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旗
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選擇高校體育教學為研究對象,重點探索了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常見問題。以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學校管理,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主要的研究目標,全方位的分析了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希望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提出更好的解決措施。在研究的過程中,提出了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針對于每個學生提出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同時也解決教學方面的問題和管理方面的問題。為體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培養人才做出更多的貢獻。
其實分層教學也并不是一個特別新的概念,在發展的過程中已經有很多學者對分層概念進行研究,相關理論也是比較成熟的,但是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卻面臨著重重的困難。在20世紀的美國提出了相應的分層教學理論以后,依然沒有進行大面積的推廣工作。而在我國這些年來發展的過程中,國內學者對于分層教學的概念進行深入探索,同時也在不同地區進行了實踐工作,獲得了較好的反饋。因此對于相關教學工作中的分層教學策略進行有效的研究,并探索更多具有創新意義的發展模式,能夠給學生的高素質發展帶來一定的幫助。
1 分層教學的概念與發展
1.1 分層教學的基本定義
為了更好的分析分層教學的具體應用,給高校體育教學帶來更多的幫助,首先對分層教學的基本概念,發展歷程以及優缺點進行全方面的探索,能夠保證分類教學得到良好的應用,避免教學改革出現更多的問題。首先,分層教學的基本概念并不難理解,主要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提出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在研究的過程中,一些美國學者提出了分層教學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根據當時的教學條件所提出的。當時的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教師講授的內容,教師教學的方法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存在了巨大的差距,這就導致學生個人成長受到了嚴重限制。尤其是教學效果反饋不佳,這些都給相應的教育管理人員帶來了一系列的思考。而相關學者在研究的過程中提出了分層教學的模式,主要是根據當時的教學條件以及學生需求提出的一種教學策略或者是教學概念。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更加重視學生的一些學習需求,希望能夠培養多樣化的人才,而不是按照統一標準進行教學。這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同時,對于提升學校的教學水平也是有著很多的幫助的。在未來工作的過程中,希望越來越多的教學領域中能夠應用分層教育的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1.2 分層教學的發展
在研究的過程中會發現,分層教學的發展是分階段的,并不是剛一提出就得到有效驗證的。主要原因在于分層教學是受一定限制的,很多學校的教師資源都是有限的。而且學生比較多,學生的需求可能是多種多樣。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同的學生身體素質,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家庭情況等等都是存在著一定的特點的。那么在分層教學應用的過程中,如果完全按照學生的需求進行發展,對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這會給師資力量帶來很大的考驗,同時也耽誤了很多的時間,很有可能導致教學效果出現了更多的問題。那么在最初階段,分層教學主要是應用在部分學校內部,針對于部分學生群體來進行系統教學。而且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某些學科來進行教學,這在早期發展的過程中體現出一定的效果。而在這些年的工作過程中,由于師資力量充足以及社會水平的提高,分層教學已經得到了火熱的發展。尤其是在體育課堂上,分層教學更是得到了重視。主要是體育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行調整,而且不同學生的情況也是不同的,這就給分層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空間。由此可以看出,分層教學的概念在不斷的成熟,相關理論研究也在不斷的進步。而且在實踐活動當中,根據社會水平,學校水平,師資力量,學生需求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分層教學也得到了良好的應用,獲得一定的反饋。
2 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2.1 師資力量明顯不足
目前來看,在高校內部進行體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問題還是比較復雜的。而且從學生角度進行分析,很多學生都反映高校內部的體育教師比較少,往往是幾十人甚至上百人上一門大課堂。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是很難照顧到學生,學生也很難有充分的時間來進行鍛煉。尤其是學一些技巧性比較強的運動,學生更是感到學習壓力比較大。由此可以充分的看出,目前高校內部的師資力量還是不夠充足的。而且深入調研分析可以發現,高校內部不僅面臨著師資力量比較少的問題,更加面臨著教師所能承擔的教學責任比較少的問題。有些教師只能負責相應的教學活動,比如說能夠完成籃球教學,不能夠完成足球教學。那么強行的要求教師進行相關教學活動,只會降低教學質量,不會給學生帶來任何幫助,體現出了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的困難之處。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還希望能夠擴大師資隊伍,進一步的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為解決實際問題帶來一定的幫助,也能夠為分層教學的應用帶來一定的幫助。
2.2 個性化教學開展較少
在目前的高校課堂上,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還是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一方面是老師的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是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而且在相關工作開展過程中,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學校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開展個性化教學方案,教師也認為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不會起到任何作用。這樣錯誤的認識和錯誤的工作路線,就導致了分層教學沒有辦法在高校內部開展,也沒有提供相應的環境,更沒有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基礎設施。總體上來看,很多國內高校的個性化教學方案都是比較匱乏的。一方面是方案設計能力不強,另外一方面是方案實施能力不強,很少有學校能夠長期的進行個性化教學方案。往往是在教學檢查的過程中開展,短期的個性化教學方案。沒有辦法給學生提供幫助,更沒有辦法形成更好的教學規模,導致高校體育教學水平不斷的落后。
2.3 難以進行持續性的教學
體育鍛煉和其他科目的學習都是一樣的,都必須要進行持續性的學習。只有持續性的保持鍛煉,才能夠保證自己的身體狀態,才能夠提高自己的運動水平。而在高校進行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提高學生的毅力,保證學生堅持鍛煉。在未來工作和成長過程中才會擁有良好的體魄,才能夠面對更多的困難。但是很多高校都沒有辦法持續性的教學,往往是在大一和大二階段完成一些基礎課程的學習,而在大三和大四階段不再開展相關的體育課程。而且體測活動也有所減少,導致很多學生忽視了這方面的鍛煉。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人數比較少,學生人數比較多,考核方式比較單一,這些問題都是廣泛存在的。每當期末考試結束,學生都認為這門課程就已經結束了,而不再繼續學習,也不再繼續堅持鍛煉。這體現出了目前教師工作方面存在不足,教學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師生的理念更是存在很多的缺陷。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可持續性的教學工作,才能夠為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做出一定的貢獻。
3 高校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施
3.1 強化師資力量
為了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真正的應用分層教學策略,為提高教學質量帶來一定的幫助,首先應當強化師資力量,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可以說加強師資力量已經成為了分層教學工作的基礎,在早期分層教學策略應用的過程中,主要的限制因素也就是師資力量不足,無法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也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而在現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教師行業的壯大,越來越多的體育教師可以參與到工作當中。那么在高校體育課程開展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具體需求,安排不同的班級,盡可能的滿足學生的一些學習興趣。而且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一系列調研工作,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在教師力量安排的過程中,盡可能的安排一些小班級,讓學生的數量進一步的減少。在課堂之上,教師就有能力去照顧更多的學生,這對于分層教學來說是有著一定的幫助的。
3.2 分層教學的教材設計
在體育課堂上,雖然說大部分時間是用來實踐的,但是制定一門教材對于教學工作的開展也是有很多的幫助的。在目前高校體系教學過程中,教材上的內容主要是講解一些理論知識,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等進行綜合性的講解。夯實基礎,保障學生后來的體育學習更加順利。那么在分層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針對目前大學生的實際問題,比如說心理健康問題,身體健康問題進行探索。分析目前大學生經常久坐,經常打游戲或者是學習時間過長等典型問題。針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進行理論教學,能夠有效的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能夠更好的明確學生現階段的實際情況,為分層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幫助。
3.3 分層教學的教法設計
既然說是分層教學,那么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教法,又或者說是教學策略。在以往教學工作過程中,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而在分層教學的理念下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學生有自己的特點。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心理情況,又或者是日常的學習情況,都帶有著鮮明的特點。在分層教學策略下,教師將更多的時間用于調研學生上。針對一些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具體的教學方案,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指導。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加強,也能夠滿足自己的實際需求,這才是大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重點方向。
3.4 分層教學的考核設計
既然是教學,那么必不可少的就涉及考核的問題。在傳統考核的過程中,主要是學生學習一些標準的動作,滿足相關要求就可以完成目標。而且在體育課考核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的分數都是比較集中的,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差距,這是不利于學生競爭的,也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的。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的核心想法是打造一個個性化的教學方案。而這樣的理論并不算新鮮,也并不算特殊,主要原因在于實踐工作的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一方面是師資力量的問題,另外一方面是教學時間的問題,當然也存在著教學管理和教學方法的問題,這些都給分層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困難。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理念的逐漸更新分層教學模式,也得到了較好的反饋。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也需要更多的人去實踐分層教學策略。尤其是在大學的體育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更加適合分層教學的應用,也更加適合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在未來工作的過程中,希望能夠有效的提高分層教學的水平,為高校體育教學帶來更多的幫助。
(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城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