主要以相關運動技術知識的講解,學生在課堂當中的模仿練習為主,這樣無法突破空間與時間的局限,導致體育教學效果相對較差。而實現高職高專氣排球教學改革,則是以團隊教學模式在體育課堂當中將學生分為人數相等的團隊講授新知識的同時,促使學生之間形成團隊互幫互助的模式能夠進行充分活動鍛煉,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將氣排球作為興趣愛好在課外進行自主鍛煉,結合體育教學當中氣排球教學內容,合理安排訓練時間與強度。拓展教學平臺,以更為先進的網絡化環境為依托,獲得更為豐富的氣排球教學知識,查缺補漏,能夠有效幫助高職高專學生在氣排球教學當中養成良好學習興趣。同時對高職高專中的氣排球教學實現改革創新,對于學生的體質健康程度來講,具有重要影響,結合學生的身體成分,建立心肺耐受能力、肌肉以及肌耐力適能、柔韌性適能等不同教學指標,進一步促進學生在核心素養下實現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1.2 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在高職高專院校當中開展氣排球教學改革,全新定義了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以情感心理為基礎出發,在課堂教學當中,著重注意培養學生的心理情緒控制,促進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進一步發揮氣排球教學的優勢作用,促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與體育意識。在改革轉型的氣排球教學當中,以團隊為基礎開展氣排球教學活動,促使學生于人際交往之間能夠獲得較強的團隊精神,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建立良好的意志品質,促使學生能夠終身發展體育意識,強化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夠更好地促進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2 高職高專氣排球教學改革中體育精神培養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職高專氣排球教學改革中體育精神培養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問題。各項問題長期存在,將會對培養的過程造成阻礙,且會影響培養效果。由此可見,對問題進行分析較為重要。具體而言,體育精神培養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生缺乏競爭意識、教學場地少、技巧訓練水平低、缺乏體育信念,以及未養成運動習慣等方面。
(1)學生缺乏競爭意識:氣排球屬于球類運動的一種,具有一定的競技特征。在運動的過程中,如學生缺乏競爭意識以及團體意識,則會導致其無法真正參與到各項技巧的學習過程中,從而影響學習效果。(2)教學場地少:當前,部分高職高專還存在教學場地少的問題,場地少,則學生無法隨心所欲的進行訓練,由此也就會對教學效果造成影響,不利于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3)技巧訓練水平低:部分高職高專教師技巧訓練水平低,未掌握技巧,體育精神的培養將無從下手。(4)缺乏體育信念:學生缺乏體育信念的問題,在高職高專氣排球教學中顯著存在,此項問題如未解決,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以及興趣,從而限制體育精神的培養。(5)未養成運動習慣:未養成運動習慣,同樣屬于高職高專氣排球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之一,需要予以解決。
3 高職高專氣排球教學改革中體育精神培養策略
3.1 組織團隊競賽,培養競爭意識
在全面促進學生提高核心素養下開展高職高專氣排球教學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原有的教學觀念,為了能夠完成體育課中的氣排球教學任務,需要教師能夠積極構建團隊競賽的教學模式,充分提高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在競賽當中,不僅能夠反映出學生每一個個體之間所具備的實力、意志以及心理因素,同時還能夠全面促進學生個體之間產生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良好團結意識。例如在氣排球教學過程當中,組織學生以分組形式開展競賽,鼓勵學生之間自行分配合作模式,強化整體配合意識,要求學生能夠在競賽結果面前勝不驕敗不餒,充分發揚體育精神中的堅韌不拔以及拼搏精神,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協作團結,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在氣排球教學改革當中與思想道德教育緊密結合,在競賽結果面前做到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自信心的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上進、友愛的正確人生觀。
3.2 拓展教學場地,激發創新精神
高職高專的體育教學場地往往在室外操場當中進行,這樣傳統的活動范圍導致多樣化的體育教學內容受到外界干擾,無法形成較為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在氣排球教學改革當中形成良好體育精神,需要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個性發展,拓展教學場地,例如,帶領學生到專業球館當中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于氣排球教學的興趣愛好,同時,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更為專業的體育活動環境,促使學生能夠在更為具體的教學環節當中勇于嘗試創新,根據教師提出的活動范例,在形式與內容上自主進行創新,勇于自行組織訓練,由學生自己安排規則與方式,能夠預留出較大的體育活動思考探索空間,促使學生能夠打破常規標新立異,在體育精神當中更好地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發展勇于實踐的探索精神。
3.3 加強技巧訓練,豐富體育知識
體育精神是體育知識的主要標志和靈魂,因此,體育精神的培養離不開體育知識的積累。在此背景下,為了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應當在教學改革中,更加注重氣排球技巧的訓練,并借此幫助學生積累一些顯性、隱性的體育知識,促進其體育精神的形成。為此,在教學改革中,應當認識到僅依靠理論上的講解,通常難以讓學生真正地理解氣排球體育項目知識,因此,必須帶領其進行各項技巧訓練,使其通過實踐,深入、透徹地理解運動技巧知識,同時,借助一定量的反復訓練,也能夠讓學生領悟到無法基于理論講解傳達的隱性知識,而隨著氣排球運動知識的積累,有助于學生逐步沉淀出體育精神內在,達到培養其體育精神的效果。但在此過程中,應當注意,教師要做好技巧訓練的指導工作,并在進行技巧動作的理論講解后,向學生加以實地動作演示,然后引導其按照之前的講解和演示,嘗試完成技巧動作,再對其技巧動作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加以糾正,使其能夠了解標準的動作步驟,最后,帶領其多次、反復地練習加深其對技巧動作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要鼓勵其在實際的氣排球競賽活動中,積極運用新學會的動作技巧,幫助其理解動作技巧的使用思路、方法、形式等隱性知識,豐富其體育知識,促進其沉淀出體育精神。
3.4 做好激勵教育,滲透體育信念
堅持不懈作為一項核心的體育精神信念,其體現在訓練、競賽等各個體育運動階段中,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為了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需注意在各個體育運動階段,向學生滲透這種堅持不懈的體育信念,以推進其堅韌不拔、努力奮斗等體育精神的形成,達到體育精神培養的目的。為此,在氣排球教學中,可以考慮運用激勵教育手法,通過向學生講述優秀體育人物、明星在訓練、比賽中體現出堅持不懈體育精神的故事,熏陶、引導其樹立起堅韌不拔、努力奮斗的正面體育信念,由此實現對學生意識形態的塑造,使其在未來的思想、行為上更具體育精神,增強氣排球教學工作的效用。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掌握好“講故事”的時機,并在學生經過長時間訓練感到疲勞倦怠,或競技比賽過程中被挫敗時,通過向其講述一些關于堅持不懈體育精神的故事,來激勵其完成訓練或比賽,由此逐步引導其形成體育精神,有助于其養成積極向上、堅持奮斗的行為、思想習慣,為其未來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礎。
3.5 培養運動習慣,樹立健康意識
健康意識是體育精神中的一項重要內涵,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意識,能夠讓其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運動、自律對自身的重要性,有助于其養成運動、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體育精神的培養效果。基于此,在體育精神培養下的氣排球教學改革中,可以考慮適當增加氣排球課程的數量,借助氣排球活動、訓練,幫助其養成運動的生活習慣,由此使其逐步體會到規律性的運動能夠為其身體健康所帶來的好處,并樹立體育健康意識,達到培養其體育精神的目的。但在此過程中,應當注意,每次體育教學必須要有足夠的運動量,而且該運動量的設計要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的運動承受水平,以免導致其因經常無法順利完成運動任務,而形成倦怠感,消磨其的運動熱情。此外,應注意,盡量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多樣化的氣排球運動項目,最好是設計一些符合學生偏好的競賽、游戲運動,由此在擴大學生運動量的同時,保持其對氣排球運動的興趣,讓其更快地養成運動習慣,樹立健康意識,推進其體育精神的形成。但還要注意,由于當前大部分高職高專學生的日常運動量較小,所以必須在運動之前,帶領學生做好拉伸準備運動,以免其在運動中受傷,保證體育精神培養教學效果。
4 結束語
高職高專的體育學科是其他各種自然學科的基礎保障,在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背景下,才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體育教學當中,結合氣排球教學改革,樹立良好的體育精神,達到現代化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