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巖
師范教育是我國教師隊伍的工作基礎,想要提高自身的師資儲備整體水平和質量,就需要加強高師院校的師資隊伍建設。體育課程作為建立中小學生健康素質的基礎,更應當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培養教師團隊。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工程,如今已經在不斷的被具體化、細節化。我們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進行教學改革,來推進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也是教師隊伍建設成熟度是否達標的主要標志之一,建立完善的持續改進的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才能促進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師資隊伍建設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支持,且高校開展日常的教育活動需要結合實際,全面科學的開展日常教學活動。近幾年來,國家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體育教師是學生們接觸體育活動的重要紐帶。因此,不難看出加強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在高師院校教育事業中的重要地位。
1 我國高師院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
1.1 體育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
調查研究顯示,如今的教育體系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體育師資力量薄弱,一些高校所擁有的體育教師大多已經不在年輕。在課堂上屬實是有點心有余而力不足,體育教師的培養目標是突破老師的體能水平,使其在后期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時起到帶頭模范作用,年齡較大的教師雖然擁有豐富的經驗,但是畢竟精力有限,無法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實踐指導和示范,老教師的體能和技術示范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降低,對高校更新教師團隊的具體工作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在開展教育工作時,我們要將課堂的重心從理論知識的傳授轉移到具體的實踐中。提高師資團隊的教學質量,也是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在接受高等院校的培養過程中,會不斷的從前輩身邊汲取經驗、豐富自己,在以后自己走上講臺的日子里,就會更加游刃有余,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也能冷靜對待。
除此之外,我們要鼓勵高校優化師資團隊內部的教育體系。盡量平衡教師內部的工作水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學日常中的教師管理問題。高校對于青年一代的教師所采用的培養方案是與時俱進的,由于提高了教師內部的選拔力度和任用制度,教師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教師行業的創新理念,才能在后期的個人工作中有所突破。更加順暢的提高個人的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體育素質,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培養教師的整體水平是否達標。
1.2 體育老師與在校學生比例失調
高校對于教師的招聘條件也在逐年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應聘條件基本都是博士,少量的碩士,導致一部分高校連續幾年都沒有新鮮血液補充進來。這對于教育行業本身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高等教育的普及說明我國正在全面提高全民素質教育水平,社會的高速發展使得各行各業對于人才的需求量都在逐步加大。但是如今的新問題就是學生的擴張速度已經遠遠大于了教師的增長速度,高校體育教師無法為增長的這么多學生提供細致入微的教育課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現任教師們的工作負擔。
在開展日常課程時,由于學生數量的增大,教師無法顧及每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予以及時的指導和幫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預期目標,對高校整體的體育教學事業良好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3 體育教師的評價體系不完善
目前的普通高校在評價體育教師時,最后的主要評價重心都放在了審查該教師的論文發表量是否合格,這種過于偏重理論知識的研究,容易使得體育教學無法發展課堂上的重點。教師自身在接受高等教育培養時都無法保證自身的實際實踐,就為后期自己走向教育行業開展體育教學遺留了教學隱患。除此之外,學校內部的評價體系并不完善,學生和老師無法在課后建立良好的聯系,學生對于課堂的反饋無法及時地反饋到老師那邊,就無法督促教師與時俱進的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改正。長此以往,不利于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
除了設立按時的評價體系以外,學校還可以借助豐富的激勵機制來吸引教師豐富日常的教育工作,穩定和獎勵人才,也是提高課程效率的方法,只有對現任教師團隊給予良好的待遇,尊重他們的工作,才能使得教育行業煥發新的生機。
2 體育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
2.1 培養缺乏特色和統一性
在高校體育教師團隊這個工作中,相關規定明確指出,我們需要針對不同的社會需求培養不同的人才,才能實現術業有專攻的目的。這也就是說,培養的教師要各有側重與特色,如果將所有的具體細節模糊化,使得教育教學沒什么區別,就會使得教師在接受教育時無法找到自身的優勢著重發展,一方面加大了自身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我國教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導致許多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沒有本校的專業特色,不能引起學生們對體育學科的熱愛。
由于體育專業的自身特殊性,培養教師其實是綜合考驗各方面工作的任務,學校要結合自身的發展現狀,為教師的培養設定合理的目標,并努力實現預期設定的目標。只有這樣,高校在后期開展教學工作時,才能顯現出自身的競爭優勢,使得各學校在培養教師這一工作中統一且穩定。
2.2 培養質量監測不完善
相關的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出來的直觀問題,就是我們國家對于體育教師的培養方案缺乏實時的質量評估機構,傳統的評估機制未能完全達到透明化和公開化,這就使得整個評估制度并不具有良好的說服力。從這一方面入手著力打造新型的評估體系,就需要高校建立與被評估個體完全沒有利益沖突的第三方機構,監督方在日常的評估監測工作中要堅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強化我國的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力量,才能真正滿足體育教師培養方案的評估工作所需,從真正意義上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除此之外,評估過程的重點工作還需要核查教師的整體工作情況,確保教師的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杜絕出現濫竽充數的現象,教師的來源得到保障,才能使得整個教育行業風氣正常,教師團隊的不斷完善也能使得教學日常工作的開展更加規范。
3 建設體育教師師資力量的策略
3.1 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
高校在培養教師時,要注重他們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設,教師道德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與核心因素,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他們的思想品質,知識能力是否嚴格履行教書育人為師表的行為規范,是衡量其職業道德的重要標志。教師的行為不僅僅反映出學校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會對學生的行為產生影響,所以說如果想要進一步提高學校的體育教學質量,形成良好的學風,對于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更是一項根本性工作。
在培養教師的課程中,學校要注重培養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堅定的政治思想。只有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才能使得學生在后期的學習生活中熱愛自己所學的科目。教師的整體實力直接決定著課堂氛圍的好壞,好的課堂氛圍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從體育課程中冶煉自身的情操,從體育課程中提升思維的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上學習良好的鍛煉方法,在日常的生活中熱愛運動、熱愛鍛煉。這樣才有助于他們對體育學科產生濃厚興趣,推動高校的體育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
3.2 根本上提高體育教師隊伍專業能力
體育學科的發展意味著它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一門與戶外運動有關的學科,它意味著需要與其他的各種學科需要相互交叉,相互滲透。這一點的改變也為體育教師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需要在教師開展自身的學習工作中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涉獵廣泛的知識,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更好的為高等教育進行服務。高校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課程,也是為后期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高校還應該在日常教師的培養方案中加入對他們的應變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從根本上提高教師整體工作能力的核心因素。教師在完善個人的工作中,只有具備良好的心態,才能保證他們在開展后期的教育工作時,沉著冷靜的應對突發情況。教育行業是一項嚴肅的工作,只有確保走向崗位的教師水平合格,素質達標,才能滿足社會和國家的需要,為祖國儲備棟梁之材。體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調整心理狀態,冷靜處理偶然發生的事情。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3.3 吸引人才,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高校如果想要得到進一步的長足發展,就應該深刻的認識到一定要根據學校的自身條件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教育路線,并通過相關的文件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只有不斷的完善自身體制,才能在現下這個人才緊張的時代不斷壯大高師院校的師資力量,尤其是對于剛踏入校園的青年教師,一定要對他們給予適當的關懷與信任,并設立一系列能力范圍內可以給教師們優惠政策,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們的歸屬感,同時也有利于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優秀人才來到學校工作。在教師們的日常工作中,老教師應該對青年教師提供一些專業的幫助,在青年教師與校園之間起到一個紐帶作用,幫助他們盡快明確自己的目標,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線,新老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共同促進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除了要對教師們提供優惠政策以外,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們的職業素養與責任心,除了獎勵還應該有懲罰,而獎罰分明則是學校最有用的監管機制之一,高校領導應該對這一方面提起高度的重視,不斷完善考評制度,以身作則為青年教師樹立良好的榜樣。
現代社會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也就意味著高師院校對于人才的需求規模也越來越大,高師院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專業場所,一定要與時俱進發展自身建設。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可以先從小事抓起:改革已經被時代淘汰了的教學手段,進一步完善日常的教育模式,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課題《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吉林省高師院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探究》研究成果之一(編號:JJKH20210018SK)。
(作者單位:白城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