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摘要: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不管你是教哪門課的老師,還是哪一類型的老師,始終要求教師首先必須要愛學生。熱愛學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起碼的要求。
重點詞:關愛 ? ? 感化 ? ? 寬容 ? 感染
高爾基曾經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不管你是教哪門課的老師,還是哪一類型的老師,始終要求教師首先必須要愛學生。熱愛學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起碼的要求。
前一段時間,我有幸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書,書中寫到: 生活中什么最重要?他回答說是愛孩子。的確,作為一名一線老師最基本條件就是愛孩子,愛你的學生。正如他在書中所說:“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是最大的幸福。”只有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把孩子放到心靈的深處,和孩子們一起共同活動,在教學活動中與孩子們進行活躍的、自然的、不間斷的交往,成為孩子的知心的朋友。愛孩子喜歡孩子就是要廣泛的接觸孩子。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從這句話我不由得想到我那年師范畢業實習時發生的一些事:實習階段生活整天和孩子在一起,感覺是那么快樂,自我感覺覺和孩子們相處的很好,但孩子們對我是近而遠之,這讓我傷心難過甚至不接受。在以后一段教學中與該班的老師交談后,我才知道問題的所在。原因是在教學活動中我只是一個拿著紙和筆記一些理論性東西的旁觀者,忽略了與孩子們的交流,沒有主動的參與到孩子活動中去,沒有主動與孩子們一起玩,一起分享孩子們快樂樂。有經驗老師給我提出合理的建議就是要放下身份,懷著童心主動去找孩子們,與他們“打成一片”。聽取他的建議,隨后的教學中中,我時刻記著自己是作為孩子知心朋友的身份去與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從此我與孩子們都成為了好朋友,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實習生活匆匆而過,但我對孩子付出了真心付出了愛,我也得到了孩子們對我的真摯愛。深入孩子中間去,愛所有的孩子成為他們的朋友,與他們一起分享快樂與憂愁是我們做教師最應該做到的。當一個學生受到老師的熱情關懷和愛護,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就會逐步學會用友好、合作的態度處理與他人、與集體的關系、獲得愛的能力。這正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的基礎。簡析師愛的本質,那就是老師對學生的無私給予,是奉獻,它表現為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尊重、負責和理解,而這些品質正是我們教育學生所希望塑造的健康人格的基本內容。教育實踐證明,老師對學生愛是教師美好心靈的一種表露,是優秀品質的一種表現,是學生最現實的審美的感受,使他們親切地感受到教師美好的心靈,獲得真、善、美的熏陶,從而激起模仿的欲望。總之,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 當我們學會了尊重孩子,學會了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懂得用自己的心靈喚醒孩子的心靈,我想教育教學也就不會有力不從心和捉襟見肘的尷尬了,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讓愛陪伴孩子一生使我們終身的追求和使命,要做到這些必須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關愛學生,用“愛”去感化學生
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是崇高的、神圣的,這種崇高和神圣需要用教師的愛心來支撐。尤其是在小學階段,面對的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更要多給他們一分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少一些責罵,讓師愛滲透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如學生的鞋帶開了,老師彎下腰幫他系好;學生進步了,老師送上一份真誠的鼓勵;看見學生摔倒后,老師伸手幫扶站起;老師撿起學生掉在地上的鉛筆,學生感冒了,遞上一杯熱水,撫摸一下小小的額頭,……如果做到了教育無小事,處處暖生心,那么學生定會被溫暖的師愛所感動。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才能成為孩子喜歡和信賴的好老師。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這樣建立在教學雙方民主平等的基礎上的。在沒有輩份、沒有權力障礙的因素下,師生之間能以朋友的身份或以同伴的關系以誠相待,互相信任,進行推心置腹的交談,是難能可貴的。教學中教師應主動地去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培養親和的師生情感,并以自己豐富的知識、風趣幽默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比喻展示教學的魅力。雖然有些知識中不乏抽象、難以理解,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較大的問題和困難,但是這些問題的解決和困難的突破需要一定時間、適當的空間和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師生的情感交流和心靈溝通,可以為學生學習知識、探索問題創造良好的條件和心理環境,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包袱,心理放松,則必然會活躍思維、富于想象、樂于探索,學習語文也就成了非常快樂的事情和為之追求的目標。
二、要具有一顆寬容之心,用“真情”感染學生,用人品影響學生
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教師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師的形象直接影響學生健康的心靈和健全人格的養成。教師健康的個性品質、廣泛的興趣、堅強的意志、開朗的性格是教師吸引學生的魅力所在,教師只有不斷完善自我,增強自己的形象魅力,才能以不可抵御的力量吸引學生和影響學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用自已的人格感染學生,實現情感教育,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千言萬語固然重要,但是搞好教學工作的關鍵之一,在實際教學中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真如屈原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話送給自己做鼓勵!做一個有靈魂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