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文 肖亞
骨質疏松作為全身性骨代謝性疾病之一,于老年人群中較為多發,伴隨年齡的逐漸增長,人體骨量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下降,并且骨細微結構也會對應表現出系列變化,同青年人群相比,老年人呈現出更為脆弱骨質,從而表現出骨折幾率呈現出顯著增加[1,2]。對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而言,因為脊柱表現出緩慢壓縮時間較長,從而在外力作用下較易呈現出骨折現象,其癥狀主要集中于脊椎畸形、腰背疼痛以及彎腰駝背等方面。治療過程中針對疼痛癥狀主要采用西藥進行緩解,但是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對此確定更為有效的方法展開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的治療意義顯著[3,4]。壯骨湯的有效應用,能夠將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骨鈣素以及骨密度顯著提升,可以做到攻補兼施、有補有瀉,對于骨吸收可以充分抑制,將骨量丟失顯著減少,從而在骨質疏松預防方面可以獲得確切效果。本次研究針對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運用壯骨湯的可行性進行分析,以實現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的有效預后。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8 年4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84 例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按照數字奇偶法分為治療組及常規組,各42 例。治療組:女15 例,男27 例;年齡53~83 歲,平均年齡(71.39±12.52)歲;骨質疏松程度:Ⅰ級21 例、Ⅱ級15 例、Ⅲ級6 例。常規組:女16 例,男26 例;年齡55~85 歲,平均年齡(71.42±12.59)歲;骨質疏松程度:Ⅰ級22 例、Ⅱ級14 例、Ⅲ級6 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骨質疏松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疾病獲得確診;②未表現出脊髓損傷、神經損傷等現象。
1.2.2 排除標準 ①對于研究藥物出現過敏現象;②呈現出其他基礎性骨科疾病現象。
1.3 方法
1.3.1 常規組 采用鮭降鈣素針劑(成都力思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306)展開治療,用藥方式為皮下注射,第1 周控制用藥劑量為50 IU/(次·d);第2 周控制用藥劑量為50 IU/(次·隔日),第3 周后控制用藥劑量為50 IU/(次·周)。治療3 個月為1 個療程,共治療2 個療程。
1.3.2 治療組 采用壯骨湯中藥湯劑展開治療,用藥處方為茯苓、淫羊藿、枸杞、川牛膝、當歸、女貞子各10 g;續斷、骨碎補、黃芪、杜仲各15 g;元胡、菟絲子各8 g;白芍、赤芍、熟地黃各6 g。用藥方式為水煎服,頻率為2 次/d(早、晚),治療3 個月為1 個療程,共治療2 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治療前后的骨形成指標(血清骨堿性磷酸酶、骨鈣素)以及骨密度T值變化情況。
1.5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骨折表現為愈合,壓縮椎體表現為基本恢復,功能基本恢復,腰部未表現出不適感;有效:患者骨折表現為愈合,壓縮椎體表現為明顯恢復,功能明顯恢復,腰部表現出輕微不適感;無效:未達到上述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疾病的治療標準[5]。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療效對比 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形成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骨堿性磷酸酶、骨鈣素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血清骨堿性磷酸酶、骨鈣素均高于常規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密度T 值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骨密度T 值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骨密度T 值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對比 [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形成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形成指標對比()
注:與常規組治療后對比,a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密度T 值對比()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密度T 值對比()
注:與常規組治療后對比,aP<0.05
骨質疏松癥作為老年性疾病之一,其特征主要體現為骨組織系列結構退化以及全身骨量減少而導致呈現出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險性增加以及骨密度降低等現象,在老齡化程度逐漸嚴重情形下,老年人口數量顯著增加,對應導致骨質疏松患者例數顯著增加,并且此類患者存在較高幾率表現出脊柱椎體壓縮性骨折現象。因為老年患者普遍年齡較大,較多鈣質流失,從而因為骨質疏松造成脊柱壓縮性骨折的幾率較為明顯,對老年患者造成較大危害,存在一定幾率殘疾現象[6-8]。治療時往往呈現出見效緩慢的特點,對于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而言,其會呈現出脊柱位置疼痛癥狀,導致自身活動有所限制,主要以脹痛作為主要表現,并且存在一定幾率使患者呈現出腹部神經受壓以及胸痹等系列癥狀,使四肢以及腿部呈現出麻木、感覺減弱等情況。治療期間提倡保守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因為老年患者體質較弱,對于手術治療會使自身表現出較大危害,無法做到快速康復,所以保守治療方法獲得廣泛運用。鮭降鈣素針劑應用于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治療后,可以將病癥進行改善,有效提高了治療效果[9]。
對于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疾病而言,其呈現出發展緩慢、起病隱匿的特點,主要因為脾腎氣虛以及臟虛精虧導致,其癥狀主要體現為腎陽虛、腎陰虛與腎陽兩虛等方面,此患者會表現出全身骨關節疼痛、神疲體倦以及四肢乏力等癥狀,治療期間需要做到壯骨生髓、補腎填精以及固本培元。處方中骨碎補的有效應用可以獲得續傷止痛以及補腎強骨的效果,此種藥物能夠將患者軟骨細胞功能有效改善,對于細胞退行性病變加以推遲,使得骨關節病變獲得有效改善;淫羊藿的應用可以獲得強筋骨、補腎陽效果,其針對成骨細胞功能可以有效促進,對于破骨細胞功能能夠有效抑制。當歸可獲得活血化瘀以及養血補血的效果;熟地以及菟絲子可獲得益精添髓以及補肝腎、養陰的效果;牛膝、杜仲、續斷可獲得強筋骨以及補肝腎的效果;赤芍可獲得散瘀止痛以及清熱涼血的效果。此外于抗炎止痛以及鎮靜方面可發揮顯著治療作用,最終將所有處方聯合應用,能夠確保益氣化瘀以及補腎強骨效果獲得充分發揮[10-12]。
本次研究發現,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血清骨堿性磷酸酶、骨鈣素均高于常規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骨密度T 值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此種結果原因為:鮭降鈣素針劑的應用,雖然可以獲得一定療效,但是在患者骨形成指標以及骨密度改善方面,難以獲得理想效果,對此確定更為有效的方法展開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治療意義顯著。壯骨湯的有效應用能夠將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提升,對于患者早日康復可以有效促進。其處方中淫羊藿以及骨碎補等可以獲得續傷止痛以及強筋壯骨的效果,當歸、元胡、白芍可獲得通經養血效果;杜仲、續斷等可獲得補肝益腎的效果;最終所以藥物聯合應用能夠做到固本培元、壯骨健筋以及補腎填精的效果,此外壯骨湯的有效應用能夠將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骨鈣素以及骨密度顯著提升,主要因為此方中對于老年人虛不受補能夠充分考慮,所以處方中可以做到攻補兼施、有補有瀉,對于骨吸收可以充分抑制,將骨量丟失顯著減少,從而在骨質疏松預防方面可以獲得確切效果,最終獲得上述理想治療效果,使得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骨形成獲得有效促進,骨密度獲得有效提升,充分證明壯骨湯運用于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疾病治療中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壯骨湯的有效應用,可使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增強,骨形成獲得有效促進,骨密度獲得有效提升,最終實現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的有效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