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萍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建筑業、交通業等的大力發展,使得多指離斷發生率直線上升。而因外科技術的進步,多指離斷再植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多指離斷再植成活率,同時還提升了手功能恢復效果。但臨床實踐表明[1,2],多指離斷再植術因手術時間長,病情較為復雜等,會影響康復效果。因此,于多指離斷再植術圍術期內,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康復效果,減少并發癥。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項護理措施,其主要以手術患者為中心,為其開展針對性加速康復護理措施,促使患者在短時間內恢復[3]。本研究評價在多指離斷再植術康復中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7 月~2019 年12 月沈陽市骨科醫院收治的80 例行多指離斷再植術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0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14 例,年齡16~35 歲,平均年齡(25.34±4.68)歲,其中5 指離斷4 例、4 指離斷21 例、3指離斷15例。實驗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17~38歲,平均年齡(25.54±4.78)歲,其中5 指離斷5 例,4 指離斷20 例,3 指離斷1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此次研究。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者;有手術指征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同意書者。排除標準:精神疾病者;意識障礙者;不愿參與研究者;無手術適應證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措施,如術前護理指導,飲食指導、手術準備,術后健康教育,活動指導等。實驗組采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方法如下[4]。
1.2.1 術前護理 術前,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實際情況,為其提供相應的主觀條件,配合有效的加速康復護理措施。對于多指離斷再植術的患者,因損傷較重,擔心離斷成活率與術后對自理生活的影響,特別是中青年患者,因其為家庭主要支柱,出現多指離斷后,不僅會出現不良心理,如焦慮、恐懼等,還會增加家庭經濟負擔。故需要于術前,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由責任護理人員向其講解治療案例,普及相關知識,給予心理安慰與指導,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治療信心,提高主動配合度。快速做好手術準備,對病房與手術室濕度與溫度進行調整,告知家屬禁煙,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術前,對離斷的手指做好相應的標記。同時,于術前做好床上排便、咳嗽、肢體功能訓練指導。
1.2.2 術后護理 再植術后1 周內,要求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不可側臥位,患肢外展30°,需要略高于心臟水平位,保持自然舒適的制動位。密切對再植血運情況進行觀察,預防不良事件的出現;手臂、手掌實施向心性按摩,指導沒有受傷手指主動或是被動活動方式,促使水腫盡快消散,有助于傷口盡快愈合。術后7~21 d 時,多指離斷再植術患者主要以物理治療為主,如特定電磁波治療器(TDP)、微波治療、超短波等治療為主,此時,需要抬高患肢,并向心性按摩,對未被固定的近端或是遠端關節,輔助進行被動運動,預防長期制動影響關節的恢復,5 min/次,逐漸增加運動時間到15 min,2 次/d。術后4~6 周時,加速康復外科康復護理的目的主要是松解粘連、軟化疤痕,對手指的靈活性進行訓練,此時,克氏針已拔除,可對再植手指進行主動或是被動活動指導。在活動時,指導家屬或是患者,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活動時應緩慢用力,以可以忍受為主,由被動活動逐漸過度至主動活動,指導對掌功能與對指功能訓練。術后7~12 周,做好神經修復護理,對指導的感覺功能進行指導。
1.2.3 出院后護理 建立檔案,以多種形式,對患者進行隨訪護理,隨時指導患者康復訓練,提高功能訓練依從性,從而提高功能訓練效果,促使病情盡快康復。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評分、并發癥發生率、手功能康復效果。患者護理滿意評分采用本院自制表評價,內容包括護理技巧、康復訓練指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護理態度等,每項0~100 分,分數越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越高。并發癥包括感染、腫脹、排異反應。手功能康復效果判定標準,即包括優(手功能恢復≥90%)、良(手功能恢復在70%~90%)、一般(手功能恢復在50%~70%)、差(手功能恢復<50%)。總有效率=(優+良+一般)/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護理技巧、康復訓練指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護理態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手功能康復效果比較 實驗組手功能恢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手功能康復效果比較[n(%)]
多指離斷屬于目前臨床最常見的一種創傷性疾病,因發病較為突然,對患者會產生較大的打擊,影響功能恢復的同時還會影響其生活質量。因此,做好有效的治療干預,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積極作用[5]。目前,多指離斷臨床采用多指離斷再植術治療,療效顯著。但在術后,易受內在或是外在因素的影響,增加術后并發癥,影響預后。因此,在多指離斷再植術中,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非常關鍵[6]。
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是一項新的護理方式,其以循證醫學證據為依據,優化圍手術期護理措施,以此來減輕患者心理與生理應激反應,實現快速康復的目的[7]。同時,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可以從患者角度出發,充分思考,結合病情與治療方案的需求,從多方面進行護理,以此來提高護理效果。將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用于多指離斷再植術中,主要指導患者圍術期康復與訓練,促使患者盡早康復[8]。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中,做好術前護理指導,如心理疏導,因多指離斷發生突然,患者心理打擊較大,擔心植指效果及成活率,易出現焦慮或是抑郁心理,故于治療前,先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了解多指離斷再植術的優點與特點、注意事項等,幫助其提高治療信心,從而提高治療與護理依從性[9]。于術前做好床上排便、咳嗽、肢體功能訓練等指導,使患者可以早期掌握,便于術后可以提高康復配合性。術后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應用,通過不同的形式,開展不同的康復護理措施,即在不同階段,開展不同的康復訓練指導,如主動或是被動訓練,控制好訓練時間及強度,提高訓練效果的同時減少并發癥,提高康復效果,保使患者病情盡快轉歸[10]。
綜上所述,在多指離斷再植術康復中,應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對提高護理效果、減少并發癥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