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公路勘測設計公司 遼寧 沈陽 100166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便捷通暢的公路資源促進了公路沿線經濟的繁榮。公路沿線特有的走廊帶資源成了石油、電力、水利等行業首選的穿、跨越位置。隨著各種涉路施工項目建設需求的增加,涉路施工活動不規范、技術指標不滿足規范等問題日益突出,給公路及其附屬設施的質量和通行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隱患。
為了更好的保障公路安全及服務水平,各地公路管理機構積極開展涉路施工項目的技術評價工作。但由于現行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等對涉路施工項目的規定比較寬泛,缺乏系統、全面的管理和技術規定,目前技術評價工作大多缺乏對涉路施工項目的系統分析,評價結論中普遍存在評價內容不規范、漏評或錯評等現象。為保證涉路施工項目技術評價的系統性和準確性,本文擬利用“魚骨圖”法對跨越式涉路施工項目進行技術評價,從而總結出跨越式涉路施工項目在技術評價中需要評價的內容及關鍵點,為跨越式涉路施工項目的技術評價工作提供參考。
2.1 “魚骨圖”的定義及制作步驟 魚骨圖是一種發現某個問題 “根本原因”的方法。在對跨越式涉路施工項目進行技術評價分析時,首先通過分析查找導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進而從主要原因中出發去尋找誘發該事故的次要原因,再對這些次要原因進行綜合分析論證,檢查和確定關鍵因素,這就是魚骨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調查發現,誘發交通事故原因并非唯一,而是由多種復雜因素綜合作用形成的。公路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人、車、路和環境,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公路的交通安全性。雖然導致公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但從本質上看,主要是由于人、車、路和環境等多個因素之間相互不協調造成的。涉路施工項目的建設對公路交通系統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路的影響和對公路環境的影響兩個方面。我們利用頭腦風暴的方法去尋找誘發交通事故的因素,并將這些因素與其特性值組合在一起,并對重要因素進行標注的魚骨圖。
魚骨圖的制作主要可分為分析問題的原因、結構和編制魚骨圖兩個步驟。在分析跨越式涉路施工項目誘發交通事故的問題原因、結構時,可按一下步驟進行:
(1)針對項目特點,進行層次劃分。對于涉路施工項目,一般情況下可按人、物、環境、管理這個幾個方面進行劃分。
(2)按照層次劃分,對各層類別尋找所有可能誘發事故的原因或因素,一般情況下可采用頭腦風暴法。
(3)將找出的可能誘發事故的各類因素進行整理和歸類,并明確各因素間的從屬關系。
(4)將整理完的因素進行進一步分析與論證,確定誘發事故的直接或重要因素。
(5)繪制魚骨圖。在繪制魚骨圖時,首先應繪制魚頭,然后是魚骨,包括大骨、中骨和小骨,并填寫相應的要素。
以跨越式涉路施工項目為例,其魚頭是事故,包括質量事故、交通事故等。人、物、環境、管理等便是他的中骨,各要素的誘因就是小骨。將各因素層次分明的標注在骨刺中,便完成了魚骨圖的繪制工作。下圖為涉路施工項目交通事故的魚骨圖示例。

2.2 魚骨圖法應用與分析
2.2.1 案例分析 2013年3月,湖北省十堰市車城西路附近,一輛大掛車撞塌了東風公司供辦鐵路橋,導致鐵路橋梁坍塌,交通中斷。經了解,由于鐵路橋梁的凈空不滿足要求,經常出現一些超高車輛在鐵路橋下被卡住的現象。本文以該交通事故為例,分析跨越式涉路施工項目對公路交通安全的影響。
魚骨圖法是目前分析誘發事故原因較為有效方法,通過對典型事故的分析與論證,尋找出誘發事故的重要因素,從而制定相應的措施以保涉路施工項目的安全。根據此事故,并結合類似事故的產生原因,將所有可能造成撞塌事故的原因進行羅列,制作的“魚骨圖”如下:

從以上魚骨圖中可以看到,列舉出來的導致該交通事故的具體原因確實很多,但是否每一個因素都同等重要,都需要花費較大的精力和資金去解決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們需要把精力集中在那些關鍵性的因素上面,以便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述橋梁被撞塌事故被撞塌的最主要原因是凈空不足,如果凈空留有充分的預留空間,車輛就不會撞到橋梁;同時如果跨越橋梁前后設置必要的防護措施和警示標志,也可以減少車輛撞擊橋梁的幾率。因此,誘發該事故的關鍵因素可以總結如下:
(1)人的因素(駕駛員)主要有超限和視線不清,包括違規改裝車輛、違規載貨、彎道、坡道等視距不良等因素。
(2)物的因素(跨線橋自身問題)主要有設計不合理和防護措施不到位兩個方面,包括有效凈空不足、侵占建筑限界,未設置限高架、未設置限高標志、未設置立面標記幾個方面。
(3)環境因素主要為結冰或除雪不及時導致凈空不足等問題。
(4)管理因素主要包括審批管理不到位和養護管理不到位兩個方面。
2.2.2 跨越式涉路工程評價內容與指標的確定 通過對魚骨圖中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后發現,雖然導致交通事故的因素有很多,但如果對關鍵因素加以控制,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事故發生幾率,從而加強跨越式涉路工程項目的安全性。同樣,如果忽略了對關鍵因素的控制,如凈空不足,視距不良或交通安全實施設置不到位等,均會誘發交通事故的發生。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針對跨越式涉路工程的技術評價應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技術評價內容
A.需論證上跨構造物的平縱指標、凈空、交角、視距、排水、安全防護措施是否滿足規范要求及其合理性,還應說明受影響道路是否有改擴建計劃及其規模。
B.需重點論證上跨構造物的結構安全性,采用非通用圖構造物宜進行結構驗算。
C.需論證新增的附屬設施(照明、標志、標牌等)的結構可靠性和安全性。
(2)技術指標
A.視距不良路段或設置構造物后影響行車視距的路段不宜設置構造物。
B.公路、鐵路橋梁跨越公路時,不得侵占公路建筑限界。同時跨越橋梁的凈空、凈高還應結合跨越位置的實際線形指標、交通特征、被跨越公路的規劃、冬季路面積雪厚度等綜合考慮。
C.跨越式涉路工程,在車行道或近旁有高出路面的構造物,為保障行車安全,應在構造物立面或側面上設置反光立面標記或警示標志。
D.跨越式涉路工程的公路、鐵路橋梁較寬或斜交角度較大時,被跨越公路路面距跨線構造物下緣任一點的凈高均應符合相應凈空高度的規定。
E.鐵路跨越公路的跨線橋應按相關規定設置車輛限高標志及限高防護架。公路橋梁跨越公路及鄉村道路時,應設置車輛限高標志,必要時應增設限高防護架。
(3)養護管理方案
橋梁檢查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方面:
A.結構安全性檢查;
B.排水系統是否完善、暢通;
C.橋梁護欄、防落網是否完好,橋梁照明設施是否有損壞;
D.橋下路面是否完好,橋孔下是否有被占用或違章堆放情況;
E.橋梁限高標志、限高防護架和立面標記是否完好。
涉路工程技術評價是一個繁瑣的過程,要求評價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綜合能力。沒有任何一個項目是絕對安全的,只有將關鍵性影響因素加以控制,才能有效的保證工程的相對安全。保證公路及其附屬設施的質量技術評價工作,其核心問題就是從專業技術角度檢驗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加強安全設施的管理與設計,從根源上減少事故隱患,從而使工程項目達到相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